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百岁开画展,开一百张画的画展。”这是2022年,98岁高龄的黄永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许下的心愿。黄永玉生前为筹备“百岁画展”,曾专门创作了一批中国画。但命运弄人,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他与世长辞,此愿未了。
2024年6月25日至7月11日,黄永玉逝世一周年之际,“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或许这也正是对他“百岁画展”心愿的弥补。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摄影
作为跨越世纪、蜚声海外的艺术家,黄永玉在中国画、版画、油画、雕塑、陶瓷、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众多领域都涉猎广泛。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他的中国画作品,题材类型多样,记录了他所深爱并有趣的世界:诙谐的自画像、养过的宠物、家里的大石榴、朋友送来的大龙虾……
此次集中呈现的159件黄永玉晚年新作,展示了他90岁以后的创作状态和艺术追求。主题名取自黄永玉1979年所写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原句“经历的生活是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那么彩色斑斓”,似乎也意在展现黄永玉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漫长浓郁而又斑斓多姿。
人头攒动的展厅内,既有拄着拐、坐着轮椅的老者,也有带速写本席地画画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落,品读着这位百岁老人的精神世界。
黄永玉生前照。摄影:比目鱼
“要养大自己、教育自己,真不容易”
“90岁以后,父亲每天的生活不过画画、写作两件大事”“要么上午画画,下午写作;要么上午写作,下午画画”。这是黄永玉之子黄黑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点滴。
记者注意到,此次亮相的作品最早创作于2015年,最晚延续到黄永玉逝世前一个月。
黄永玉创作的《行囊》。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摄影
在木刻集《入木》的序言中,黄永玉写道,“我年轻时用厚帆布做了个大背囊,装木刻板、木刻工具、喜爱的书籍,还有一块被人当笑话讲的十几斤重的磨刀石。一听到枪击炮声,背起背囊跟人便跑”。这一场景后来被他创作于《行囊》中:一位稚嫩的少年背着比自己还大的背包,被压到躯干俯倾、膝盖弯曲。黄永玉生前曾感慨,“要养大自己、教育自己,真不容易”。
黄永玉创作的《98岁生日卡》。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摄影
《98岁生日卡》创作于2021年8月,画中老者高举斟满美酒的酒杯,开怀大笑,发出邀约——“我九十八了,活该请您来万荷堂喝一杯”。长条桌摆满了大小各异的酒坛、酒瓶、酒杯,家中猫狗也和主人并坐一排,共同迎接客人的到来。这,是黄永玉为生日邀请宾客而作的请柬。
“动物比人好”
除了取材于生活的人物,黄永玉还擅长将身边的动物、植物融于创作中。
1979年,黄永玉以曾朝夕相伴的爱猴“依哦”为原型创作《庚申年》金猴邮票,尔后成为国内升值最高的单枚邮票之一,曾在一场拍卖会上创下201万元的纪录。四十年后,已96岁的黄永玉作画《猴说》,再现了这只憨态可掬的金猴。
此外,猫、狗、老鼠、大雁都是他新作中的常客。“动物比人好”,这是黄永玉在《给孩子的动物寓言》自序中的一句话。在这本书中,他亲自绘画并创作了138则与动物有关的寓言,一幅画配以一个短句。
黄永玉曾在采访中自称最像老鼠,因为“比较知足、饿不死”,也恰是他的属相。据称他极喜爱动物,养过猫、狗、兔、鹦鹉、乌龟、猴子、猫头鹰等不下数十种,家中俨然一个小型动物园。
他还是个爱花人,玉簪、水仙、菊花……各式各样的花卉仿佛让展厅充满了馥郁的香气。荷花是他极为青睐的题材,水墨、白描、水彩,在他的画笔下生机勃勃地绽放。
因酷爱画荷,黄永玉一生大约画了八千张,他还曾自号“荷花八千”。这似乎还不够,在北京通州,当年72岁的黄永玉亲自设计了一处寓所,取名“万荷塘”,院中有一方占地两亩多的荷塘,种植了上万株来自颐和园、洞庭湖等地的荷花。
“一笔一笔在画,一个字一个字在写”
展厅里,画作前,观众往往驻足良久,不仅观画面、品色彩、感悟笔触,还仔细品读作品里密密麻麻的题跋。有观众在看完展后感叹,“从没见过这么爱在画上写字的画家!”
短则数十字,长则上千字,题跋可谓是黄永玉画作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同时也一如既往地彰显出其诙谐幽默的风格。
在画作《没啥讲究》中,两个老头神情悠闲倚案饮茶,配文是“我这里茶叶还过得去,茶杯几年前打破了,你偏着嘴巴喝罢”,极具黄式率真,令人不禁会心一笑。
在《宋元君到底想画啥图》中,题跋多到可以单拎出来作一篇精彩短文,黄永玉解读了出自《庄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中所描述的“宋元君将画图”,认为原文描写是宋元君号召人搞美术活动,而并非刘文典先生所认为的画地图。
无论笔触的夹缝间,还是大幅的留白里,甚至画笔下李时珍的衣袂上,都成为黄永玉挥洒的题字空间。透过这些文字,似乎也瞥到了一个童真的老艺术家形象。
黄永玉曾说,“我的半辈子是一刀一刀地铲,一笔一笔在画,后来一个字一个字在写”。
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声誉,但他却将文学视为最倾心的“行当”。2021年,黄永玉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出版第三部《走读》。此前,他还创作了《朱雀城》和《八年》。三部曲累计262万字,把主人公张序子的故事,从1926年一直写到了1949年。
“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
159件作品中,一幅长4米、宽3.6米的巨幅画作格外抢眼,此画名为《林中景》,黄永玉2022年绘制完成。色彩斑斓、品种各异的花草林木,活灵活现的男女老少,用色大胆、笔触细腻,观众无不仰头沉浸于这份震撼。
再如《李时珍先生随想》,整幅画面被细密的线条充斥,繁杂却有序,主人公李时珍的周边,布满了各种植物、药材及虫兽,黑白韵致间极具视觉冲击力。
《小夜曲》是黄永玉生命中最后一幅画作,创作于2023年5月16日,一个月后,“老顽童”溘然长逝。画面上,一对男女亲密依偎,藤蔓环绕,沉浸在《小夜曲》的浪漫旋律中。画中人物便是黄永玉和他的妻子张梅溪。
“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他要对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惊涛骇浪的人情世故,用极大的克制力维持创作环境的宁静、安详。”这是黄永玉曾发出的感慨。
2023年6月13日,“老顽童”走完了自由而潇洒的一生。他在遗嘱里说,遗体火化后不要取回骨灰,“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归大自然”。
展厅内,一方长桌之上,雕塑家许鸿飞创作的黄永玉像手持烟斗,神色怡然,似乎在静静看着展厅的观众。“看着他的塑像,我感觉还是那么亲切,就像他依然在。”许鸿飞说。
人物介绍
黄永玉,出生于湖南常德,祖籍湖南凤凰县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永玉艺术涉猎广泛,涉及版画、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设计等领域。他的艺术关注现实生活,更抒写内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