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企业对过度调研说“不”的勇气 | 新京报快评

赋予企业对过度调研说“不”的勇气 | 新京报快评

00:00
05:53

近日,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发布的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企业可拒绝政府调研引发社会关注。该系统由全省营商环境部门统筹,统一管理各类涉企调研活动,并通过“预约制”来组织和协调调研。

之所以海南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备受关注,就在于当地营商部门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识到各类政府调研检查活动对营商环境的危害,并通过制度化举措进行系统性解决。

面对过多过频的无谓政府调研,企业往往有苦难言,敢怒不敢言。一方面,企业在办事方面可能有求于政府部门,担心拒绝政府要求而得罪人。另一方面,和政府部门不配合,也让企业害怕打击报复,被人“穿小鞋”。

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和明星企业,往往成为各类政府部门调研检查的“打卡点”。一旦有政府部门的考察学习,这些企业就会成为调研的“必点菜”,在高峰期可以说“永无宁日”。

政府部门制定涉企政策应该更多开展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座谈,使相关政策更加“接地气”。政府部门调研企业,也体现出对营商环境和企业诉求的重视。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关注和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但是,不少政府部门的所谓调研却有名无实,甚至严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很多调研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企业没什么帮助,反倒徒增负担。

还有一些政府部门不遵守企业安全生产和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在调研检查时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

各级各部门在企业调研检查方面缺乏协调,临时起意安排调研,多头调研、重复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双随机一公开”“触发式监管”、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的推行,有效遏制了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但是,政府部门随意调研企业的问题,却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海南省的做法把政府多头调研整合为归口统一调度,将相近的涉企调研加以整合,避免企业逐一接待可能带来的困扰。

更为重要的是,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让企业成为是否接待“客人”的“主人”,使他们重新获得本应就有的“主人翁”地位,也赋予其“下逐客令”的权利。

海南营商部门赋予企业说“不”的权利,请企业来评判是否接待政府调研。这改变了企业被动接招的局面,也强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

毫无疑问,海南的这个做法值得肯定。通过统一归口管理与调研预约制,该系统解决了“调出多门”的问题。因此,该做法的推广意义较大,也有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的价值。

但是,如何才能让企业敢于拒绝政府的不合理调研要求,对政府部门说“不”,除了就事论事地予以规范,还需要更多配套制度保障。

好制度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政府部门贯彻落实的决心与能力。营商环境部门能否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为企业不受无谓的干扰保驾护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能否坚持下去。

尤其是来自上级政府部门的临时要求和个别领导的“打招呼”,就可能让营商部门难以招架并不断破例,也会让好制度难以坚持。

与此同时,什么是必要的调研,什么属于不必要的检查,政府部门还缺乏共识和标准,也会使政策执行面临模棱两可和左右为难的尴尬。

虽然该系统为企业筑就了一道“防火墙”,但是人情社会意味着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企业依然担心拒绝政府调研诉求可能带来的风险。

当然,到企业调研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也不应对其“一刀切”。确有必要的调研还是要予以保障,这有助于政府部门倾听企业心声并解决企业诉求,也会帮助政府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

通过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收集的大数据,可以加以挖掘、披露和利用。这既可以监测和诊断政府调研检查存在的问题,也能够约束政府部门非必要不调研。

此外,调研检查不是必须实地和现场进行,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创新调研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研。政府部门要适应数字时代的治理模式,更多通过非现场调研和不见面检查来完成工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