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出票像“开盲盒”,漠视了消费者选择权

演唱会出票像“开盲盒”,漠视了消费者选择权

00:00
04:50

近日,某歌手南京演唱会“票座不符”事件登上热搜,多名歌迷反映,自己在票务平台上花580元抢购的座位,开票后却被安排到了原座位图上380元的区域。对此,票务平台的回复是原图“渲染错误,搞错了”,并为部分购票者退票或换座。

“搞错了”或许是偶然,更常见的情形是“盲盒座位”。据《法治日报》报道,有网友花1314元购买某演唱会门票,入场后却发现位置偏僻,不仅很难看到歌手,连舞美和主屏幕都看不见;还有网友花680元买的票,座位和380元的票仅相隔一排,且位置很偏。演唱会出票像“开盲盒”,引发不少歌迷的质疑和反对。

需要指出的是,门票“盲盒”式销售一般出现在大型演唱会。如果是专业剧场销售的演出票,一般都能实现选座后下单,消费者可以根据座位图自主选择自己的观看位置——同一档位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如果是小剧场式演出,不同座位区别不大,甚至很多小型音乐现场根本不设置座位,观众在场地内站立观看。

那么,为什么大型演唱会,非得“盲盒”式销售门票呢?

原因可能在于这类演唱会并非使用专业表演场馆,而是将体育场馆、会展场馆临时改造后举办的。甚至在门票最初销售时,主办方自己也未能精准掌握不同区域的座席数量。有时候,门票销售时也没考虑到舞台布置的实际情况,造成“柱子票”等遮挡、视线不佳的情况,进而引发消费纠纷。

如今,在大型演唱会“强实名制”的背景下,演唱会主办方还设置了苛刻的退票条件。一些演唱会只有在消费者下单支付后短短几天内,才能申请无损退款,但此时消费者根本没有得知座位号。消费者得知座位号时,却又错过了退票机会,这无疑给人一种“爱看不看”的被迫选择感。

演唱会门票“盲盒”式销售的逻辑不难理解,但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未必站得住脚。说到底,演唱会主办方只是为了自己方便,而漠视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在准备工作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把门票卖出去。演唱会的座位位置,关系到观众的核心欣赏体验,主办方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打马虎眼”。

如果坚持以消费者权益为本,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一些大型演唱会的场馆虽然是临时改造使用的,但其座位通常是固定的。就算主办方不能精准确定哪些座位可以用于售卖,也可以使用分批放票方式,先将能够确定座位号的门票卖出去。后期如果还有余位,进行二次放票即可。

大型演唱会座席众多,像话剧、音乐会那样允许观众在购买时选择座位,似乎会影响售票流畅度。但是,这并不是剥夺观众选择权的理由。至少,应当赋予观众在得知座位号以后,进行退票或更改的权利。

此外,主办方可以根据座位与舞台的距离,以及视野效果等,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座位。同样价格的门票,坐在靠前居中位置与边缘位置的效果大不相同,主办方理应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以用户下单顺序分配座位,避免早购票观众的座位反而不如晚购票观众的情况。

随着演艺市场的复苏和兴旺,但凡是有知名歌星出场的演唱会,门票整体上都会供不应求。门票“不愁卖”,并不意味着主办方可以降低服务水平,更不意味着可以剥夺观众合理、合法的权益。至少在增强门票销售透明度、保障消费选择权方面,主办方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