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后秦末代君主姚泓正式向东晋军投降,主上一投降,手下那些大臣也只能跟着投降了,包括后秦主帅姚赞为首的后秦宗室一百余人都投降了。公元417年9月,刘裕正式进入了长安,王镇恶在灞上迎接老上级的到来,和刘裕手下其他将领不同,王镇恶个性极为突出,经常不听号令,私自行动,做事喜欢出风头,刘裕虽然心中不满,考虑到王镇恶的才干,才选择放任,可其他将领都不喜欢王镇恶,大家都是守规矩的主,只有王镇恶不守规矩占了头功,太尉大人还不罚他,尤其是沈田子,他本来有机会可以先王镇恶一步拿下长安,由于弟弟沈林子劝他不要太出风头,才把功劳让过了王镇恶,心中自是不服,也为后来的关中之乱埋下了祸根。
再说刘裕进入长安之后,先是去汉高祖刘邦陵前拜谒,,然后进入未央宫,封赏有功劳的将士,缴获大量的战利品都送回了建康。对于后秦的降将,除了皇帝姚泓押送建康,其他宗室一百多人都被刘裕下令就地斩杀。这时候有人告发王镇恶,就他私自占有了后秦皇帝的辇车,有不臣之心,刘裕派人暗中调查,最后在角落里发现了被扒光了的辇车,原来王镇恶只是拿走了车上的金银装饰物,刘裕心说看来这小子只是爱财。
刘裕在长安一待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当中,他一直在考虑关中和洛阳的后续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刘裕提出想把国都从建康迁回洛阳,但马上就遭到了北府军众位将士的反对,以老将王仲德为首,王仲德说将士们已经出征一年多了,思乡之情甚切,迁都之事还应从长计议。中原久经战火洗礼,已经没有南方富庶,对于久经沙场的北府将士,中原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老将王仲德出生在北方,他为首反对北迁,说明其他将领就更不愿意北迁了。北府军虽然也叫府兵,但实际上更接近于募兵,大部分将士都是职业军人,是靠钱财驱使的,刘裕虽然对自己节俭,但对于手下将士极为慷慨,每次战场得胜,都回给与将士们极大的封赏,但时间长了,这些封赏的诱惑力就没那么大了,经过多年征战,北府将士都实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早就不想再打仗了,天天刀口舔血的日子也过够了,只想返回家乡,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当太尉刘裕让大家留在北方,大家都不愿意,对于北府将士来说,关中的油泼面再好吃,也不如老家的糙米饭。正在节骨眼上,建康那边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公元417年十一月三日,刘穆之去世了,刘裕心痛不已,自己的几位老朋友都一个个都走了,而且之前刘穆之镇守建康,是稳住了刘裕的基本盘,刘穆之这根定海神针不在了,刘裕在没有理由留在关中,他决定立即返回建康。
那关中的防务交给谁,刘裕并没有安排十分妥帖,他把关中地区的最高长官之职交给了自己12岁的次子刘义真,拜安西将军,都督雍州梁州秦州三州诸军事。12岁小孩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实际上掌权的是安西将军长史王修,负责关中的行政事务,王镇恶加授安西将军司马,实际负责关中的军事防务,其他将领沈田子、傅弘之、毛德祖都要听从王镇恶的指挥。对于这样的安排,沈田子是最不满意的,他认为王镇恶的头功是他沈田子让出去的,王镇恶资历也不如沈田子,大家本本分分听从太尉的号令反而没有提拔,只有不守规矩的王镇恶得到重用,沈田子向刘裕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刘裕的回复也很奇怪,他说我把沈将军你留在关中,就是要你监督王镇恶。刘裕的这一句暗示,后来酿成了关中的大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请给为听友点击收藏订阅,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