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发》举办研讨会,专家探讨主旋律题材创作的创新探索

电影《出发》举办研讨会,专家探讨主旋律题材创作的创新探索

00:00
06:15

近日,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一斌,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等组织单位及影片出品方领导出席活动。电影《出发》导演、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智海,监制、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等作为主创代表介绍了创作故事及心得。电影《出发》以其深刻的历史主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水平,成为院线电影中独辟蹊径的英雄成长故事。影片中,带有伟人光环的历史人物通过创作者们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形象。据悉,该片正在热映。

电影《出发》背景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未来的人生道路。在研讨会中,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交流,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表达、影像风格等多个方面对该片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该片在主旋律题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影片在类型与题材创新上作出的探索表示肯定。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从三组关键词出发,谈论了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他表示,“影片描绘了1917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展现了民众在旧社会的艰难生活。船上带着孩子投奔当兵丈夫的妇女,众多村民聚集、诉说苦难遭遇的寺院,以及需要护照才能逃荒的民众,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影片的灰色基调深刻控诉了旧社会的压迫。电影探讨了1916年陈独秀主办杂志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通过毛泽东的观察和行动,展现了他对新旧冲突和国家前途的思考,用极其真实的电影语言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信的青年毛泽东形象,给当代青年留下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影片展示了毛泽东在旅途中通过读书和实践锻炼自我的过程,强调了他对自我修炼和社会认知的追求。通过救助遇险妇女、面对枪林弹雨等情节,用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雕塑般劳动人民的群像,是贴合时代主题的深刻表现。影片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通过浪漫手法展现历史场景。”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针对该片提炼出了三条主线。他认为,该片题材具有创新性,从青年毛泽东的角度展现其成长历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独特视角。虽然原有的素材有限,但通过收集毛泽东与萧子升二人的信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史实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了从历史出发的再次创作。其次,主题上做到了贴合当代社会。毛主席对于自身精神及体魄的修炼,通过夜宿水缸、野外生火、渡江救人等具体事件表现了出来。同时,通过这一路所见所闻,青年毛泽东也扩宽了他对于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现状的认知。影片展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住脚步,文明该如何继续延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探索了他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这三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激励年轻人探索世界,感知社会。

文艺理论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认为,这部电影的重要贡献在于充分发挥了湖南潇湘电影厂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创作优势和资源,通过强强联合,成功实现了毛泽东游学题材的独特呈现。电影以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秦振贵提到,影片中的镜头和演员造型使得观众耳目一新,让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影片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使得历史与现实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对于年轻人的启示意义深远。影片以诗电影的方式展开,通过整个团队的美学理念与精心设计,呈现了非常中国式的审美和风格,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性和思考性。影片在去戏剧化的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式的审美和中国诗电影形式,是十分重要的新尝试,值得在电影行业推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