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一位名气和学识丝毫不逊色陶行知和晏阳初的人,他们并称为“中国三大平民教育家”。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高徒,在长达87年的人生历程中,始终都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而殚精竭虑,他就是被誉为民国“最牛”教育家的黄炎培。黄炎培是晚清时期川沙县人,身为平民子弟,自幼命运多舛,父亲黄叔才是一个穷酸秀才。依靠在乡间设馆教授学生艰难度日,母亲孟樾清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黄炎培的外祖父孟荫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他自幼在外祖父的教导和影响下,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之人。后来,黄炎培的父母相继离世,迫于生计在十几岁时就成为了一位乡村塾师。1895年,外祖父的离世对他造成了很大打击,为了生存他决定继续参加科举考试。21岁时,黄炎培在科举考试中夺得松江府头名秀才。此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接受新思想,于23岁时进入南洋公学外文科读书,当时的授业恩师正是大教育家蔡元培。1902年,黄炎培考中江南乡试举人,在返乡兴办小学堂期间,接触到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后因鼓吹“反清廷,扬西学,促教育”思想,险些被“就地正法”。为了远离是非之地,黄炎培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他一边积极宣扬先进的教育理念,一边大力兴办学校和组建教育团体,不断宣传教育救国主张。自辛亥革命后至1927年间,黄炎培矢志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之路,兴办了大批学堂并培养了很多青年才俊,他们日后都成为了教育救国主张的中坚力量。抗战时期,黄炎培以笔为枪、以报纸等媒体为阵地,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期间,还曾多次组织文化界的爱国人士和群体,积极筹措大量资金和物资送往前线。1945年,黄炎培和一大批进步人士赶赴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热情接见。解放战争打响之后,黄炎培先后在重庆和上海两地创办了多所职校,为近现代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黄炎培一生育有13个孩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他们先后在救国和建设两大重要时期,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令人十分惋惜的是他的第二子黄竞武,在建国前夕被敌人活埋。黄必信是黄炎培的第五子,他也是黄炎培众多子女中,遭遇最为曲折和坎坷的一个。身为大连工学院无线电系教师,在特殊时期被错误地划为“右派”,最终含恨自尽。建国之后,黄炎培当选为副总理兼工业部部长,为国家建设事业劳心劳力。他的第三子黄万里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一生做出了很多重大贡献。在兴建三峡工程一事上,黄万里对此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兴修水利应该尊重自然,不应该过度进行人力干涉,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利国利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