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央行警告,这个节骨眼,这么做风险极大

无视央行警告,这个节骨眼,这么做风险极大

00:00
32:59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在飞机上阅读,总是很沉静,很专注,容易引发更多触动。

蔡崇达近期出了本新书——《草民》,书中很多情节、很多段落让人感触。

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以前读书的时候,总听老师很骄傲地讲,咱们国家用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世界几百年的进程。小时候我容易晕车,每次一听这句话就想,正常的人生进程我们的灵魂都不一定受得了,更何况还加速的呢,我们的灵魂是不是在晕车啊?”

书中还说,时代从来就是很难跟得上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其中,跟不上就要退场。自己的家乡正在衰老,我知道我的家乡,曾拼命想跟上,但最终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就如同我父母一般……

偌大的中国,奔跑了几十年,每年都在全力冲刺,蒙眼狂奔,坐在这么快的列车上,车上的你我晕眩过么?

即便晕眩又怎么办呢?

对普通人来说,身处时代大洪流中,能做的也许只有随波逐流,偶有树枝可以抓一把,喘口气,但终归摆不脱,“时代”这一洪水猛兽。

#01

股民最期盼的动作来了

7月10日下午6点,证监会突然发布两则重要信息,几乎所有股票类的论坛,都沸腾了。

股民最关心,最期盼的,也是股市下跌中,最被诟病的:

暂停转融通和强化量化监管。

据证监会官方公众号消息,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充分评估当前市场情况,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

本届证监会做事的风格确实雷厉风行,对民意的回应也是效率惊人。看到市场上对转融通充满愤怒,不断加强对转融通的限制,直到完全暂停。

从消息发布后证监会公众号的留言,以及各论坛的反馈来看,应是股民之心所向,赞许之声一片。

7月11日,市场对转融通有积极反馈,上证上涨超过1%,深成指上涨接近2%,两市共有4800家公司上涨,成交量放大到7800亿。

有了积极反馈,会就此翻转么?可能要打个问号。

从证监会同期公布的数据来看,其实融券、转融券的实质性影响,很早就没有了。7月10日的宣布,只是顺水推舟,后续并不会产生太多实质性的作用。

据证监会公众号,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转融券规模累计下降64%、75%。融券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约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由0.7%下降至0.2%,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为暂停转融券业务创造了条件。

很难相信,0.05%,0.2%这些小数点后面好几位的影响,能够造成股市这般窘境。

选择在这个时间暂停转融通,按证监会的措辞,也是认为融券等和转融通相关的数据,低到没啥影响了。

暂停是开始,更是一个结果。

既然没有影响了,那靠这个动作,能对股市带来多少刺激呢?

除了转融通,量化一直是散户非常厌恶的,证监会深知股民心,当然会对量化下手。在暂停转融通的同时,证监会还公布了对量化的监管进展,以及后续的监管规划。

先说进展,据证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6成。

这1600个相信是证监会盘查了很久,认为最可能影响市场的账户,等于建立了一个量化名单。只要上了榜,如果还想在市场上混,估计就得夹着尾巴,慎之又慎。

证监会也说了,过去3个月,异常交易降低了6成。

证监会的监管,对量化的收益率可能也有直接影响。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头部私募里,量化基金的收益率平均在-6.18%,远远低于主观私募5.25%的收益水平。

也就是说,量化不能像过去一样用相同的方法在市场赚钱了。

就和转融通类似,结果已经产生了,目前的进展是让投资者、尤其散户知悉。

对于未来,证监会说,会进一步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降低程序化交易的消极影响。

包括要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推动高频交易降频降速,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

对北向量化的投资者,也要适用于境内量化的监管标准,一视同仁。

站在理性的角度,村长尽全力了,能做的都做了。但纵观世界股市的历史,很少看到哪个市场,靠禁止做空,或者约束交易走牛的。

站在情绪的角度,证监会的做法是挽回信心的方式,值得肯定。但不要期待市场因此一飞冲天。

除了国内因素,国外,尤其是美联储的态度也是风向标。

7月1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美国最新的CPI数据,全线不及预期,6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3%,环比上升0.1%,回落至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3.3%的水平比市场此前的预期也低了0.1%。

最关键的是,美国通胀下降最大的拦路虎,住房通胀终于开始降了。

据招商证券整理,6月份美国房租项环比增幅收窄至0.2%,上月为0.4%。

住房通胀出现拐点,让几乎所有机构达成共识,美国通胀未来的趋势已经明了。

下一步是何时降息?

最新CME利率期货显示,当前至9月美联储降息一次的概率为74.65%,年内降息两次。

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美国降息是利好,但美国CPI数据出炉的结果是,7月11日,从美股开始,全球股市下跌。

货币是另外一种表现,美元疲软,非美货币普遍走强。

中国资产呢?

习性不改,映射式上涨,映射式下跌。

#02

欧洲向左,伊朗向右,这世界正在被魔改?

都说欧美正在极端右翼,但最近,英国和法国的大选结果却都是左倾。

2024年7月7日,法国大选结果出炉,结果此前被各方广泛看好的极右翼势力遭遇滑铁卢,不仅没能取得压倒性多数席位,更是排在左翼政党联盟“新人民阵线”,执政党复兴党及其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之后,位列第三。

据中国网报道,在新一届国民议会577个席位中,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以获182席的成绩领跑;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在一起”获得168席,排名第二;一度在首轮投票中领先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未能保持优势,最终排名第三,与盟友共同拥有143席。各党派均未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

华泰统计了选举前后,民调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可以说前三名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左翼和中间派被严重低估,而极右翼则被严重高估。

从法国和近期不少选举结果来看,民调的价值越来越小,这和年轻人更多参与选举,有自己的选举路径和想法有关,传统的民调方式看来跟不上时代步伐了。

为什么法国选举的偏离度会这么大?

据当地媒体以及华泰等机构总结,之所以极右翼选举结果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左翼阵营以及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携手对抗极右翼势力。

据悉,在选举前,两大阵营摒弃前嫌,撤回数百名排名第三的候选人,共同推举最强力的单一候选人。

团结的结果就是单一选区的胜率大幅提高,选票集中在两党。

另外,在选举前,两党动员一切力量发动选民投票,包括法国球星姆巴佩等法国最具号召力的人,都站出来呼吁大家投票,对抗极右翼势力。

放眼全球,极右翼势力的支持者投票率向来都比较高,如果其他阵营能够效仿极右翼,获取同样高的投票率,对极右翼的选情来说会是很严重的打击。

本次投票率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也是得益于左派和中间派的号召力。

尽管极右翼势力没有在本次选举中得逞,但中左翼也没有单独组阁的能力,法国和德国一样,也成了红绿灯组合,中左翼需要协调方能组阁。

为什么左翼联盟能成为法国单一最大阵营?

左翼阵营新人民阵线仅仅成立一个月,就取得如此胜利,比极右翼更加引人注目。

从政策来说,左翼阵营和极右翼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承诺增加财政投入以提高法国人的福祉。这一点和想控制预算的马克龙阵营差别很大。

左翼的政策确实比较激进,比如,希望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月1600欧元,同时对食品和燃料等民生物资设置价格上限,让低收入群体更好的适应通胀。他们还提出很多加强公共服务,提升群众购买力等财政刺激政策。

在税收方面,新人民阵线主张对富人加税,包括将所得税等级的数量从 5 个增加到 14 个,并用累进制度取代法国目前的固定社会保障缴款,同时恢复财富税、改革遗产税。

根据蒙田研究所的分析,左翼联盟的计划涉及总额达2330亿欧元的新支出和减税措施,对富人加税等政策会带来540亿欧元的额外收入,合计每年会增加1790亿欧元的公共赤字。

在移民方面,相比于极右翼的反对政策,左翼阵营明显是包容开放。

过去支持极右翼的人,反对移民是重要因素,而之所以反对,是担心工作被抢走。对左翼来说,提高最低工资,给中低层更多优待,间接减少了对移民的顾虑。左翼的福利政策无形中缓和了移民对潜在选民的顾虑。

据法国人类学家弗朗索瓦·埃兰的统计,2000年到2020年,法国对外来移民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就移民增长幅度而言,2000到2020年,北欧国家移民增长了121%,南欧平均增长了181%,德国增长了75%,法国增长幅度最低,仅为36%。

根据欧洲统计局的统计,法国移民人口在全民中的比例,在欧盟27国中排名第25。

从统计学角度看,法国移民政策在欧盟体系里的阻力,也应该是相对低的。

左翼阵营还拥有欧美现在最流行的民粹人物,“不屈法国党”的长期领导人梅朗雄。

进入到自媒体时代,欧美国家的政治领袖都在网红化,有个性,敢说敢打非常吸睛,梅朗雄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增加财政赤字会破坏欧盟的稳定性。6月19日,欧盟委员会就公开警告法国,要遵守欧盟的“纪律”。

据欧委会测算,如果法国增加财政开支,2024到2025财年,其赤字率可能超过5%,而欧盟的财政纪律是3%。

法国债务风险提高,对德国和法国的团结,以及欧元的未来都不是好事。

对中国而言,左翼上台可能是最理想的结果,包括梅朗雄在内的法国左派,过去都公开表达过对中国的支持或赞同,现在这个结果可能算是天降利好,尤其在贸易摩擦严重的情况下。

更早的7月4日,欧洲另一老牌强国,英国的选举结果也已经出炉。

没有悬念,工党大胜。新华社消息,工党本次共获得467个席位中的326个,时隔14个月再次成为英国执政党,工党党魁斯塔默爵士也自动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

据澎湃新闻,选民抛弃保守党选择工党主要是因为民生等经济问题。

有52%的民众关心经济问题,且认为保守党内斗和执政多年,造成生活成本上升让民众苦不堪言。

24%的民众关心住房,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在1997年至2023年间,英国民众的平均收入翻倍,但房价涨了4.5倍、房租也在上涨。

房价上涨对选举的影响力体现在选民结构上。保守党的支持者普遍年龄偏大,且有房产,而工党的支持者年轻人更多,是房价上涨最受伤的群体。

未来,随着保守党选民数量下降,年轻人有更多话语权,英国的选举生态也会发生更大变化,如何赢得年轻人的心,将会是保守党的严峻挑战。

工党上台后,对英国和欧盟的关系,预计会有更多缓和和合作产生。

工党明确提出,要和欧盟建立新的地缘政治伙伴关系,新的英国-欧盟协议将旨在加强英国的经济、气候和国家安全。

工党对气候等议题的关注,也意味着会和中国有更多交集。

根据工党外交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工党领袖的表态,未来工党对华的态势会是全面接触,该合作合作,该竞争竞争。历史上,工党对华一般比较友好,所以中英关系缓和也值得期待。

当然,对英国而言,美国永远是第一优先级,所以不存在变天,只是大框架下的修修补补。

欧洲出现一些对华友好的信号,对于缓解中国当前的贸易困境会有帮助。

#03

上半年投资结果出炉,中美反差巨大

上半年结束,在地狱难度中,国内机构会获得怎样的成绩呢,是一败涂地,还是值得一看?

也许因为预期太低,就挺能接受实际结果。

财新援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均值为-1.74%,正收益占比为43.37%,混合型基金的收益均值为-0.86%,正收益占比超过5成,债券型和QDII基金,没有悬念的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其中,债券型收益率均值为2.26%,正收益占比高达96%,QDII基金的收益率均值最高,为6.61%,远远跑赢可比资产,正收益占比也很惊人,超过80%的QDII基金是赚钱的。

二季度,行情前高后低,越往后越惨,公募二季度业绩分化严重。

据财新统计,二季度,只有38家主动权益基金为正收益,排名前10%的收益率为1.55%,后10%收益率为-6.7%。二季度国内机构投资者实惨。

在私募领域,最近但斌和希瓦等拳头产品比较夯,一个重仓AI,一个重仓石化,都是上半年比较好的资产。

也因为这样,东方港湾上半年平均收益47.93%排第一,海南希瓦以29.73%的上半年平均收益排第二。

整体而言,私募的表现好于公募,量化收益让人跌眼镜。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收益平均值为0.40%,中位数为-0.76%;其中,主观私募收益均值为5.25%,而量化私募为-6.18%。-6.18%的收益率远远低于主观私募5.25%的收益水平。

政策对量化的诸多限制,以及微盘股多次暴跌,对量化影响巨大。

我们之前写过文章分析,很多人把行情不好怪罪到量化头上,情绪角度可以理解,但实质上,量化也很惨。

金融从业者最怕比较,一旦比别人差,各方面的待遇就会大打折扣。

好在,国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谁比谁更好,和美国同行比,那可才真叫一个惨。

据华尔街见闻消息,7月7日,《华尔街日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Winners' Circle”基金表现排名,在为期12个月的调查期内,绝大多数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最新调查的 1218 只基金中,只有 15 只出现亏损。符合调查标准的基金的 12 个月总平均回报率为 16.5%。

只有15只亏损,占比1.23%,实在低的可怕。在美国同行如此高的盈利面面前,这15只亏损基金的基金经理,内心的阴影面积应该很大。

12月回报率达到16.5%,这个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利率水准。为何美国消费的韧性那么强?相信也和一山还有一山高的资本市场表现有关。

#04

以巴和谈有眉目,中国出海有转机

据观察者网7月8日的消息,哈马斯消息人士表示,哈马斯已经接受美国的提议,开始就释放包括士兵和男子在内的以色列人质展开谈判。

此消息一出,海运价格短时间内出现大跌。集运欧线2504合约、2506合约跌停,2502合约跌超15%,2412合约跌超13%,2410合约跌超10%。

国内股市和海运相关的公司,同步出现调整。

据悉,哈马斯接受的美国建议,源于2024年5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条件。

据《以色列时报》称,哈马斯接受美国的和谈三步走计划,意味着颠覆了自去年11月以来谈判所持的立场。

7月7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哈马斯高级官员向法新社证实,哈马斯不再寻求以色列首先承诺全面停火,“因为调解人承诺,只要停火谈判继续,停火就会继续”。

哈马斯态度软化,但以色列没有跟随起舞。

中新社北京7月8日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日提出停火谈判“红线”,引发广泛争议。

据路透社报道,内塔尼亚胡7日称,任何加沙停火协议都必须允许以色列恢复战斗,直至其达到目标。此外,协议还必须禁止通过埃及与加沙的边境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走私武器,并且不允许数千名武装分子返回加沙北部。

尽管以色列的态度为和谈顺利进行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曙光已经出现。

自从巴以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红海危机随之出现,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大量出口企业受到波及。

5月1日以来,由于红海危机,航运价格经历新一轮暴涨,截至7月4日,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一度涨到5868美元/FEU,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98%,比2019年疫情前高出3倍。

经历过贸易摩擦,疫情下的海运市场崩溃,中国出口企业练就铁布衫。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出口商选择FOB模式,即“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买方知悉后,主要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风险即从卖方转移到买方。

这个过程,买方要承担从装运港开始的所有费用和风险,包括运费、保险费以及进口关税等,而卖方只需要承担装船费和出口关税。

当然,具体运费和关税成本如何划分,还要看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调,但FOB的应用,让中国出口企业大大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未来无论是海运还是关税,会因此获得缓冲。

不过资本市场从来是不理性的,因为海运价格暴涨,不少投资人还是担心,出口企业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

据华福证券统计,从上市公司的回应来看,选择FOB模式的居多,海运价格实际影响不大。

除了海运价格回落利好出口企业之外,关税层面最近也传出一些好消息。

据东方财富消息,当地时间7月5日,土耳其《官方公报》公布的总统决定显示,土耳其软化了最近对进口中国汽车征收关税的决定,以鼓励汽车制造商投资。

该决定修订了今年6月份发布的一项法令,对投资鼓励政策范围内的汽车进口不征收额外税费。

一个月前,6月8日,土耳其曾对外宣布,要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每辆车额外关税最低为7000美元,并将于今年7月7日开始实施。

在附加税之外,根据不同车型,还会增收部分其他的税种。

一个月的时间,土耳其为何态度大转弯?

直接原因是,土耳其获得了比关税更重要的东西——中国新能源汽车建厂。

7月10日,据环球网报道,比亚迪8日宣布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厂。

环球网援引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的消息称,在投资建厂的签约仪式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亲自出席见证,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卡西尔完成签约。

据土耳其《经济报》,这座10亿美元的工厂,投产后完全产能将达到15万辆,为当地提供5000个就业机会,新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预计2026年投产。

产能出海,是现在中国出口企业对外出口非常重要的选择,也是规避贸易风险的重要途径。

比亚迪在土耳其建厂,可以把关税风险变成关税红利。据土耳其《每日晨报》,根据土耳其与欧盟之间的关税同盟协议,在土耳其制造的汽车,会享有进入欧盟市场的优惠条件。

未来,比亚迪在土耳其的投资,可能也会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据公众号墨柯观锂7月10日的报道,目前土耳其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有比亚迪、奇瑞、上汽名爵等11个品牌。2023年,这些品牌一共在土耳其销售了6万辆汽车,市场占有率为6%。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土耳其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到了8%。

目前,在土耳其,销量最大的品牌是奇瑞。而奇瑞也是土耳其政府青睐有加的对象。

未来,我们也许会看到奇瑞等企业,也宣布在土耳其建厂。

就在海运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在国内,内贸水运价格却在大幅下跌。

据财新网消息,2024年7月5日发布的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报876点,周环比下跌1.57%,同比下跌16%,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距2017年6月历史最低点830点仅一步之遥。

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自从2015年6月开始发布,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12月24日,为1928点。

7月5日876点的水平和巅峰相比已然腰斩。

如果说海运反映的外需,那内贸水运价格基本可以反映内需的状态,很明显,内需比较疲软。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CPI数据,可以一窥内需端倪。

6月份的CPI环比跌幅在扩大,相比上个月环比下跌0.2%,同比维持0.2%的低水平。

从环比维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细分项,除了猪肉,几乎所有细分品类环比价格都在下滑。

其中鲜菜和鲜果、牛肉下滑幅度比较大,鲜菜环比上月跌了7.3%,鲜果环比跌幅为-3.8%,牛肉环比下跌了2.5%。

对于喜欢吃牛肉,蔬菜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但对果农、菜农和赖以为生的小摊小贩们来说,生存就更难了。

根据CPI的细分项来看,居住项也就是房租,环比上个月有0.1%的涨幅,在主要消费价格里面算是不错的。CPI居住项回暖,和6月份楼市整体回暖的关系密切。

上海作为新政之后表现最好的城市,无疑有着风向标作用。

据太平洋房屋的数据,受到政策影响,6月份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达到了2.3万套,为近14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从交易结构来看,500万以下,90平米以下,位于外环的房房源增长最为明显,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我们援引过香港的例子,楼市放松之后,政策效力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香港撤辣之后,几个月就回到了撤辣之前,国内其他城市会如此么?

根据太平洋房屋的统计,从新政后第4周开始,数据基本就回归了新政前水平。预计短期内波动不大,整体趋于稳定。

如果上海楼市的情况,也慢慢回到新政前水平,相信其他城市也不会好到哪去。

中国内需的复苏之路,还有的走。

#05

舒舒服服享受套利空间,日本央行托举日元好辛苦

7月11日,美国公布通胀数据,7月12日周五早盘,正在舒服乘坐日元下降号快乐列车的人,突然被撞了一头包。

周四,美国公布了低通胀数据,美元降息概率骤然升高,日元兑美元在几分钟内一度上涨4日元,至1美元兑157.44日元。

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央行要进行汇率检查,受此消息刺激,美元大跌该报道出炉后,美元大跌,从159.45最低跌至157.74。随后剧烈波动,到北京时间7月12日下午5点半,又来到158.8附近。

市场和媒体传出各种消息,有人说,这是期货交易获利的结果,有人说,这是日本央行干预的结果。

就算是日本央行干预,必然有投资者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日本央行进行汇率检查,通常是对汇率表达不满。

bloomberg12日报道,在周五东京早盘交易中,有几名市场参与者表示,日本央行曾打电话并要求要求对日元兑欧元实行指示性汇率。这种检查发生在口头干预不足以抑制汇率波动的情况下,这些通信是保密的。

2022年9月,日本央行进行了汇率检查,几天后进行了汇市干预。

日本央行对抗的是市场的套利行为,他们显然对投资者无风险套利很不满,认为日元过低背离了日本经济基本面,神田真人说,是投机者押注美元和日元之间的收益差,才不断的做低日元。

这是事实。以去年的数据来说,日元是全球套利交易最热门的宏观资产,无成本借入日元买入美元,在汇差和息差中赚取5%的收益,2023年回报率超过18%。

日本央行屡次动口又动手,但市场痴迷于收益,不为所动。

据金十数据的报道,截至2024年4月16日,杠杆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对日元疲软的押注增至超过17.3万份合约,是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也是九种主要货币中最大的空头头寸。

7月,悲观的投资者还是预测日元会跌到170。日本央行今年选择摆脱负利率,也无助于氛围日元疲软态势。

日元能否摆脱疲软,取决于强势美元持续多久?目前主流预测美联储可能9月降息,让非美货币喘一口气。

9月前后,日本央行有可能继续加息,因为,与美国通胀下降不同,日本家庭对通胀的预期大幅上升。

据新浪财经转引日本央行12日公布的季度调查数据,日本家庭预计未来五年物价水平将以每年8.7%的速度上涨,为2006年以来可比数据中的最高水平;未来12个月的物价涨幅将达到11.5%,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约87.5%的受访者认为,在此期间价格将大幅或小幅上涨,这一比例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只有美联储降息,同步日本央行加息,估计日元才能止住颓势,窗口可能在9月前后。

日元的疲软可供借鉴,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对于日元、人民币这些货币来说,要扛住压力,实在很辛苦。

檀几条正文如上。目前有各种消息,目不暇接之余,容易激起情绪。不管什么事,真正重要的是民生和尊严,偏离了民生大谈其他,甚至连生命安全都可以置之脑后,这是最大的不善。

PS:文章里上海房地产数据,来自于太平洋房屋最新数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