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咬人事件夏季高发,医生:预防狂犬病的唯一途径是接种疫苗

动物咬人事件夏季高发,医生:预防狂犬病的唯一途径是接种疫苗

00:00
05:24

夏季人们衣着单薄,在可爱的猫猫狗狗面前,总想凑上去撸一撸、抱一抱,但由于天气炎热、气压低,不少动物会因为烦躁冲动而咬伤人。最近,浙江46岁的李先生不慎被野狗咬伤一个多月后,突发狂犬病,抢救一周后,不治身亡。

最初就诊时,家属一直认为李先生是农药中毒,但李先生出现了明显的畏光、恐水、恐风症状,医生联想到可能是狂犬病病毒感染,进一步追问病史后,其妻子才回忆起来,丈夫一个月前在山上采茶时,曾被野狗咬伤过,因没有出血,李先生并未在意,甚至没有清洗伤口。

致死性传染病,可防不可治

“人得了狂犬病后,临床表现主要是兴奋、恐风、恐水、畏光、吞咽困难、流涎、狂躁等,这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外的器官之中,不超过10天,患者就会死于脑损伤或是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解释,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或恐水症,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其实不止被狗咬伤,陆远强表示,猫、蝙蝠、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动物都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狂犬病毒广泛存在于上述动物的唾液里,能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被抓伤、舔舐、咬伤,哪怕伤口比较表浅、没有出血,都有可能造成感染。”陆远强补充道。

陆远强指出,被动物咬后,一般可以分为三级暴露,每级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一级暴露是指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无风险,无需暴露后的处置,但需要认真地清洗接触部位;二级暴露是指无明显出血的咬伤、抓伤,无明显出血的伤口,已经闭合但未痊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要进行伤口处置和疫苗接种;三级暴露是指包括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抓伤,或者是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尚未闭合的伤口、黏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暴露于皮肤,需要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及根据情况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预防的唯一途径是接种疫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赤红表示,预防狂犬病的唯一途径是接种疫苗。首先应为家养的狗、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其次才是人的疫苗接种。

人用狂犬病疫苗可分为两类,一是咬伤后预防,二是无咬伤预防。“被动物咬伤、抓伤,必须接种咬伤后预防疫苗。此外,经常接触流浪猫狗的人,应进行暴露前狂犬疫苗接种。”吴赤红解释道。

“狂犬病疫苗需分次接种,常见的注射方式包括‘五针法’和‘211’法。”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部静疗组组长刘亚杰介绍,“五针法”,即在暴露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别接种一针;“211”法,即暴露后第0天左右上臂各接种一针,第7天及第21天各接种一针。刘亚杰认为,预防狂犬病关键要科学管理宠物,按要求接种疫苗,避免与流浪犬或无主犬接触。

陆远强则提醒,如果路遇野狗,不要慌张和奔跑,尽量不与狗直视,主动扔出随身携带的包包等物品让其咬住,或拿衣服盖住狗的头,遮蔽其眼睛;当恶狗扑来时,尝试用手边可以够到的绳子、皮带等,用力勒住它的脖子或是提起狗项圈让其不能呼吸。如果狗的攻击性特别强,要保护好头颈部等重要器官,防止带来致命损伤。

一旦被狗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清水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20-30分钟,直至伤口不渗血为止,并尽快前往就近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进行专业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受伤严重的要打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