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上路将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这将重塑道路空间体系,对未来的城市空间设计提出新的挑战,使城市更绿色更健康。”
7月17日,在武汉市社科院大江论坛·长江文化报告会上,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黄经南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未来”为主题,针对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与城乡规划的关系、人工智能在城乡规划行业的应用范围和程度如何、未来人工智能能否进化到自动自主规划阶段、对规划行业产生多大影响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阐述。
黄经南介绍,从历次技术革命下的城市空间演变情景来看,新技术革命对城市空间的作用过程一般遵循以下路径: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城市空间演变。
“从技术革命对生产空间、交通方式和城市空间变化的影响角度来考虑,第四次新技术革命可能与以往不同,它将带来智能化、融合化和人格化的特点。智能化意味着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融合化,这将影响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人格化则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当前社会中原子化和扁平化的趋势,我们需要思考在决策和生产层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求。”黄经南认为。
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上路,会对我们城市和城市空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九派新闻记者就此问题对黄经南进行了采访。
私家车锐减,共享经济模式兴起
“无人驾驶技术出现,是人工智能对交通方式变革的一个显著例子。无人驾驶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还可能引发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黄经南认为。
当下,汽车资源是被极大浪费的。根据 Koen Frenken 和 Juliet Schor 的调查,私家车95%的时间要么处于堵车状态要么被放在停车场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车祸的原因都是超速、酒驾、疲劳驾驶这样的人为因素。而搭载了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出租车既可以大幅提高汽车利用率,安全系数也较大幅度提高。
据报道,9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果无人驾驶能够减少这些人为错误,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那么交通事故率有望大幅降低,从而提高出行效率。
“如果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大部分人群可能不再需要拥有私家车,而是通过共享模式来满足出行需求。研究表明,无人驾驶汽车有潜力显著减少汽车的拥有率。例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取代多达11辆私家车和4辆出租车。这可能会大幅减少交通流量,降低交通需求。”黄经南说。
主次干道区别消失,道路空间体系会被重塑
“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城市中远距离通勤的主要交通方式,现在传统分级道路体系将被颠覆,可能会导致主次干道区别消失,出现无人驾驶专用车道、传统汽车车道,灵活车道等不同类型新车道。”黄经南认为。
他介绍,当前的设计是基于工业时代传统汽车为主形成的交通和道路体系,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路况复杂,单车智能无法和其他车辆很好的交互,尤其在涉及变道、上下匝道这样路权分配的场景中。
他表示,“要应对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上路,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能力和传感器技术。在交通体系实现共享化的基础上,在自动驾驶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城市乃至区域内的无人驾驶车辆将在车联网统一管理调度下,形成交通信息即时共享、交通资源统一调配的智能化共享道路系统。在无人输入或监督的条件下自主感知城市环境和作出决策,将车辆自动驶向目的地。”
停车需求转移,城市空间组织将被颠覆
“无人驾驶大规模上路将颠覆性改变街道空间和城市空间组织,进而驱动城市结构的变革。”黄经南进一步推测。
根据测算,无人驾驶的应用将缩减车道长度,减少50%~70%的停车需求,进而有效释放道路空间和小区空间,这些空间还给步行、骑行及绿地和开放空间,使街道的社会交往属性大大提升。
同时,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白天的停车需求可能会从城市中心转移到城市外围,甚至可能形成专门的停车带,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据预测,中心城市以外的租金会大量下降,这种变化也将对城市空间产生深远影响。
另外,交通成本降低也会让现有的城市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推演,无人驾驶可以降低每公里的通勤成本,并缩短旅行时间,从而有助于扩大城市规模。
九派新闻 记者李李 实习生万亚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