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美前后脚发出战报,美国快炸了,中国还有两把杀手锏没用

深度|中美前后脚发出战报,美国快炸了,中国还有两把杀手锏没用

00:00
12:04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了,这是美国财政部官网今天一早公布的最新数据。

35万亿美元这个数据有多恐怖呢?

按3%的中间利率值来算,每年仅需要偿还的利息就高达1.05万亿美元,而美国去年的才5万亿美元,支出6.5万亿美元,彻底还清债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美债再这么恶化下去,一定会影响到美元霸权的。

中国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曾指出,美国的政府债务不能超过美国GDP的150%,极限是200%。如果超过150%债务危机就会爆炸,美国国家信誉也将破产并引发美元霸权崩溃,超过200%的极值则必然该国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美国去年的GDP是27.36万亿美元,债务占GDP的比例为128%,距离150%的破产警戒线只差22个点,按照当前的增速走下去,触红时间最早在2027年,最晚不超过2030年。换言之,6年内,我们就将见证美元霸权的彻底崩溃。

其逻辑就在于债务货币化,众所周知,美国如今财政运转高度依赖举债,从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开始,美国每年的财政赤字就在1万亿美元以上,但问题在于如果你借的钱越来越多且偿债前景愈发暗淡,发出去的债务没人购买,就没有抵押物,而没有抵押物央行就不能发行货币。

此时就需要政府发行国债央行印钱购买,政府再拿着这笔钱去搞财政刺激,这便是国家债务货币化。

但这种类似于饮鸩止渴的办法有很大的副作用!一方面,身为世界储备货币国这么瞎搞,明显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摆烂,国家信誉都不要了,别人肯定会担心你还不起钱后赖账,只要一出现这种担心就会纷纷抛售美元及时止损。另一方面,不是以供需发行的货币会造成流通中的货币比需求量多,进而导致物价上涨,爆发大规模通货膨胀,同时汇率也会大幅度下跌。从长期效果来看,债务货币化会导致国家信誉破产,而国家信誉则是货币最大的抵押物。

美元现在还坚挺,完全是因为民主党背后的全球化精英,需要美联储以强势美元配合他们在世界各地搞金融战。但强势美元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导致各国因相对美元贬值而紧缩的同时,也让高度依赖低利率的制造业挣扎在破产的边缘。

如今特朗普几乎锁定2024年总统大选,他本人是坚定的制造业回流者,其在竞选时就多次强调,上台就会放弃强势美元的政策转向降息,到时候美元霸权最后的遮羞布也没有了。

正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美国财政部发布债务状况的前几天,中国人大的一篇报告揭示出人民币已经崛起为全球第三大货币的事实。7月27,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旨在追踪人民币全球表现《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其中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23年同比增长22.9%,相较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同期表现,人民币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

尽管我们的平均值仍远低于美元和欧元,但新指数排名超过了日元和英镑,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三大货币。未来,随着美元开启降息周期,再叠加金砖集团有组织有规划的去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增长空间将前所未有的广阔,它崛起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时间也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短。

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此前所言:

预计在未来几年,人民币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更多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将通过人民币结算,它将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更短时间内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除了美元这个旧时代的霸主外,我们还要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是选什么作为人民币的锚定物。锚定物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底层建筑,没有锚定物的国际储备货币就犹如无根之木。美元的锚定物是石油,美国通过将石油贸易与美元挂钩,增强了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因为各国都需要用美元才能购买石油,这有利于强化美元作为稳定储备货币的信心和基础。

但缺点也很明显,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石油美元的设计虽然很巧妙,但也是建立在主要石油供应国愿意配合的基础之上。最近几年的事大家都看到了,作为全球最大综合资源出口国的俄罗斯因为俄乌战争在外贸上彻底去美元化,而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美国实力式微以及在巴以冲突上的立场,宣布不再续建石油美元结算协议,并在包括金砖集团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内启用去美元结算方案。

6月5日,沙特央行加入CBDC项目,石油贸易结算去美元化迈出新步伐

中国善于摸着石头过河,石油美元比黄金美元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货币锚定物须找各国都刚需的产品,而现代化必备的石油比只有硬通保值作用的黄金更符合大部分国家的需求。

但石油美元失败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基于刚需和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两条经验,戎评认为,有能力承担人民币国际化的锚定物产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制造。

以中国制造业商品为锚定物,对内有利于以货币政策强化中国工业底蕴,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美元超发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对外,国际贸易是国际货币最大的需求市场,而工业制成品和零部件又是国际贸易最大的需求市场。中国作为能生产95%产品的世界工业大国,各国存储人民币能够买到绝大多数商品。而基于人民币的稳定性,这种存储和购买有利于让大部分国家规避由美元作为通用货币所带来的通胀压力和制裁压力。

另一个是电力,但需要在核聚变商业化领域取得突破。电力系统对于人类现代文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几乎达到无孔不入的程度:工业生产需要电、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电、公共系统也要用电!

当代人类文明,就是建立在电力的基础上!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电就是全人类的神经,没有电,现代文明一触即溃。

要是把电作为某种货币或者国际秩序的锚定物,它的坚固性基本上无敌的。

核聚变技术的稳定发展使中国未来可具备无限趋于零成本的电力生产,而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和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电网洲际电网的支撑下,这种零成本核聚变电力将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世界各地!如果计划成真,且不说天下大同,至少这种依托技术优势和人类文明基石电力所高度绑定的新全球体系,对美国单纯以石油美元建立起的霸权,无疑是降维打击。毫不夸张地说,制造业和电力,就是人民币两把最大的杀手锏。

第二个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会不会建成美元那种一币独大的体系,以及会不会用常年贸易逆差的方式输出人民币维持国际流通量,进而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成为第二个美元,那就逃不过特里芬悖论的诅咒,国内产业空心化是必然趋势。

所谓特里芬诅咒是指,战后各主要国家现代化建设迎来了高潮,由于产业精细化的发展,任何国家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国际贸易。而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又导致美元在海外持续沉淀,使美国国际收支长期发生逆差;但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需要通过币值的稳定来维持国际对美元的信心,这又要求美国必须长期保持国际贸易收支顺差。

这个问题难就难在,一方面,随着战后西方经济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指定结算货币的美元需求量必定是不断上升的,而为了满足需求保证足够货币流通,美国就必须印发更多的钞票,钞票的增多又会产生通货膨胀币值下跌,进而影响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另一方面,美国是美元最大的保有市场,为了获取到足够的美元参与到国际贸易,各国输往美国的产品必须以远低于美国本土厂商的价格售卖,这使得大量中低端制造业厂商在欧日同行的打压下不断凋零。这就是美国中低端制造业空心化的直接原因。

中国原央行行长曾经说过,从理论上来讲,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通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稳定。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是成为第二个美元,中国大概率会步美国的后尘,但善于汲取他国失败经验的中国必然不会重蹈覆辙。

鉴于这个悖论犹如诅咒般笼罩着奉行一币独大的国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二是削弱美元剥削能力,三是作为通用货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集团提供结算服务。所以,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很有可能是以欧洲为核心的欧元区、以五眼联盟加日本为核心的美元区,以及以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为核心的人民币区,三分天下的格局。

至于以常年贸易逆差的方式输出人民币维持国际流通量也几乎不可能,中国作为世界上工业产能最大的国家,制造顺差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在国际贸易年均五千多亿美元顺差的情况下,以购买他国商品制造逆差输出国际货币存在先天不足,根本支撑不起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增长。

既然不制造顺差输出货币,那我们又该如何支撑起人民币国际化强劲的势头呢?

第一、扩大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范围,增强人民币海外流动性!2023年,中国已和沙特、老挝、埃及、阿根廷多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规模约30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中国还跟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第二、依托中国强大的工业产能和基建实力,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的投资,人为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2023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04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其中,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高达2308.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6%,占比22.16%。

如此一来中国就可以在不制造逆差的情况下依旧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国际输出。

真正强大的战略智慧不止要靠灵敏的脑子,还得靠历史底蕴的传承。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明白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道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顶一颗松

    实话不能说,胡说八道不易

  • 我当年很帅的

    屁话。国际货币锚定物必须是现实存在且稳定的东西,未来的核聚变电力是虚的,傻子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