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那么矮小有什么用?美国专家说了7个字:长城害惨了欧洲

中国长城那么矮小有什么用?美国专家说了7个字:长城害惨了欧洲

00:00
13:50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一项很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而在今日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迹,也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可是看上去魏巍的长城实际城墙高度只有七八米,不禁有人疑惑这样的高度是如何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的。

甚至美国专家宣称就是因为长城的存在,才害惨了欧洲,这又是为什么呢?

万里长城的历史价值

长城亦被称为万里长城,在大部分的印象中,长城是秦始皇修建的。

毕竟长城和秦始皇相关的故事流传了千古。

可是长城其实在秦朝几百年前就已经存在,这要真的追溯起来要从春秋战国算起。

那时候长城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抵抗外来匈奴的入侵;其次便是战国七雄相互防卫的城墙。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忙着修建长城,足以见得长城的军事价值极高。

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擅长野战,多以骑马为主,而不擅长攻城。长城的存在便阻挡了他们南侵的步伐,也保护了长城里那些以农耕为生的人民。

到了秦朝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便想着将那些原先没有连接起来的城墙连接起来。

与此同时,他还对长城进行了完善和修建,增强了其防御能力。万里长城便是在秦始皇那里有了雏形。

我们今日看到的长城自然不是秦始皇修建的,而是经历了许多朝代才慢慢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模样。

北魏、北齐、隋朝、明朝等朝代都有参与修建长城。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和北齐的君主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汉人,他们体内还流着胡人和突厥人的血。但是他们却选择修建长城用来抵御其他的游牧民族。

这里足以见得他们对长城价值的认可。长城的存在也无形中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那些原本不尊礼节、茹毛饮血的游牧民族在中原文化的熏染下也渐渐脱离了野性。

他们一旦踏入了长城,便会慢慢被同化,也逐渐认同了中原的文化。

隋朝的隋文帝接手的是已经被中原文化熏染的胡族政权,他为了抵抗其他外族的侵扰,同样不遗余力地去修建长城。

而对长城修建贡献最大的则是明朝。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便时常遭受到北方蒙古族的侵扰。为了防止这些敌人的入侵,明成祖不得不重新正视那座已经有些荒废的长城。

据史书记载,明朝在一百多年间,长城便修建了18次。

其主要原因还是北方的那些边境民族不服明朝的统治,时常发生暴乱,让明朝统治者不胜其烦。

明英宗便曾经被北方的瓦剌族所俘虏,这也给明朝敲了一个警钟。因此明朝历代的君主都十分重视长城的修建。

明长城全程长12000多里,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万里长城直到明朝才算是正式完工。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某个朝代国家强盛边境不足为虑的时候,一般不会去考虑修建或者完善长城。

而一旦国家羸弱,边境又不安宁的情况下,国家的君主这才会去重视修长城。这也能直接说明长城对我国的作用。

它是具备防御功能的,并没有攻击性。一般修建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中原百姓的安全以及国家的安危,仅仅是一个国家想要自保而作出的反应。

是否修建长城也反应了这个王朝的强盛与否。

可是有人不禁质疑,长城虽然很长,但是它的高度却并不足以抗敌,例如秦长城,它的高度仅仅只有三米。这换作任何一个士兵都可以攀爬进长城,那么长城又是如何御敌的呢?

长城御敌的威力

秦朝修建长城时可并没有什么水泥、钢筋。都是普通的沙土和石块。

用这些材料修建的长城,稳固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长城自然不会有多高的高度。这种高度换作谁都可以轻松越过,更不用说是彪悍的游牧民族了。

那秦始皇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自然不会白费功夫。

长城想要发挥出它的威力必须要有士兵的配合。

那些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在马背上讨生活的,而且他们常年生活在北方,对北方的地理条件都十分熟悉,正面作战的话中原将士肯定不占优势。

可是长城的存在让那些游牧民族的长处就变成了短处。长城的城墙确实很容易让一个人翻越过去。但是如果是骑着马的游牧民族,面对长城可就要犯了难了。

既然马没办法越过长城,那么他们只能只身下马去攻打。

在他们攀爬上城墙的时候,我们的士兵早就等好了。此时他们因为攀爬城墙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自然没办法与我军的士兵进行抗衡。

长城除了可以这样围堵那些匈奴,也可以作为联络和传递信号的平台。

一般匈奴来犯,放哨的士兵便可以点燃旁边的烽火台,烟雾很快升起飘在空中。那些在远处看到这个信号的军队便会立刻明白过来那边有匈奴来犯。

这样他们便会立刻集结军队去围剿匈奴,而那些匈奴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我国的军队打的四散而逃了。

长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抵御了北边的匈奴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同时保护了农耕地区和调整了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秩序。

北边的匈奴因为我国修建了这座长城没办法去中原掠夺资源,而他们本身资源就十分匮乏,为了可以让整个民族可以生存下去,他们将矛头指向了欧洲。

祸水引向了欧洲

无论对于东方的中原还是西方的欧洲,游牧民族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他们的攻击力并不是十分强大,但是他们的移动能力却异常惊人。

这些游牧民族天生好斗,而且他们驯养了大量的马匹。为了掠夺资源,他们经常骚扰欧洲一些国家的边境。

而欧洲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尤其在中原建造了长城以后,这些匈奴便成了欧洲地区的常客。

在汉朝,历代君主通过和亲送钱的方式用来假意讨好匈奴,为自己国家争得一些修养生息的机会。

等到汉武帝、汉宣帝以后,匈奴终于被击败,一些匈奴臣服于汉王朝,而一些匈奴却不见了踪影。

等他们再次出现时,他们已经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并攻入了欧洲的地盘。

那时的欧洲还处于分裂状态,人口也不是很多,因此很轻易地被匈奴打败了。

欧洲的罗马帝国便是被这群西迁的游牧民族给团灭了。

在东方吃了败仗的匈奴,直接将矛头转向了西方的欧洲大陆。

此时的日耳曼分支——东哥特人生活在黑海北岸附近,他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野人吓得够呛。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被这些人赶尽杀绝。

幸存下来的东哥特人只能重新迁徙到那些野人不知道的地方生活。

匈奴不仅侵略了东哥特人的土地,也侵害了西哥特人的家园。于是哥特人不得不前往罗马帝国,寻求帝国的护佑。

此时的罗马帝国地广人稀,统治者也正在为兵源的事情发愁。

听说哥特人想要进入罗马帝国寻求保护,便欣然同意,并且还答应提供粮食和耕地,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需要卸下自己的武器。

但是哥特人认为武器是他们荣誉和安全的保证,于是便想方设法贿赂了当时的罗马官员,让他们可以带武器入城。

拖家带口的哥特人入城以后,罗马帝国当初的承诺似乎并没有生效。在他们安营扎寨以后,那些罗马官员贪污了分发下来的粮食,这引起了哥特人很大的不满。

在被罗马人日益压迫的日子里,他们终于熬不住了。在首领的带领下,他们联合当地的奴隶发起了反抗,反抗十分顺利。

在这场首战顺利的驱使下,他们开始往南乘胜追击。和罗马帝国的皇帝爆发了战争,皇帝带领下的罗马帝国战士终究没有打过哥特军队,自己也被哥特人放火火火烧死。

此时的罗马帝国意识到哥特人的危险,新帝王即位以后,哥特人发生了内讧,此时的新帝正好趁机割地求和,暂时平息了罗马帝国和哥特人的战争。

可是这仅仅是暂时的,古罗马帝国在哥特人的侵入下终究走向了它的终点。

古罗马帝国的覆灭直接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欧洲的政治动荡也由此开始。

社会的动荡也让很多地区出现了贫困、饥饿和疾病。人口骤减,社会不稳定性加强。

罗马帝国的陨落也带走了欧洲的知识和文化,古罗马的文化和知识都是用拉丁语记载的,战争爆发以后,这些文本也变得异常稀缺。

许多人因为战争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化也难以传承和发扬。

欧洲大陆因为古罗马的灭亡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文化都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而导致古罗马灭亡的是哥特人,而将哥特人逼走他乡的是那些游牧民族。那些游牧民族因为长城的原因,没办法再去中原获得任何好处,这才把目标转向了欧洲的哥特人。

从表面来看,确实是长城影响了欧洲。

但是欧洲本身政治的腐败、国家的分裂、军事的落后才是导致欧洲大陆动荡不堪的真正原因。

仅仅将长城作为祸害欧洲的“罪魁祸首”这个想法过于片面。

结语

游牧民族虽然是我国历朝历代的大患,但是也因为它的存在。成为了连接东西方国家文明的介质。

长城一直是我国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也保护了中原人民,保护了农耕文明。

虽然古代的欧洲确实受到了长城的影响,但并不是造成它历史轨迹改变的直接原因,因此长城算不上是祸害了欧洲的“真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1] 曾祥铎.万里长城的历史作用与价值[C]//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1994:5.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