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个恣意洒脱,身心奔放的季节,村上春树直言:“夏天最让人欢喜,太阳火辣辣照射下来的夏日午后,穿一条短裤边听摇滚边喝酒,简直美到天上去了。”
一切的热情、梦想与青春仿佛也都与夏天挂钩,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有一段台词:“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夏天亦是一个读书的好季节,它用大自然无尽的色彩和声音,散落了一个个关于自由与探索的灵感。永昼、黄昏、云霞、晚星、蛙声、蝉鸣都被热爱生活的人类采撷,书写为妄图留住夏日的文章。天气炎热潮湿,闲来无事时阅读一本书,希望能为你灼热的身心带来一丝凉风,寻找到一丝微光。
《永远是夏天:华语经典名家诗歌选》
余光中 等/著 为你读诗/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新东方大愚文化,2023年9月版
每个相似的夏天我都会想起你。莎士比亚曾在《你的长夏永不凋谢》中写道:“能不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狂风吹落了五月里的好花儿,夏季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每一个看似永无止境但实则转瞬即逝的夏日甜梦里,都会想起与ta相关的记忆,怀念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吹过的风,一起淋过的雨,还有一起读过的青春诗歌。
《永远是夏天》是一本华语诗歌选集,精心收录了对我们影响至深的华语经典作者如余光中、黄灿然、冯至、芒克等人的诗歌,也同时吸纳当下被年轻人喜爱和阅读的新一代文学作者如隔花人、陈年喜、张静雯等人的诗歌。其主题并没有局限于“夏天”,而是围绕季节、情感、青春、生活、生命等最好的时光展开。
“如果时间是一条长河,昼夜是涟漪,岁月是洪波,滔滔的水声里,是谁啊,隐隐在上游叫我”,年轻时稚嫩地认为“世界有许多美好,有的像梦一样繁复,有的像花一样简单”,然而美好并不恒久,“雨水在数一个粗糙的宇宙,数那些磨破生命的沙,他数不清,像数不清夏天的苦涩”,它会带来生活的繁琐,“白天我们出门去,忍耐街市的喧哗,忍耐别人判断的目光,从事各自分到的劳作,在整洁的办公室里,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之上”,有时它又带来爱情的苦闷,“我会爱着你,虽然这种爱,有时也是一种不幸……”,即使真相如此,“但我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于是“夏季的花,永远都不气馁——它们坚强地开了,含着自己的雨水”,人们“爱上了一切阻隔,为了跨越它时,我们蓬勃地生长”。
那些我们经历过的个人生命中的闪耀时刻:夏夜里的野蔷薇,柑橘花的香气,苍黄田野上奔跑的孩子,只身黑暗穿越过的伟大人间……它们犹如钻石的光芒使我们对抗现实生活中锈迹斑驳的部分,令我们免于恐惧与擦伤。
除了诗歌内容的精悍和细腻,本书小开本的设计也适合随身携带阅读,书中缤纷的布面油画插画让读者的目光在夏日的色彩中跳跃,每一篇诗歌后都附有一篇解读的美文,在丰富形式与拓展内容的同时缓解了读者的审美疲劳。愿你可以从这本诗集中邂逅自己的青春,想起生命中无数次梦回的恒星时刻。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德】赫尔曼·黑塞/著 易海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2019年1月版
赫尔曼·黑塞不仅是一位作家、画家、诗人,更是一位思想者。《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的一本自传式中篇小说,除小说外还收录了作者在南方生活时创作的散文和诗歌。
黑塞曾在书的附录中写道:“《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诞生于那个对我、对世界来说都非比寻常、独一无二的夏天。”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仿佛被轰成了碎片,成千上万的士兵、战俘和民众都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驯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中,人人都感觉失去了什么,战争摧毁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此时四十二岁的黑塞面对着故乡的沉沦和妻儿的重病陷入了精神困境,在人生与时代的黑暗交错中,一个如同恩赐般从天而降的充满光芒、诱惑与魅力的夏天让黑塞告别了崩坏的一切,从头开始,这就是克林索尔的夏天。
小说发生在景色优美的高山风光里,山上暑气氤氲,光线直直流泻,山下千百色彩蒸腾,身着红衣的年轻而充满魅力的高山女王款待着浪漫的艺术家们,红葡萄酒、宝石绿雨伞、连绵的红绿山顶和蓝橙色的农舍如调色盘般交织迷离。然而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日中,画家克林索尔却出人意料地唱响了一首死亡之歌、悲观之歌:
克林索尔缓缓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只相信一点:沉没。我们乘坐的马车驶于深渊之上,马儿们都害怕了。我们在沉没,我们所有人,我们必须死亡,我们必须重生,大转折为我们而来。到处都一样:大型战争,艺术大变革,西方国家大崩溃。老欧洲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美好都死去了;我们美丽的理性也变成了疯狂,我们的钱成了废纸,我们的机器只会射击和爆炸,我们的艺术是自杀。我们在沉没,朋友们,命中注定,清徵调已奏响。”
经历过战争摧残的黑塞认为欧洲正在走向堕落与灭亡,一切曾经的美好已如过眼云烟,只有灭亡才能迎来新生,而敏感的艺术家面对着灭亡的痛苦只能通过短暂陶醉于创作的快感来寻求救赎、安宁与和平。克林索尔用色彩向死亡开火,用燃烧的绿色,用爆响的朱红,用甜美的天竺葵漆多次击中死亡的头颅,将它揍得鼻青脸肿,多次打得它落荒而逃。最后,悲观主义的克林索尔耗尽了人生最后的颜料画完了自己的自画像,在这个狂欢的夏日自杀了,但他的死亡同样象征着作者告别过去的一切迎接新生活的决心。
除此之外,李白、杜甫诗句的频繁出现也使中国读者在阅读《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时倍感亲切。在黑塞的眼中,李白具有孤独无奈、借酒浇愁和及时行乐的末世之感,而杜甫的伤感则被作为李白的补充,二者共同代表了黑塞的双重性格。作者经常借吟诵李杜的诗歌来抒发对时间飞逝、生死虚无的苦痛情感,于是你既能在这本小说中感受到末世夏日的狂热与战栗,又能体悟独属于夏天的灭亡与新生的哲学思考。
《夏日走过山间》
【美】约翰·缪尔/著 邱婷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7月版
《夏日走过山间》是美国自然文学巨匠约翰·缪尔的一部经典之作,记录了缪尔在1869年夏天于塞米蒂山谷的内华达山脉为期四个月的考察经历。缪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山间行走、观察、研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布朗平原到主教峰,从布拉地峡谷到优胜美地,缪尔的脚步遍布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他那双敏锐的眼睛和细腻的心,捕捉到了山间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作者以其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和精湛的文学表达能力,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文字兼具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浪漫性。跟随着缪尔的探险,沿着夏日溪谷的光线、流水、每一阵似曾相识的风、“百分之五天空”的云朵,晨间杉树的形状,与夜晚篝火的美、忠心的朴素小狗、神奇的攀岩者、每一处迷人的美丽绿荫、牧场的月光、傍晚的苹果和酒、辽阔的空地、宁静的途中,闪烁的瀑布之光和久违的山间阵雨,都呈现在我们眼前。
缪尔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破坏自然的不可逆性。美国各州曾发行了具有当地特色的25美分纪念硬币,加州纪念币上的图案就是当时已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约翰·缪尔、加州神鹫以及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时任州长施瓦辛格在公布图案设计时说:“缪尔倡导我们要有所作为,对于公园、海滩和山脉,既要去欣赏,但同时也要去保护。”
除此之外,阅读这本自带清新气息的图书也能让当代人暂时远离城市的污浊与喧嚣,回归到心灵的静谧之处。约翰·缪尔在《夏日走过山间》的扉页上这样写道:“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影响力等等俗务已经生出了诸多烦恼,面对云我们至少可以保持静默,就像石头上的一块地衣。”徜徉于山野之间,看似是少了世间的烦恼与忧虑,可当我们真正地逃离了桎梏,获得了自由,又能否有这样“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界呢?我们又会不会像脱离束缚的羊群一样,急着回到羊圈之中呢?缪尔于是说道:“你要让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自然的风光说多亦多,说少亦少。多的是随处可见的溪流湖泊、山川四海、花鸟虫鱼,少的则是静下来观赏这大千自然的雅兴,可见能真正享受自然的境界不仅仅来自自然本身,更来源于一颗未被世俗蒙蔽的心。日月转换,四时更替,人易变,心亦变,生命有减无增,唯有自然不朽。希望通过阅读这本《夏日走过山间》能让你在愉快的自然之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然人生哲学。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叶嘉莹/讲评,万卷出版公司,2021年10月版
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晚清的王国维先生,能从西方文明的源头与基础:形而上学来认识学习西方,并以此来观照现实中国以及反思中国传统,眼界非比常人,在他那个时代也是罕见的。作者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历代词人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评析和批评,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境界”说。
王国维既推崇创作的“自然”与“真”,又强调“境界”的重要性,《人间词话》中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静安先生认为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他通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三句诗词,生动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三种境界:立志、追求与顿悟。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指导。
《人间词话》虽然以论词为主,但其涉及的方面却非常广泛。它不仅讨论了词的艺术特征、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还涉及了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等多个方面,例如“三重境界”同样也适用于其它领域:不论是做学问也好,还是做其它大事也罢,耐得住寂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可能会经历“创业艰难百战多”,但只要铭记“古来圣贤皆寂寞”,坚持“吾将上下而求索”,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夏季静坐读诗词是最有效的消暑方式,《人间词话》的语言简练而平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繁复的修辞手法,但却能够深刻地揭示出文学的本质和艺术的真谛,将复杂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观点娓娓道来。叶嘉莹先生曾表示,自己还小的时候,对于读诗词总是稀里糊涂的,看了那些所谓的“词评”都是些含糊其辞的文章,直到她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突然就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
然而叶嘉莹先生并没有对王国维的所有理论照单全收,她说:“我之所说未必与王国维先生原意完全相同,读此文者之所得,也不必与我完全相同。然而这种差异实在无关紧要,我们只是由联想引发联想,在内心最真切的感受中,觅取和享受彼此间一种相互的触发而已。”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阅读《人间词话》的你也能收获属于独一份的词话之美。
夏日炎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静谧的午后披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纱幔。在这悠长而慵懒的季节里,寻一处清凉,手捧一卷好书,便开启了一次心灵的避暑之旅。书页间,文字轻轻跳跃,如同山间清泉,缓缓洗涤心灵的尘埃。在空调轻拂的室内,或是树荫下的摇椅上,让思绪随着书中的故事远行,穿越古今,遨游四海,烦躁的身心终于得以安放。所以,当夏日的风轻轻吹过,不妨放慢脚步,给自己一段静好的阅读时光。让书香与夏意交织,共同编织一个关于知识、梦想与成长的美丽夏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