金刚经导读329【第二十四品 讲解】须弥山宝不如法施 一

金刚经导读329【第二十四品 讲解】须弥山宝不如法施 一

00:00
04:13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4-关于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塑像,我们常见的是头上梳有五个髻子,左手持莲花经书、右手执宝剑的形相。头上的五髻,既表示童子的天真,又表示了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智慧。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的原因,在于体现般若(大智)的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则是为了显示大智慧断一切烦恼,就好比金刚宝剑能斩群魔一样。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3-《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卷第三十八: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那波罗蜜为乳母,尸罗波罗蜜为养母,忍辱波罗蜜为庄严具,精进波罗蜜为养育者,禅那波罗蜜为澣濯人。受持般若即受持相信人人有个与诸佛齐同,无高无下的如来宝藏,入此平等法智,六波罗蜜自然具足。所以佛陀反复的校量,不论恒河沙数七宝、无量劫身命、亲承供养无量诸佛等布施,都比不上般若佛母能出生三世一切诸佛。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2-如六祖惠能大师说:“乘船永世求珠,不知身是七宝。”《法华经》说: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菩萨众僧,复能清净持戒,常贵坐禅,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须弥山七宝聚,有为的物质,终究是因缘假合,挡不住地水火风的摧败毁坏,不似吾人身中七宝,性上福德,任劫火水漂,吞炭焰烧,巍巍金桐,万德炯然。因此,佛陀是真语实语者,要吾人听信受持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能信得四句偈等,即摄无量善法,趣道场树下,得佛授记。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1-【一、须弥山宝不如法施】前文中,用比喻较量持经的功德,有五次:(一)第八分“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二)第十一分“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三)第十三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四)第十五分“每日三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五)第十六分“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今二十四分是第六次的校量,仍为显示受持经教者,福德最胜。因般若所诠之理,乃平等自性也,若能相应,则入妙觉圆明,理事融通的微妙法界。从外在的福德,反归性上的福德;从形色的七宝,默照身中希有不坏的七宝;从布施有为的福德,彻见修持自性无漏的福德。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5-文殊菩萨所骑的那头狮子象征着智慧的勇猛,在《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用狮子的身形比喻佛菩萨的种种功德:“如来正觉: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为尾,安住四禅清静窟宅,为诸众生而作狮子吼,摧破魔军。”般若本体一尘不染,湛明圆觉,虽不持戒,而毗尼严净;虽不集福,而万德庄严;虽不出家,而身心寂然;虽不求佛,但成佛有余。因为其心不住形相,不被戒法、福德、净行、证悟等善法所缚,自净其意,心如虚空,哪里有净秽的拣择,善法恶法的爱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