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庄子》:聪明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聪明其实是逆着来的,《心经》里面讲过: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真相就在颠倒里,少和慢,才是真正的智慧。
《庄子.达生》讲了一个驼背老人粘蝉的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们,在一片树林里休息。在林间,他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手持竹竿在粘蝉。只见他一粘就中,每一只都像随手取物一样容易。于是,孔子问老人:“您捉蝉的手艺太巧了,其中有规律吗?”
老人说,蝉季到的时候,我每天都练习竿顶放小球。如果这天放两个球不掉,我粘蝉就比较有把握了;如果能够放三个球不掉,把握更大,十蝉九捕;如果放到五个球不掉,我可以保证一只蝉都逃不掉,就像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我站在树下,身体就像木桩一样;手臂举杆,就像老树的枯枝。世界虽大,其他任何事都无法分散我的注意力。天地万物,我只关注蝉翼,还怕不能手到擒来吗!
孔子感叹道,心思专一才能出神技呀,说的就是驼背老人吧。
钱钟书先生认为,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驼背老人每天的练习,在很多人眼里看似枯燥乏味,甚至显得笨拙,实则藏有大智慧。
罗曼.罗兰有一个很形象的类比: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口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专注什么,才更能成就什么。看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好书看一百遍。也正如庄子的总结: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道德经》里有句话:大智若愚,大成若缺。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如驼背老人粘蝉,尚拙。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他的父亲从小要求他,一本书没读完,别摸下一本;读不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不要睡觉。这种笨拙的生活方式,让他有了超乎常人的勤奋。他给自己设立了十二条日课,相当克制。他能一次次把失败踩在脚下,上到人生新的境界:考七次中秀才,在京时的飞速升迁,被弃用后东山再起成为“中兴第一名臣”。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个时代,人人都想速成,想暴富,想走捷径。但人生最大的捷径,其实是不走捷径。
曾国藩作为一个资质普通,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每一次逆袭的背后,都是守拙的人生哲学在为他指引方向。
《菜根谭》里有句话,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真正聪明的人不必着急,不必抢着发光;日日进取,时时心安。
愿所有追光的人,终会身披万丈光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