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摩毂击,前呼后拥,一队仪仗簇拥着两顶轿子缓缓而来,声势浩大。两辆轿车居中,轿车为单马驾驭,两车之间有一马夫和一驭马者,车厢左右两侧为单马和驭马者;车前为两排仪仗男仆;车后为两排侍女侍;左右两侧分纵向两列持物男仆。共80位的人物和车马,组成了一支庞大壮观的出行仪仗方队。
这幕场景并非出现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而是真实地展现在考古工作者的眼前。2007年,焦作市中站区靳德茂墓出土了一组共80件的元代彩绘人物俑和车马俑。男俑53件,高31.7-34.9厘米;女俑17件,高28-29.1厘米;马俑6件,高26.9-27.2厘米;驭马俑2件,高29.4厘米;车马俑2件,高35.8-36.9厘米、长63.9-66.5厘米。现藏焦作市博物馆。
男俑们各司其职。有的扛伞,有的背椅,有的单手持物,有的双手持物,有的持巾,有的提盆,有的持拂尘,有的持鞭……
女俑也分工明确。或捧摇钱树,或捧金元宝,或捧酒坛,或捧蒙巾盒,或捧杯,或捧瓶,或捧书卷件,或捧金盒,或捧香炉……
陶马俑则是典型的汉、蒙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既有彩绘蒙古族驭马俑,也有汉族驭马俑。既有蒙古包顶车马俑,也有汉式车马俑。
这些陶俑制作精美,保存比较完整,历经700余年彩绘色泽依旧艳丽。人物塑造生动逼真、比例匀称,有的活泼饱满,有的端庄肃穆,具有很强的写实感;陶马姿态各异、形神兼备。
整个队伍的人物俑、驭马俑、车马俑、马俑排列组合主次分明,疏朗有致,组成了一幅浩浩荡荡又和谐统一的生活出行场景。与陶俑一同出土的还有1套墓碑,根据墓碑内容可知,墓主人靳德茂从小子承父业,钻研医学,公元1254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征召为尚药太医,之后提升为太医院副使,至公元1281年退职,被朝廷封赏为嘉仪大夫,怀孟路总管,荣归故里,直至终老。
蒙古族驭马俑
专家解读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在考古发掘中,墓葬出土的俑除了有偶人,即各类人物俑外,还有众多的动物形象。在文物考古工作中,俑不仅指人俑,也包括摹制的各种动物俑。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认为人在死后会过着与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继续享用。在这种“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影响下,殉葬制度出现了。至迟在商代,陶俑作为陪葬品应运而生,逐渐代替用活人为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焦作市博物馆馆长郭继宾介绍,这组出行仪仗俑采用模制和捏塑相结合的制作方法。陶俑的主要部分是模制,配饰和其他部分用手捏塑,然后组合在一起,这是汉唐陶俑制作以模制为主要技法的继承和发展。施彩手法为:先在陶俑通体施白色底粉,然后在其主要部位施粉彩,再用毛笔在人物脸部、手部、脚部等处画出细节,在女俑鞋头点红彩,在马俑缰绳上、女俑手捧的元宝、宝瓶等涂金粉,这也是这组陶俑出土至今色泽依然鲜丽的原因。
元代为蒙古族人所统治,因民族的差异,蒙古族本身并不用陶俑随葬,元代的典章制度中也没有陶俑随葬的规定,随葬陶俑只在汉人和少数契丹人墓葬中出现。元代墓葬发现较少,随葬陶俑就更少,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纸质明器非常流行,逐步取代了陶俑;另一方面也因为蒙古人流行墓葬深埋。
河南元代墓葬出土随葬陶俑的也不多,其中当以本文所介绍的焦作靳德茂出土的排列有序的大型仪仗方队俑为最具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元代陶工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塑造才能,为研究元代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