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食客质疑大排档卖福寿螺”最新进展:市监已找到加工厂,厂家避答用没用福寿螺

武汉“食客质疑大排档卖福寿螺”最新进展:市监已找到加工厂,厂家避答用没用福寿螺

00:00
06:10

近日,王先生与朋友在武汉一家知名大排档聚餐时,发现自己点的螺肉疑似福寿螺,其发布视频之后引起网友关注。

7月9日,九派新闻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涉事餐馆使用预包装的螺肉成品进行烹饪,具有相关检验合格证明。该成品的生产厂家位于湖南,面对执法人员电话求证“回避到底用没用福寿螺”,溯源工作正在开展。目前,该餐馆已下架相关螺肉菜品。

【1】食客:四肢触角明显是福寿螺,餐馆坚称“就是一般的螺”

王先生点的螺肉。图/受访者提供

7月7日晚,王先生来到小民大排档徐东店就餐,点的这道菜名叫韭菜螺蛳肉。他说其中一半的螺肉比普通的田螺个头大很多,而且有四只触角,“炒出来整体泛黄,我平时看到过福寿螺,仔细辨别发现还真是。”

视频中,餐馆工作人员被质疑到底是田螺还是福寿螺后回应称,“就是一般的螺。”

7月8日,记者联系上涉事餐馆,工作人员称暂时无法证实螺肉品种,已下架两种螺类菜品。其还表示,通过正规渠道进货,手续齐全,所售食品符合安全标准,供货厂家也有相关检验报告。

王先生说,就餐时他先后4次找餐馆沟通,没有得到合理解释,最后自己和朋友结账离开,没有保留菜品。之后,他将视频发到网上,“市场监管局看到了主动来找我询问,还蛮负责。”

【2】监管部门:预包装螺肉成品很难辨别种类,正在开展原料溯源

7月9日,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发现,该餐馆购进的是预包装螺肉成品,“他直接加热出餐,不是买原生态那种带壳的螺蛳回来自己弄。”

该工作人员介绍,涉事餐馆从白沙洲一家经销商处购进螺肉成品,执法人员去到现场核实进货和销售情况,得知其上游的食品加工厂位于湖南,“厂家发来一份情况说明介绍自己的产品名称,但是电话中他回避到底用没用福寿螺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可能会向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函,请求协助溯源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处理类似事件时,对于餐饮店购进的螺肉,需要核实供货商资质,以及相关检验合格证明。涉事餐馆具有相应合格的材料,“他提供的这些东西没有问题。”

本次事件中,涉事餐馆销售的是否为福寿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餐馆使用不带壳的螺肉,很难确定种类。“我们想请检测机构介入,但是对于加工好的预包装螺肉,他们无法辨别属于什么品种,如果带壳,就可以找农学院专家来辨认。”

【3】专家:视频中很可能是福寿螺,成本比田螺低,餐馆销售时应明确告知品种

据央广网,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食福寿螺,不过其含有大量寄生虫,清洗或烹饪不当,食用后可能引发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让消费者较为忌惮。

福寿螺如何辨别,食用有何风险?对此,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副研究员褚世海。

褚世海介绍,福寿螺有一对长触角和一对相对更短的唇须,而田螺只有一对触角,“看视频好像是两对,很可能是福寿螺,但是画面比较模糊。”

“福寿螺在野外非常容易得到,收购价低,所以有商家用福寿螺冒充田螺”。褚世海说,福寿螺在湖泊、河流、沟渠中繁殖能力很强,相比之下,田螺的种群数量少,依赖于人工养殖,成本就相应提高。

褚世海介绍,福寿螺虽然可以食用,但是其体内致病的线虫含量高于田螺。“关键在于吃的时候一定要做熟,杀死里面的寄生虫。”其说。

其建议,商家如果要销售福寿螺,应该确保食用安全,并且明确告示消费者原料种类,明码标价,“让大家自愿选择。”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食品流通环节中,主要检测其相关成分是否达到食品安全标准,例如是否包含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有害成分,“在明确风险之前,我们会要求商家下架商品,如果存在有毒有害的成分,就会进行处罚。”

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现场报警并及时拨打市民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如果菜品是有毒有害的,还可能涉及刑事问题,警方到场作为见证的同时也可以固定证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