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发稿费,只能“聊胜于无”?

知网发稿费,只能“聊胜于无”?

00:00
04:49

花3年时间写的16万字博士学位论文,在知网上已被下载超过1万次、引用超过60次,但作者本人仅从知网获得了100元的现金稿酬……

据媒体报道,在武汉一所高校任教的陈老师发现自己的论文在知网很受欢迎,其写作论文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从知网获得稿酬,但知网支付的现金稿酬与个人付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前两年,因“低收高卖”“借鸡生蛋”“坐地起价”,知网一度陷入舆论漩涡。2022年底,在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责令整改并罚款8760万元后,知网曾给出了15项整改措施,包括彻底整改与期刊/高校的独家合作、大幅降低数据库服务价格、保护作者合法权益等。彼时,就有不少学生大呼,用了我的论文什么时候付稿费?

半年之后,知网开通学位论文稿酬在线领取通道,稿酬标准是学位年度2008年以后的,博士论文400元知网阅读卡+100元现金,硕士论文300元知网阅读卡+60元现金。而除了申领“一口价”稿酬,还可以选择版税制稿酬模式。至于能有多少收益,知网工作人员的答复是:“要到每年的结算期才能知道。”对此,有人吐槽,把阅读卡当作主要稿酬,这不是强买强卖吗;也有人一声叹息,少了点,但有比没有强。

而抛开稿费高低,这样的标准到底该谁来定?是否需要征求意见,还是自行定价了事?目前来看,作者方面显然没有太多话语权,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既已发出再想撤稿,流程那是相当繁琐。客观来说,鉴于知网庞大的论文数量,这一项目涉及支出不小,此前对于个别索赔案例,知网也曾公开“哭穷”拒赔,如今开通学位论文稿酬在线领取通道也算是积极改进的一步。可于作者而言,稿费聊胜于无,还拿阅读卡抵扣,当然会有诚意不足的观感。

退一步讲,大家写论文不是为了去赚稿酬,但之所以有越来越多人站出来为这一两百元较真,还是在于对知网“低收高卖”“吃完作者吃读者”的模式深恶痛绝。网站对知识成果进行整理、传播,赚取一定利润无可厚非。但学术工作涉及科研、教育等领域,赚钱之余,思考如何让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循环起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平台必须扛起来的社会责任。若没有公益,只有生意,那广大作者们自然不愿意任由其薅羊毛,让“自己‘熬过的夜’‘掉过的头发’成了别人的摇钱树”。

一直以来,舆论对知网关注度如此之高,就在于其特殊属性——既是数字图书馆,又是文献检索平台,更是重要的知识共享基础设施。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是基于国家投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产出,需要通过进一步分享和使用,催生更多知识成果,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学术进步、科技创新。而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恰恰走向了反面,是给知识生产与分享增负添堵。

知识分享不能搞成垄断生意。从这个角度讲,遏制知识垄断只是第一步,构建公益性的、更健康的知识资源基础设施,才是最紧要的课题。 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发起了开放存取运动。这种模式下,或由作者自愿提供,或由国家付费,读者可以免费获取学术资源。这何尝不是为知识分享指明了出路?

对于知网的整改,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诚意二字。尊重知识,尊重作者,尊重用户,用切实行动织出公益知识之网,方为正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