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27)-(28)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27)-(28)

00:00
13:40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27)-(28)

㉗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㉘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是到达终点了,或者说没有办法了。感叹!算了吧!什么事情算了吧?“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这里提到了一个观点,“见其过而内自讼”,我们之前都听过一句话,“内自省也”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反思。这里说的“自讼”,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什么叫讼呢?讼,我们把它分成两层意思来讲,第一层是自责,就是自我责备,自我责怪;第二层更深入,自我判决。所以我们想一想,什么叫讼呢?当出现诉讼的时候,是不是有判决?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是怎样宣判的?



我们先来理解这句话,“吾未见能见其过者,而内自讼者也。”首先我们来讲“能见其过者”,这个就不容易了,能看见自己的过错。



我们生活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的,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错,都是他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过错,所以能见己过,我们懂得求己,能见其过,已然很好了。



那么又接下来又更深入的要求了,自讼,首先我们说自责,我不单能见其过,这件事情的发生,我都在思考,我自己有没有过错?我自己哪里做的不足?这个是有很多人可以做到的,可以看到自己的过错。



但是接下来,自责呢?我们想一想,责备他人是如何责备的?你知道哪里错了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你下次还做不做这样的事情了?这叫责备他人。我们自责呢?是不是也要问问自己,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去做事情?那么你自己知道错了吗?下次我还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叫自责,自我责备。



那么这个讼字,我们再深入一层,判决,什么叫判决呢?说我不光自我责备,出现了讼,出现了一个官司,我败诉了,这个时候你要补偿的,要弥补的。比如说这件事情做错了,我不光自我责备,我可能给对方道歉,去思考一下,因为我的过错,给对方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我要不要去补偿呢?所以你看,自讼,就开始有更深的要求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三点,首先,自我觉察,在这件事情当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过错;第二点,自责,自我责备;第三点,自讼,去想如何弥补这件事情?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谨记这三点来修身,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当我们懂得这样的思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的员工。



想一想,比如说孩子做错了一个什么事情?如果我们懂得去引导,让他自己思考,这件事情我们自己做的是不是有过错呢?如果有,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去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再接下来,让他主动地做出补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才能记住。



举个例子,今天孩子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或者打了同学,骂了同学,这只是假设。如果我们懂得这三步,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下次才能记得住,否则记不住的。



我们举一个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这个孩子打了爷爷奶奶的脸,这是常见的事情,爷爷奶奶可能还笑,因为他是溺爱,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就养成了这样不好的习惯,那以后对待他人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举了一个生活当中的小事情,让大家去思考这里面的重要性!那么如果这个孩子做错了事情,没有受到过责罚,他下次是不会改的。



包括员工,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如果我们不懂得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能看到自身的问题,能去开始自责,自我修改,能去及时地对事情做出弥补,以避免更大的伤害,这个时候人是很难进步的。



但是这句话又是一个极高的要求,所以孔圣人也不禁感叹,算了吧!“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所以他是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大部分儒家文化都在讲,要懂得自省,要懂得正己,所以只是讲了前半句,能见到自己的过错。



但是我们可以对自我有更多的要求,不光能见己过,还要懂得自我反思,自我反省,甚至是自我责罚,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变得更优秀,内在才能变得更有仁德,变得更有修养。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室之邑,就指的十户人家,形容的这个地方很小。说有一个很小的地方,即使只有十户人家,“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也一定有和我一样忠信之人。但是说了一个重点,“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只是不如我好学。



这个时候,我们来观察一个生活当中的现状,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我们的老人,比如说父母,再比如说,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你会发现忠信之人很多,善良之人很多。从小我们的爷爷奶奶,都会教我们善良,说你不要占人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一定要懂得与人为善,做事情必须要讲诚信。



我们老百姓经常说一句话,话糙理不糙,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老者,讲的很多话,都是合于善、合于道、合于德的。但是只不过没有那么高的学问,所以能帮助的人就有限。虽然自己有忠信、有善良,但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学识,所以不能去传道,这是我们要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我们再来讲忠信,忠信是一个人的本质,天生赋予的东西,你看很多人天生就忠信,很多人天生就聪明,很多人天生口才就好,这个都是质,本质的那个东西。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还要加上好学,多学习,才能把本质发挥得更大。



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忠信之人,再加上好学,他就可以传播忠信之道,他可以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比如说一个人很聪明,但是他不好学,就把学业荒废了。所以一个人如果聪明,再加上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谓文。”这个时候他就会变得很有文采,他就会变得很有文化。



但是如果聪明,不好学,就浪费了自己的本质。那么一个人的口才很好,如果不好学,你会发现,就会逞口舌之利,祸从口出,或者讲一些伤害他人的话,不是传播正道的话。这个时候,浪费了自己的本质,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所以这里在强调“学”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本质,如果再加上好学,都可以把它发挥到最大化。所以说不学,不成器、不成才。但是这里是一个相对论,有的人就会说了,有的人不学习,照样过得很好,不是这样的,他是对比而来的。



两个同样聪明的人,一个学,一个不学,差距就出来了;两个同样忠信的人,一个学,一个不学,差距就出来了;两个同样口才好的人,一个努力学,一个不努力学,一个不去学,差距就出来了,这是学的重要性!



我们回来再讲“质”,有的人的质是天生的,说我天生聪慧,天生口才好,天生忠信,天生善良,这是质。我们有的时候没有质,怎么办呢?说我就是没有他聪明,我就是没有他口才好,我们通过“学”是可以改变的,安身立命之学。



说我们口才不好,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不断地习,不断地应用,让我们的口才变得更好。说我原本这个人没有那么忠信,没有那么善良,我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不断地习,不断地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得有忠信,让自己变得有善良,让自己变得博学。



所以《论语》当中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我们的质大过于文,就是野。我们说这个人粗野,这个人没有套路,不成系统;这个人很忠信,可是他不成系统;这个人很善良,但是有的时候讲的话,不招人听;这个人口才虽然很好,可是讲的话,总是伤害他人,逞口舌之利,所以这都是野。



“文胜质则史”,史,我们想一想史官,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很刻板?不懂得变通?所以如果文胜质也不行,就会看着很呆,不懂得变通。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风范?文质彬彬的样子,本质又很好,有忠信,有善良,口才好,很聪慧,这都是质。可是我再加上文,我不光聪慧,我通过不断地学文,让我的聪慧变得有智慧。我不光口才好,我通过学文,让自己博学多才,讲的话都是优美的,都是有利于他人的。



我不光忠信,由于我学了文,学习更多的知识,我还可以去传播忠信之道,让别人也和我一样能变得忠信,这个时候才是文质彬彬,相得益彰,然后君子,才是君子之风,君子之道。



所以整个这句话,都在突出“学”的重要性,无论我们当下有什么样的“质”,忠信也好,善良也好,聪明也好,口才好,漂亮,这些都是“质”,我们都要再加上好学,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质”可以散发更大的光芒,更大的光辉。



有的人又说了,我没有觉得我哪里有天赋,没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去建立自己的本质,让自己变得忠信,让自己变得口才好,让自己变得善良,只不过不要去和他人比较,因为天赋比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比自己原来的“质”,变得更好,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经历这一个“学”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