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018 人体地气

导学018 人体地气

00:00
30:53

导学018

内容来源:李文强 《中医概念入门》gmzyjc.com/read/rm/summary.html

3.3、 人体地气

人体地气指的是人体中的固、液态物质。其中固态物质包括内在脏腑组织以及外在形体的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其中形体的皮、肉、脉、筋、骨五种组织简称为“五体”;液态物质则包括津液与血。

人体的固态组织是身体行使功能的基础,非常重要。内经说“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又说“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意思是形体组织是人体气血流转的容器,一旦消散,则生命活动自然终止。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经脉》

但在中医内科中,介绍固态组织的篇幅并不多。这是因为固态组织需要靠液态物质、气态物质以及能量构成的适宜环境来形成。就像自然界植物的树干、枝叶是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遇到枝叶异常枯萎的问题,园丁不会去直接修复枝叶,而是会从水、阳光等角度查找问题,修复环境。

因此,虽然我们知道固态组织的重要性,但是解决固态组织的问题却要从气、液、能量着手,所以在人体地气方面,我们重点介绍人体的津液和血。

1、津液

1.1、津液的代谢过程

关于津液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医主要依据《内经》、《难经》等经典中的相关论述。光明教材已经整理出了津液流转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1.1.1、津液代谢图

灰色的线为清。黑色的线为浊。虚线代表气态的水。

1.1.2、水的补充过程:

饮水入胃后,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而为五脏各自的水液。

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而为五脏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润相关的空窍,是谓五脏化液。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

未被胃吸收的水液进入小肠,小肠中偏清的部分也通过脾传输各处。偏浊的部分进入回肠、大肠,此时有一部分水进入膀胱,剩余的随大便排出体外。

1.1.3、水的循环过程:

脾将一部分水液以气雾的状态上升到肺。肺为水之上源,类似一栋大楼的水塔,负责水的分配。此处的水偏清的部分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到达皮毛。这种宣发作用似乎是以气态的形式进行。偏浊的部分通过三焦散布到全身,此过程称为肃降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决气》

三焦为水液通道,类似大楼里的水管和水蒸气的通道。

形体中的津液代谢后形成浊水,浊水归于肾。肾类似废水处理厂,对浊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浊水进入膀胱;过滤后的清水通过三焦水道又回到肺,通过肺进行再次分配。

膀胱中的水在阳气作用下还进行一次清浊分离,清者上升到肺,浊者成为小便排出。

膀胱贮留的水液,在肾阳的气化作用下,其清者上升于肺,复经肺之宣发,参与全身的水液代谢。其浊者,又在肾阳的气化作用下,变化为尿,排出体外。故膀胱所藏水液复归于肺与排出体外,都是肾阳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所以说“气化则能出焉”。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十二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资料

饮入于胃,经过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津液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敷布体表,输精于皮毛,同时下输于膀胱

再经肾的蒸腾化气,使清升浊降,清者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从而,完成水液在体内的代谢。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津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沟渠。这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沟渠、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运行的道路。若三焦功能正常,则水道通利,水液的运行正常,若三焦不利,则水道不通,水邪泛滥,则可出现肿胀等证。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三焦》

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

上升于肺之水,为清

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

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下行以达于肾

 归肾之水液为浊。

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

浊中之清者,再经三焦上升至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水液的升清降浊,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才能进行,膀胱排泄无用水液的作用也需赖肾阳的气化作用。如果肾阳气化失司,水液升降失常,膀胱开合不利,必然导致水液代谢调节障碍。如肾中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可引起小便不利,水液流于四肢、皮肤肌肉为肿,溢于心肺为心悸喘急,甚则引起小便闭结,点滴不通,临床都以温肾扶阳为其施治大法。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肾为水脏、主津液代谢》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中焦受纳水谷,并对水谷进行消化,泌别糟粕,蒸化津液,化生精微,向上转输于肺脉。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与津液相和合,乃化生为血液。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回肠,包括小肠的下端和大肠的上端,在脐部向左回曲环绕,象树叶一样重迭而下,回行环绕,有十六个弯曲。从部位言,下焦指胃下口以下,包括大小肠、肝、肾、膀胱等。从功能言,水谷受盛于中焦胃,然后转输下焦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糟粕别行于回肠,然后排出体外,水液也在回肠别渗于膀胱

其次,水液代谢的平衡,虽然必须赖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许多脏腑共同发挥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进行。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饮食五味都从口入,通过胃、脾、大小肠的作用,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分别注入五脏四海,以营养全身。而其中的津液以不同的形式,沿不同的道路布散全身。如本篇起首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意谓水谷入于口而转输到肠胃,所化生的津液分为五种,上走泪道者为“泣”,走廉泉者为“唾”,走腠理者为“汗”,下走膀胱者为“尿”,内走骨空者为“髓”。

三焦是输出布散水谷精气的通道,所以也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在三焦的气化作用下,津液输布充养全身脏腑组织,亦可从腠理排出体外而为汗,从膀胱排出体外而为尿,故三焦有水道之称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津液的生成和功用》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肺朝百脉,水精布散,参与代谢,最终回流到肺的为清中之浊。然后依靠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膀胱。再经肾中阳气的蒸化,清浊分离,浊中之清者复归于肺,然后输注全身。浊中之浊者变为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水液的输布虽然是一个几乎所有脏腑都参与的复杂过程,但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食物精微的输布》

1.2、津液的分类

1.2.1、泣(泪)

泣为肝液,津液上走泪道者为“泣”。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

1.2.2、涕

"涕"为肺液。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1.2.3、涎

“涎”为脾液,是口液中较清稀的部分。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涎为脾液。

1.2.4、唾

“唾”为肾液,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

1.2.5、汗

“汗”为心液。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1.2.6、尿

水谷所化津液下走膀胱者为“尿”。

1.2.7、髓

髓由精所生,液为补充。水谷所化津液内走骨空者为“髓”,含骨髓、脊髓和脑髓。

津与液都属正常的水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液散布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布散于体内,能灌溉脏腑;渗注于空窍,能润泽目、耳、口鼻;浸润于骨节,使关节滑利;流注于骨髓,能补益脑髓,渗灌于血脉,能补充血液。但津与液两者在性质上、分布部位和作用上有所区别,津清稀,流行于表,以温润肌肤。液浓稠,流而不行,故主里,以润泽空窍,滑利关节,补益脑髓。正如张景岳所说:“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补脑髓,故属阴。”

《黄帝内经讲解-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和功用》

1.2.8、小结

泣、涕、涎、唾、尿、汗是津液的外在表现,因此中医通过观察这些物质的状态来判断人体内部津液的状态。若这类体液偏粘稠混浊则代表体内对应部位的津液偏热,若偏稀薄清冷则代表偏寒。

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比如有口粘腻、尿液混浊、鼻涕混浊等情况,可以考虑其对应内部部位的津液有热,反之考虑有寒。

资料: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

〔讲解〕

本文从五脏化生五液的角度,论述了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五液异常,提供了理论依据。

(1)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而为五脏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润相关的空窍,是谓五脏化液。高士宗注:“化液者,水谷入口,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精,淖注于窍,化而为液也。”

(2)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汗未出时为津液,储于血中,既出于皮肤则为汗。心主血脉,汗为血之余,所以可以认为汗为心液所化。

(3)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

(4)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

(5)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较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6)“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而为唾,润泽口舌。上述的就是五脏化生五液的情况。

〔临证意义〕

五液为五脏精液所化,所以五液的异常表现,常可反映有关脏器的病变。如心阳不足,失于敛摄,心液不藏,多见自汗;心之阴血不足,血不养心,神气浮越,心液外泄而盗汗,所以汗证应注意从心进行辨证施治。

临床多涕,大多与肺失宣降有关。如肺热壅盛,薰蒸于鼻,则肺液上攻,涕出浓稠。风寒外束,肺气不宣而上逆,肺液外泄、涕出清稀,所以多涕之证应注意从肺进行辨证施治。

肝为风脏,肝气虚不固,风寒之邪内侵,肝经风邪上逆,肝液随之外泄,则多泪。肝血不足,血中津液不能上濡双目,则目涩,所以多泪目涩之症应注意从肝辨证施治。

口中多涎,大多与脾有关,但有虚实寒热之分。脾热上蒸,则口舌生疮而多涎,属脾液外泄之实证。如因脾阳虚寒,失于固摄,脾液上出于口而清稀者,又属虚证,所以口中多涎之证应注意从脾辨证。

口中多唾,大多与肾有关,也有虚实之分。如肾气虚弱,肾液不固而上溢,则口中多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迫液外泄,则唾亦多,所以多唾之证应注意从肾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转输与布散具有重要的作用。脾不仅营运水谷之精微,同时又运化水湿,促进水液的环流与排泄,以保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而,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全,则水湿不易在体内滞留,若脾失健运,则水湿潴留,产生湿痰、水饮等疾患。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脾、胃》

1.3、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中医理论中人体水液的运转过程。

水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如果其运转环节中任意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对应的病证。

比如脾胃负责将饮入的水蒸腾运化出去,如果胃或者脾的功能减弱,则运水能力不够,可能使水液滞留于胃部附近,变成痰饮,出现口该渴不渴、甚至背寒如掌大的症状,需要用苓桂术甘汤等方剂进行健脾化水的治疗。

再如肺负责将水宣发到肌表,肃降于全身,如果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可导致咳、喘的症状。肺气不宣则喘,不降则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方剂可供选择。

再如肾负责净水、运水功能。如果肾阳不足,此功能受损,水在胃、头、肌肉、腿等部位停蓄,造成胃脘部悸动、头眩、身上肌肉跳动、站立不稳、小便不正常、肢体浮肿等症状,可以用真武汤。

真武汤与五苓散均治水证,但真武汤证是少阴水脏阳衰,司水无权,而致水邪泛滥;五苓散证是太阳水腑气化失司,而致水液停蓄。一在少阴,一在太阳,证治各异,为临床治水邪为病提供了辨治依据。

《伤寒论讲解-82条》

再如膀胱有蒸发水液上升的功能,如果受到干扰,此功能失常,可使膀胱水液停留,人出现异常的渴,喝水不解渴,且小便不正常的症状,可以视失衡性质的寒热情况选择五苓散、猪苓汤等方剂。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消渴”,则是...膀胱气化不利之证。...水邪内蓄,则小便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则见口渴,口渴思饮,而饮又不解渴,便名以“消渴”。

《伤寒论讲解-71条》

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出现渴饮的异常,比如经常口干、口渴,喝水而不解,或者长期口不渴,不愿意喝水,就说明体内的水液代谢某些环节开始出现问题,需要重视。水液代谢的问题如长期不能解决,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其它病证,甚至危及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形成严重疾病。而理解水液病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需要熟悉水液的运转原理,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诊治方法的指导作用。

2、血

血是在心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濡养全身脏腑组织作用的赤色液态物质。其生成与功能概括为下图:

graph TB中焦脾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津液中焦脾胃-->营气津液-->肺营气-->肺肺--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血的产生肾--藏精生髓-->精髓精髓--"髓由精所生,精血互生"-->血的产生血的产生-->血血-->血的储藏和调节血量血-->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心主血脉-->心心--在肺之宗气的帮助下-->脉道脉道-->全身血的储藏和调节血量-->肝血-->血的统摄血的统摄--血行脉道之中而不溢脉外-->脾血-->血的功能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血的功能-->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和滋润全身-->人身筋骨肌肉皮肤毛发

2.1、生成与变化

关于血的生成,宏观上来说,是人的脾胃从饮食中吸收的精华物质与津液相合,形成了血。

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的化生,有赖于脾胃的运化,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就是说中焦脾胃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是生成血的基本物质。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血的生成》

更具体而言,内经提到水谷精微以气态的形式注入肺脉而化生为血。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灵枢-邪客》

此外,精血互转,所以精也可以转化为血。

此外,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与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养精,精能化血生血。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若肝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若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正如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辨》中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血的生成》

2.2、血的运行

血运行于脉道之中,这里的脉相当于现代的血管。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所以有约束营血,使之行于一定的通道而不致外溢的作用。

《黄帝内经讲解-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和功用》

血的运行以心为基本动力、肺为辅助动力。

主血脉,心气推动血的运行朝百脉,循行周身的血都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宣降,敷布全身

...若心气虚,血行无力,可见血瘀;肺气虚,可出现气血两虚及血瘀;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血的生成》

中医学认为,血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心气推动,是血运行的基本动力,而心气又有赖于肺气的敷布。正如《医学真传》所说:“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肺、大肠》

肺主气,为相傅之官。肺主宣降,而朝百脉,其宗气贯心脉,具有促进心运行血液的作用,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 十二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在心肺动力的基础上,肝主血量的调节。睡眠和休息的时候,肌体需要的血液少,血液更多的存储于肝脏。白天和运动时,血液更多分布于肌体。这种分布的调节由肝主导,称为肝藏血。

肝脏能贮藏人体大量的血液,并通过肝气的调节,供给各个器官组织的需要,当人入睡的时候,血液随道肝气趋于平静回流到肝脏,使分布在其他方面的血液相对减少,当人醒觉和运动的时候,血液随着肝气的布散,运行于经脉之中,使需要的部分得到补充。...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 肝主藏血》

脾气可以约束血在脉道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称为脾统血。

气统血,使血行脉道之中而不溢脉外。...脾失统摄,可出现吐血、衄血、便血等血不归经的证候。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血的生成》

所以,在心、肺、肝、脾四脏的作用下,血可以顺利的由脏腑传输到形体。

2.3、血的功能

血液到达形体后,即可营养皮、肉、脉、筋、骨等组织器官。因这些组织器官皆由血转化而成,所以皮肉筋骨等形体也属于“血类”。

“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以生长肌肉皮毛者也。凡人身筋骨肌肉皮肤毛发有形者,皆血类也。

《黄帝内经讲解-人与自然- 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和功用》

血具体形成哪种组织又与脏气强弱有关,具体见后面五脏之气部分。

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失衡,包括血虚、血热、血瘀等,可以造成精神失常。

此外,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都说明血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故若血虚、血热或血瘀,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失常的病变。轻则失眠多梦,烦躁,重则神志恍忽,惊悸不安,或谵语、狂妄、昏迷不语。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血的功能》

全身脏腑组织赖心血濡养而维持其正常机能,同时又主神明,为精神思维活动的中枢,所以五脏六腑在心的协调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假如邪气入侵心脏,就会损伤心脏,以至神气耗散,人即死亡。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心为五脏六腑之大王》

血为气之母,血中也包含能够产生气的物质,能随时补充气。

血为气之母,是说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气需血的滋养。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