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自己在说一件真实的事情,可是周围的人就是不相信,于是你百般解释,弄得自己都有点不自信了,越解释越解释不清,最后遭到大家的一阵嘲笑。自己觉得特委屈,自信心受到重大打击,有的人心里还留下阴影。那么对这种情况老子是怎么处理的呢?请看《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一上来就指出人们对“道”的认知是不同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竹简本有这一章,开头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为道矣。”马王堆帛书本文字基本相同。意思是说:上等士人听说“道”,“勤而行之”,勤奋地践行它,努力按照“道”来做;中等士人听说“道”,“若存若亡”,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亡”通“无”,还有一种解释:好像记住又好像忘记,“亡”通“忘”。这种人对“道”是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下等士人听说“道”,大加嘲笑。不被嘲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上士、中士、下士这三等人是按照“闻道”之后的表现划分的。这个“士”原本指读书人,这里指一般人士。上等人士,闻道之后,立即就心领神会,而且马上就去实践的人,说明对“道”是相通的、感应的,完全领悟,而且信念十足;中等人士,闻道之后,半信半疑,这种人对“道”不能完全领会,也就无法全部感应,信念不够;下等人士,闻道之后,对“道”完全不相信,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领悟和信念,所以大加嘲笑。这三种人的区别标准就是“道”。老子在第十七章中将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表面上看是从老百姓对待统治者的态度上区分的,其实正反映了统治者闻“道”的做法。“太上不知有之”,最上等的领导,对应的就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正因为统治者努力按无为之“道”来做,所以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第二等“其次亲而誉之”和第三等“其次畏之”对应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如果相信“道”的程度多一些,接近“道”的做法多一些,老百姓就会亲近并赞美这个统治者;如果相信“道”的程度少一些、接近“道”的做法少一些,老百姓就会感到害怕。第四等“其次侮之”对应就是“下士闻道,大笑之”,也就是根本不按“道”来做,就会遭到百姓的辱骂和反抗。
对那些“大笑之”的下士,老子的态度是坦然处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反而算不上真正的“道”。这是何等明智!老子清醒地看到;作为万物本质和规律的“道”是难以被一般百姓所理解的,所以被嘲笑是正常的。“道”虽然不被大家所理解,但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所以根本不怕被人们嘲笑。凡被嘲笑就不敢按“道”来做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得“道”的人。
老子接着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建言”是什么意思?王弼认为就是“立言”,好比今天讲的建言献策,“建言有之”就是有如下建议:“明道若昧”明显的“道”好像昏暗,“昧”就是昏暗;“进道若退”,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夷道若纇”,平坦的“道”好像崎岖。夷就是平坦,“纇”本义是丝上的疙瘩,这里指崎岖不平。这里提到三种“道”:“明道”、“进道”、“夷道”,表现出来的却是“若昧”、“若退”、“若纇”,可见“道”的表现都是相反的,这就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正言若反”。“道”的表现是如此,其他事物也都是如此。
接下来又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先看“上德若谷”是说上等的“德”也就是最高的德好像低下的山谷,“大白若辱”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有污垢,“辱”这里是污垢的意思;“广德若不足”,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懈怠,“建”同“健”,刚健;“偷”通“愉(tōu)”;苟且敷衍,懈怠。“质真若渝”质朴纯真好像混浊,“渝”就是混浊,浑浊,“渝”也可以理解为空虚的意思,通“窬”。这五句话如果除掉“大白若辱”一句,剩下的四句实际上是说四种“德”:“上德”、“广德”、“建德”、“质德(质真)”。“大白若辱”这一句,竹简本、帛书本和通行本都放在“上德若谷”之后,可是从文义上看,应该放在后面,和“大方无隅”等“大”字句合成一类,这样读起来就连贯了。注意,这几句中的“若”在竹简本和帛书本中写的都是“如”,意思是一样的。这四种德都是指人的本来的德性,所以称“上”、“广”、“建”、“质”,而不是指仁义礼智等后天的道德伦理,在老子看来,仁义礼智只是“下德”。人的德性是“道”的体现,所以表现出来的是“若谷”、“若不足”、“若偷”、“若渝”,就是低下、不足、松懈、混浊。
接着四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先看“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隅”就是角落。“大器晚成”最大的器物很晚才完成;“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反而听来没有声响,“希”本义是稀少,引申为静寂无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大白若辱”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好像有污垢。这告诉我们最大的东西,它们表现出来的全是相反的,比如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不白、不方、不早、无声、无形。老子说“道”就是大,道其大无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表现就是其小无内,大到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行本的“大器晚成”,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写的却是“大器免成”,意思是最大的器物是不依靠外力而自然形成的,“免成”不是不成,而是不靠别人而成。比如宇宙不是靠外在力量而形成,再比如最伟大的人才也不是靠别人督促而成才的。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自本自根”,道不依靠任何别的事物而存在,而一切事物都要依靠道而存在。道是一切事物的条件,却不依靠任何其他的条件。“道”是以自我为根本的独立存在。所以说“大器免成”。
最后老子总结说:“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隐无名”是说道是隐藏的没有名称,既然是隐藏在里面,就不能从外在表现来判断它;既然是“无名”,就不能从名称上来理解它。“夫唯道,善贷且成”只有“道”,才善于付出而且成就万物。“贷”本义是施给钱财,下面“贝”字是钱财,引申为付出。“善贷且成”是指“道”善于付出有利于万物,并且善于成就万物。帛书乙本写作“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意思是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两者并不矛盾。
那么“道”是怎样生成万物的呢?请听下一讲。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