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校”到“青年午校”,人们在追逐什么

从“夜校”到“青年午校”,人们在追逐什么

00:00
05:06

“夜校”的风还在劲吹,当前,午休时间的成人“兴趣班”又为年轻人带来了新的选择。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浙江宁波根据部分青年人的需求,推出了全省首个“青年午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前3天放出了40个名额,结果一上线就有2300多人来报名,一下子就抢光了,后期还有摄影类、技能成长类的课程,也非常受关注。”

与“夜校”不同的是,“青年午校”捡拾起年轻人工作日午休的碎片时间,为其开设各具特色的“兴趣班”。对经常加班的上班族和部分下班后需要照顾家庭的群体而言,“青年午校”具有一定的时间优势,也成为“夜校”之外最合适不过的选项。而据工作人员介绍,设立“青年午校”,正是基于青年人的诉求。

从课程设置上看,午校首期开课的有人力资源培训、职场商务礼仪、健康先行、光影瞬间手机摄影等,满足了不同的知识需求;从辐射范围看,授课地点被安排在了浙江创新中心园区内,有近200家企业,方便年轻人就近上课。在紧凑的时间里寻找到一个“充电”的契机,且有职能部门给予相应的资源等支撑,对不少人来说,无疑十分友好。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不少年轻人投入生活的新方式。从“夜校”到“青年午校”,丰富的课程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报名费以及舒适不“卷”的学习环境,赢得了大众的追捧。与此同时,这似乎也为i人、“社交卡顿”的人们构筑起一个更理想的圈子。在这里,有人是为了找回儿时的梦想,重新建立起对一种乐器、一门技能的兴趣;有人是为了散去“班味”,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有人为了社交,扩大原本的熟人圈子;也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让夜生活更健康……短暂的45分钟可能换回的是一天的愉悦,或多或少的收获也会让身体和精神更加放松、舒展。不难想象,这种健康向上的状态投射到生活、工作之中,将产生多大的能量。

有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22年,中国成人教育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成人培训教育市场规模已达1.3万亿。这也是“夜校”“青年午校”爆火的一个重要基础,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下年轻人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随着各地纷纷发力,官方培训机构、民间夜校机构先后入场,“夜校”“青年午校”等更具普惠性、普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将越来越符合年轻人的期待,其触角也将不断延伸,覆盖更多有需求的人群。由此而言,无论是对个人精神生活的提升还是社会发展进步与和谐,都裨益良多。

而且,当前我国正在朝着学习型社会迈进,“让学习成为一种方式”的风气也在持续涵养之中。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乐器舞蹈到插花摄影,从专业技能到生活常识,“夜校”“青年午校”成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一个环节,为不同时段、不同学习需求的群体提供了平台。由此而言,当这个市场持续扩大,热度之下的各类问题也浮现出来,鱼龙混杂的办班模式、良莠不齐的教学质量、含混不清的条款内容等都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让更加规范的运行规则建立起来。

客观地说,“青年午校”在时间、场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长远效果也待时间考验,但宁波关注年轻人需求、积极回应期待的态度,仍值得点赞和支持。长远来看,如何精准对接年轻人的培养需求,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为更多人提供可持续的、有性价比的学习资源和空间,也是各地需要思考、创新的,而这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夜校”和“青年午校”当然是优解之一,但在“夜校”和“青年午校”之外显然还有更多可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