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许小亮。今天我们继续讲《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在上一讲,我们聊到,冯友兰先生将中国哲学史分为两个时代: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在这两个时代中,他特别偏爱子学时代。因为子学时代的中国哲学自由、多元。那么,是谁开启并主导了这个时代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讲要聊的,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
在《中国哲学史》的叙述脉络中,子学时代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三个:孔子、孟子和荀子。冯先生为什么会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作为子学时代中国哲学的核心呢?在我看来,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源于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哲学对于中国固有思维方式的处理。这种哲学化的处理构建了子学时代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的哲学范畴既包括儒家之前的哲学,譬如鬼神、天、术数,也包括儒家自己所创立的哲学范畴,譬如仁、义、礼,还包括一套独特的哲学方法:正名。什么是“正名”呢,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先生说:“使实皆如其名,此即所谓正名主义也。”在儒家哲学的语境下,每一个事物和人都应该回归它的“名”本身,也就是回到“名”所指向的意义。比如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身身份等级的“名分”去行事,天子归天子,庶人归庶人。当然,儒家先哲们对于“正名”也有不同的解释和发展,这一讲后面我们会详细讲到。
第二个因素,是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对中国哲学进行了人本主义的改造。换句话说就是是通过他们的努力,真正将哲学的思考从自然和鬼神的领域转向了人的领域。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位子学时代的儒家哲学家共同创立了中国哲学“以人为本”的思维范式。对于这一点,冯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位中国哲学家恰可对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希腊哲学家。
第三个因素,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真正展现了子学时代哲学的自由、平等和论辩的特质。虽然孟子和荀子都以孔子为宗,但是他们对于孔子的具体主张和观点却能够加以反思和批判。与此同时,在孔子所确立的基本哲学范畴下,孟子和荀子更是针锋相对。虽然有时代的因素和其他流派的哲学家的影响,但这也是子学时代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将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作为子学时代的哲学流派的核心具有典范意义。因为子学时代的自由和多元不仅表现在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对立和争鸣,更体现在儒学内部。
第四个因素,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事实上都是以捍卫和回复周代的礼制和政制为目的的。我们在前面几讲说过,中国哲学的本质不是为知识而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人事而服务的。儒家哲学所服务的就是周代的礼制和政制。而在子学时代,反对儒家哲学的其他哲学流派,其本质上也是对周制的反动。所以,道家、墨家和法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归结在一起进行讨论。
说完了原因,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在冯先生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到底在中国哲学的哪些面向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呢?结合冯先生对于孔子、孟子与荀子的研究,我把它归结为基本范畴和方法论这两方面。
我们先说在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上,对于中国哲学的思维范式来说,“天”这个概念具有根本性。因此,我们可以来看看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怎么解释“天”这个概念的,并从中还原出儒家哲学的发展逻辑。
冯先生认为,孔子在《论语》中所言之“天”,是有意志的上帝,是“主宰之天”,而孟子所言之“天”则兼具“运命”和“义理”两层含义,到了荀子所言之“天”则大体指“自然之天”。
假如我们只是关注“天”这个概念的话,那么通过这三人不同的释义,你会发现儒家哲学逐渐从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从唯心论走向唯物论,从日常生活迈入政治生活并最终走向思辨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再往深走一步,关注儒家在“天”之概念下对人的讨论的话,就会有一个不同的“中国哲学内在逻辑”。这个“内在逻辑”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在“天”的概念下,人、民和君的地位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变化,而是在儒家哲学体系内部的变化。
那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孔子、孟子和荀子基于他们对“天”的解释,是如何理解人、民和君的地位的。
在冯先生对孔子的哲学进行讨论时,他特别指出,孔子哲学的核心就在于通过他的哲学教育去养成“人”,这个人是为“天下”服务的人,而非某一家的学者。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人”是直面“天”的,又由于这个“天”是“主宰之天”,“人”在面对这个“主宰”时应该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就成为了孔子哲学的核心。一方面,在面对生离死别时,“人”表现出了脆弱与渺小,但同时也呈现了“人性本身”。《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在听闻颜渊之死时的反应,就很能体现。原文是这样的:“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另一方面,当一个“人”自觉到自己的普遍使命与担当时,“主宰”之天便赋予了这个“人”强大的生命动力与神圣使命。《论语》中还有一段当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的记录,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予何。”在孔子的视域中,天的主宰性和人的自由性之间充满着张力,也正是在这个张力中,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得以提出。冯先生对此总结了四个基本概念:直、仁、忠、恕。其中,直是个人自由的“本真呈现”,冯先生将其称为“真性情”,而“仁”则是对这种“真性情”合乎“礼”的流露。忠与恕是一个具备了“仁”的品性的“人”在具体生活中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实行。
好了说完了孔子,我们继续聊聊孟子,在孟子看来,与“天”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就不再是“人”,而是“民”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我想,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看,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在孟子那里,“天”成了一个“道德和义理”的最终承载者。“天”所具备的这种道德和义理的面向被“每个人”分享。冯先生认为,这是孟子“性善说”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本性”去分享“天”的“道德”和“义理”。因此,这些人所集合而成的“民”就成了“天”在尘世间的唯一代表。经由此种“中国哲学式”的推理,“民”就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哲学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冯先生其实触及到了孟子哲学的根本。但冯先生自己比较谨慎,只是说“民”乃是孟子政治与社会哲学之根本。其实从基本哲学范畴上来说,“民”就是孟子“哲学”的根本。
儒家发展到荀子时,“天”这个概念就被置换成了“自然之天”。冯先生认为,这一方面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战国末期现实的社会政治的影响。但从哲学思维上来说,在这样的置换之后,“天”不会成为自由与规范的来源了,也不会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主宰或指引。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自己及其对规范的认知。换句话说,自由和规范本身完全依赖于“人”自身。这就使得荀子的哲学会以一种带引号的“心理学”方式呈现在哲学思考的逻辑中。一旦从“人的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自由及其规范问题,那么“性恶论”就会成为基本的逻辑起点。在这个意义上,“性恶论”和“性善论”是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原点之上的,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对立、划分。“性恶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基于这个“心理学原点”,人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能够“积小善而成圣”。那么,在所有人中最先能够达到这个状态的人就能够获得对于其他人的统治权。这就是所谓的“王”,而这个“王”拥有了给其他人制定规范的权力。在这个基础上,荀子的“礼论”(礼仪的礼)和“乐论”就能够纳入到哲学框架中来。
可以看出,基于“天”这个基本哲学范畴概念的演变,从孔子到荀子的儒家哲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冯先生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分别讨论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概念及其体系的。“天”这个基本前提,贯穿了整个儒家哲学,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个基本前提,就会觉得冯先生对于这三个人的讨论十分散乱,只能简单地从人物思想和哲学理论的视角来认识,也就丧失了中国哲学的系统性视野。
刚才说的都是对于“天”的解释,也就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那我们再从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上来看。冯先生认为,先秦儒家哲学的思维方法论,从孔子到荀子都始终如一地贯彻同一个方法论:正名主义。
在开头我们就提到过“正名”,冯先生认为,孔子之“正名主义”实际上所针对的乃是“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现实,他要通过“正名”,让所有人都能按照身份等级所标定的“名分”各归其位:天子归天子,诸侯归诸侯,大夫归大夫,陪臣归陪臣,庶人归庶人。冯先生对此解释到,这里的“正名”,事实上是通过逻辑上的归类实现伦理与政治上的目的。通过对“君”、“臣”、“父”、“子”的理想定义去匡正日渐失序的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那么,谁拥有这个“正名”的定义权呢?在孔子看来,唯有上位者拥有。这个上位者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子”。据此,冯先生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正名主义”的具体政治实践。孟子的正名主义与孔子如出一撤,只不过在政治实践上更加彻底。在孔子那里,正名主义的政治实践是通过《春秋》恢复天子、君主之“名”,使“乱臣贼子惧”。但冯先生认为,孟子之“正名主义”则将其政治实践指向了“民”,通过恢复“民”之“名”,孟子使“乱君亦惧矣”!
到了荀子,正名主义不仅具有政治、伦理的意义,更具逻辑的意义。冯先生指出,荀子的正名主义起源于他的认识论。在荀子看来,所有事物都通过每个人的感官加以接触和认识,由于每个人的感官是相同的,因此当接触相同的外物时,人们就会有相同的知识。“名”就是对这个相同知识的表达。所以,名实相符其实是认识论上的要求。但是,在一开始“命名”时,并不一定就确定用我们今天所用的“名”。荀子将这个现象称之为“名无固宜”,譬如说在一开始我们可以把“树”命名为“花”。只不过由于我们在一开始确定了某一事物的“名”,并据此沿用下去,就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固有界分标准。在这个逻辑上,冯先生指出,荀子认识到了初始“命名权”的重要性。所以,荀子主张,“正名”必须统一于政府。对此,冯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始皇、李斯的统一思想的根据就在于荀子的正名主义。
你会发现,正名主义从孔子发展到荀子,哲学思维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跳出哲学思考之外,在政治、社会的压制性程度也越来越高。
总体上来说,“子学时代”的本质就是百家争鸣,在这里我并不能穷尽冯先生的所有讨论,但我的意图就在于呈现冯先生对于百家争鸣状态的梳理,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冯先生的哲学思想和他的主张。
冯先生确立了儒家的核心地位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于儒家的各个对手进行哲学讨论了。总体来说,冯先生的讨论框架设定在道、墨、法三家。可能你会有疑惑说,这三家之外的其他诸子百家的哲学难道就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其他诸子百家都有所欠缺。基于此,我们就不专门去讨论其他诸子百家的哲学了。假如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冯先生的讨论。所以,在接下来的三讲,我就分别和你讨论道、法、墨三家的哲学。
在下一讲,我将先和大家来聊一聊墨家哲学。
我们下一讲见!
名实已明,则天下之理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