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临!专家解读:成都哪些地方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临!专家解读:成都哪些地方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00:00
08:16

最近,成都开启了近半月的降雨模式,今日蓉城久违的阳光上岗,然而从13日开始,又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

夏季,是不少人喜欢进山游玩、纳凉的季节,然而暴雨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当地居民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每当暴雨来临,成都市地质灾害防治战线便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无数双警惕的眼睛,透过密集的雨帘,紧紧盯着成都的74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成都哪些地方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面对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有效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针对这些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对话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李虎,为大家介绍暴雨背后的地灾防线。

开展巡查监测

74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防控体系

“一条新出现的裂缝、一棵倾斜的树木、或是水源的异常,这些都有可能是发生地灾的前兆,因此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是预防地灾重要的基础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容忽视。”李虎说。

他介绍,成都汛期时间一般为5月1日至9月30日,每年会根据气象情况略有调整。“每年年初我们就会组织相关区县对所有在册隐患点、已核销点位、在建工地、公路沿线及山区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等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尤其是风险系数大、人员集中度高、隐患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和在建工程、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农家乐等重点部位。”

确认是地质灾害的,将划定危险区范围,确定受威胁农户,及时纳入防控范围,发放“两卡一表”,明确监测人、避险场所,有针对性地落实群测群防、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等措施。

2024年,成都市共将74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防控体系,规模以小型为主,大、中型较少。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西部龙门山区和东部龙泉山区的14个区县,威胁聚居区和分散农户的隐患点有653处,受威胁群众4848户约1.47万人。除了农户居住区以外,还需加强山区道路沿线的地灾防治工作。

预警期间人员转移

科技监测与人工巡查结合

建立“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

对于地灾隐患点,成都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纳入管控对象的所有隐患点都将设置监测人。监测人通常由受地灾威胁的村民担任,他们负责每日观察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同时,每个村配备监测责任人,监督指导监测人的工作,而镇级设有防灾责任人,全面把控防灾工作。目前,全市有超过千人的队伍在开展地灾监测工作,保障群众安全。

“重点监测点位设置不少于3名监测人24小时轮班监测。通过监测员巡查监测,及时捕捉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成灾征兆,及时预警,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李虎说。

专业监测设备则与群测群防体系互为补充。李虎介绍说,近几年,成都市探索对威胁人数较多的地灾隐患点安装雨量站、裂缝计、倾角计、预警广播等设备,协助监测人员进行监测。“比如,裂缝计设定了宽度阈值,超过后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就会去核查该地灾隐患点是否有恶化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警期间设卡限入

“专业监测设备能在恶劣天气或夜间无人值守时提供辅助监测,及时发现隐患点的变化迹象。”李虎强调说,“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以及现阶段监测设备的局限性,目前仍需以人工监测为主,科技设备为辅,共同构成多层次监测体系。”

科技的助力,将进一步完善地灾防治体系。李虎告诉记者,目前,成都市正探索运用InSAR、LiDAR、光学遥感、无人机等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也在探索对区域变形情况开展监测工作。

此外,针对险情紧迫、有施工条件的隐患点,经评估研判,也将积极组织实施工程治理和应急排危除险项目,降低或消除灾害风险。

“相对于工程治理和群测群防,避险搬迁是规避地质灾害风险最彻底的手段。”李虎介绍说,成都市通过将避险搬迁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结合、提高补助、给予奖励等方式推进避险搬迁,通过多措并举,近年来成都市共搬迁群众超过7000户。

雨季进山要慎重

在山区需及时关注突变情况

此外,李虎强调,除了当地居民以外,游客也需要特别注意地灾隐患。“进入山区旅游,要关注天气预报,降雨期间尽量避免进山。在山区旅游时,注意观察地质灾害标识标牌及周边环境,选择安全区域游玩,特别是要留宿山区的朋友,在选择驻地时,要选择平坦开阔、地势较高的安全地方,避免选择河谷、沟口以及陡坡陡崖下方。”

若发现突变情况,一定要及时撤离。李虎提醒,汛期中的任何小变化,都有可能是成灾征兆。“比如河流中的水变浑浊,或是本来没有水流的地方出现了水流,又或是本来有水流的地方突然断流,这些都需要警惕。”

李虎解释道,“比如断流,可能是泥石流沿着沟道运行,将某段河道堵住,导致下游的断流;再比如突然出现水流,可能是山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贯通的通道;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情况。”

李虎特别强调,若游客在山区遇降雨或地灾预警时,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该返回的要返回,该转移的要及时转移,该撤出的要及时撤出,切勿盲目自行行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家一定要重视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局发布的地灾预警,三级限入,二级撤出。”李虎解释说,三级预警时需限制游客等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二级预警时需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全部实施提前转移避让,撤出危险区域内游客等外来人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