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评|美国想拼刺刀,中国不讲武德,直接掏枪就干,西方连屁都不敢放

戎评|美国想拼刺刀,中国不讲武德,直接掏枪就干,西方连屁都不敢放

00:00
10:48

这一次,西方媒体集体不吱声了!

据观察者网7月11日报道,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日前宣布已成功构建了超越经典计算机模拟能力的,可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已在权威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戎评相信,看到这里时大家一定都是懵了

——虽然上面的每个汉字都十分熟悉,但组装在一块就感觉到相当的陌生...

关键点两条:

1、超越经典计算机模拟能力

2、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第一条理解起来其实相当的简单,这里所谓的“经典计算机”,就是指的是我们人类当前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即,由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莫尔小组在1943年-1946年提出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以二进制进行表示的计算系统...

当然,大家也可以将其简单粗暴的理解为“电子计算机”。

为啥要说“简单粗暴”?

因为如果单单只是从外形来看的话,1946年人类历史上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计算机爱尼阿克(ENIAC)那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庞大体积,以及每秒仅仅只有5000次运算的可怜计算能力,实在很难让人将之与我们现在我们握在手中的,动辄每秒运算十几亿次的手机,看作是同一种东西....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论你是否愿意

——从系统分类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早期的电子管计算机、还是后面的晶体管计算机,抑或是如今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只要他们还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那他们本质上就还是一种东西。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人类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伴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脚步,由数字“0”和“1”而组成的变革,俨然成为了一种信仰

——我们所熟知的“比特币”、以及“字节跳动公司”,其就是出于对0和1的纪念。

在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构成了一个最基础的“位”,其单位称之为“比特”,而八个比特,就等于1个字节。

犹如1+1=2,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此的“换算”与“认知”基础上所构建出的计算原理,使得人类自以为已经瞥见了宇宙的真理。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心满满的人类遭遇了现实的毒打

——随着计算机芯片制程愈加逼近工业加工的极限,曾自以为能够算遍宇宙的人类,突然发现自己的狂妄,还是图样图森破...

当然,这并非是说人类不够努力。

截止到2024年7月时,人类科技在研的最精密芯片制程已经达到了2nm及以下,其精密程度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下,以层层重叠的方式敷设了数百亿个晶体管...

然而,就是这样的看似“黑科技”一般的技术,在某些计算需求面前,就是纯粹的“渣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2020年由中科大潘建伟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制造的中国首台具备实用前景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处理高斯玻色取样时的速度,相较于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日本“富岳”,要快上一百万亿倍。

一百万亿倍,这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的讲,就是如今已经被制造出的中国“九章”量子计算机,每一分钟完成的运算任务,如果放在日本“富岳”超级计算机身上的话,他需要日夜不歇的计算整整一亿年!

牛掰吗?确实牛掰!

要知道当年就是这样一个中国黑科技成果问世的不过仅仅数个小时,包括德国马普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美国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物理学会、奥地利科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纷纷从各个渠道向中国科学界最新取得的这一科研成果,表示了祝贺与赞赏...

犹记的,作为当年“受稿方”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其审稿委员会对于此项中国黑科技,用了一个极其罕有甚至有违科学态度的评价:

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

自豪否?

要知道2020年中国制造出来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一号),在计算能力上相较于此前宣称取得了量子霸权的美国谷歌“悬铃木”量子计算机,那可是快了整整一百亿倍。

但是,敲重点!

虽然彼时的中国量子计算机比美国的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了一百亿倍,可是在具体的应用上,却与美国一样,都只能进行没多少实际意义的“高斯玻色取样”...

而根据国际学界对于量子计算发展所设置的三个阶段,即:

1、对高斯玻色取样这种单一问题的计算能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2、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以求解诸如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这一类重要科学问题;

3、在量子纠错的辅助下实现通用容错量子计算机;

三个阶段的划分来看,即便两者之间的运算速度相差了一百亿倍,但是从技术层面来看,都还属于第一阶段...

怎么说呢?

这就好比出土的距今5700年前号称“天下第一刀”的马家窑青铜刀,与运用现代科技工艺cpm-3v粉末钢制作的刀具对比一样

——虽然二者的物理性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都属于冷兵器!

在戎评看来,这可能才是四年前西方各知名院校及各科研、学术机构扎堆对中国发出恭贺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或许也是此次西方集体噤声的原因...

为啥?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美国人想拼刺刀,结果中国已经跑步进入了火器时代,直接开枪扫射,太不讲武德了。

这就涉及到了文章开头的第二条重点: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前面也说了,“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以求解诸如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这一类重要科学问题”属于量子计算机发展中的第二阶段。

但是问题来了,中国如今已成功构建的这套,在技术上可对当前全球一切量子计算机形成“降维打击”优势的量子模拟器,所求解的那个“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究竟有什么用?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了:

高温超导机理

戎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7月时,曾轰爆全球的“韩国室温超导乌龙事件”?

简单的来讲,就是说有一个韩国的科研团队宣称他们用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合成了全球首个可以在室温下实现超导的新材料...

毫不讳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戎评虽然对此感到难以置信,特别是考虑到对方韩国人的身份,但是在内心的真实想法中,我却无比渴望这就是真的...

为啥?

咱就这么说吧,去年的那个乌龙事件如果确实为真的话,那么什么S3赛季也不用打了

——因为拥有了室温超导材料这种完全“零电阻”的材料,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不足问题,将瞬间得到解决!

届时,因为电力远程输送损耗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各类地球自然资源将得到充分开采,人类文明将在一夜之间升级成为卡尔达肖夫分级中的Ⅰ型文明。

而在此之下,因为基础材料更换而出现的淘汰升级“电力大基建”,也将为人类带来至少百年的持续繁荣。

此外,包括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也将因此而获得长足的进步。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靠山,山倒

靠人,人跑

后面的种种事实表明,去年那帮子韩国人所谓的“世纪突破”,其实压根就是一场乌龙闹剧!

换言之,我们与其相信“一步跨入星际文明”这种韩国式的白日梦,还不如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来一场中国式的艰苦奋斗

——潘建伟院士团队日前成功构建的,用于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就是这种奋斗的具体表现!

原因很简单,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被当前学界公认的,最有希望解释高温超导机理这一困扰物理学界近四十年难题的核心物理模型。

然而,与一般的数据计算不同,这一模型的逻辑却又是在量子状态下发生的。

换言之,如果只是运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那一点可怜的算力进行计算的话,我们或许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然而,就是面对这样一道横亘在人类电力运用技术革命,横亘在人类通用量子计算机研发、横亘在人类可控核聚变获得、横亘在人类文明升级成为宇宙Ⅰ型文明的“超级门槛”前,中国人却扛来了一把最有希望可以获得翻越的长梯...

虽然,相较于去年韩国人吹嘘的“室温超导”黑科技,中国人此次最优解的未来成果,暂时只能达成在-21℃条件下实现的高温超导。(相较于-196℃液氮环境下低温超导)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跟随“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解答,我们一旦理解其物理机制,就能够规模化地设计、生产和应用新型的超导材料,在电力传输、医学、超算等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

套用《自然》杂志审稿人对该工作的评价,那就是:

有望成为现代科技的里程碑和重大突破

标志着该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是很显然,对于中国的此次历史性突破,曾经公开设想中国人就应该做美食、缝衬衫、小桥流水,田园农耕的美西方各界,并不愿意看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勇哥爱诗词

    石墨烯的“魔角”就可以完美实现高温超导半导体,关键是实现大批量的制备,科学家应该把半导体未来的发展放在这个方向上面

    AI小书童 回复 @勇哥爱诗词: 这是个非常富有前景的科研领域呀!小书童相信科学家们一定会尽心努力,加油探索和突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