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丨存在与时间丨08 什么是真正的向死而生?——第二篇第一章

哲学丨存在与时间丨08 什么是真正的向死而生?——第二篇第一章

00:00
15:40

你好!我是周林刚,我们继续来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篇。这一篇同样有六章。它们与第一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曾经粗略地讲到,第一篇的讨论着眼于此在的空间性,而第二篇的讨论着眼于此在的时间性。我们还曾指出,海德格尔更看重时间性。可以说,第二篇是把第一篇分析出来的“操心”这个结构,在“时间”的舞台上再重新演练一遍。但是这一次重演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应该说,第二篇比第一篇难度提高了许多,特别是第三章以后的内容。

今天我们介绍这个第二篇的第一章。这一章的主题可能是海德格尔哲学在大众中间流传最广的一个:向死存在。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向死而生”。这个说法几乎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logo。当然,这不是海德格尔一人之功。在关于死亡的思考方面,他本人也受惠于另外的存在主义思想家,特别是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

从第一篇,特别是从第一篇的第六章,我们已经了解到,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此在——刻画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而这个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又统一在“操心”之中。也就是说,海德格尔已经给我们端出了此在这种存在方式的整体。但是在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一章,海德格尔在一开始就“怀疑”,也许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没有真正地把握到“整体”。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似乎也很简单。我们的古话讲,不知生,焉知死。但是在海德格尔这里,情况正好相反。他实际上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不知死,焉知生。如果我们研究人的生存,却不研究死亡,也就是不研究生存的终点问题,那么,这样的研究就始终有个缺口,也就始终是不完整的和未完成的。当然,海德格尔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之前得出的研究成果——操心——是不完整的。他的意思只是说,关于操心,还需要再谈一谈死亡问题,而死亡问题其实已经被包含在“操心”当中了。只是之前没有明确地解说。现在他要明确地解说一下,这样才算完整地刻画了“操心”这种存在方式。

不过,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假如生存指的是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现在海德格尔要补上“死亡”这个终点,但是他在这里却没有讨论“出生”。这是为什么呢?缺了“出生”这一环,看起来不也不完整吗?为了理解海德格尔思考死亡问题的特点,这里顺带谈一下出生,应该是有好处的。

我出生,但我却没有“经验”、而且也不可能再去“经验”这个属于我的事件。它就那样确定的发生了,不再改变。我出生,其实是我被生出来,完全没有我的一点“主观能动性”在那里。有人可能因为偶然的原因身世不明,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世有强烈的关心,但这个关心并不涉及他被带到了这个世界这件事本身。出生无可置疑的是既定事实。在这个意义上,出生就不会进入一个人在世的生存理解之中,也就没有一个生存论上的“出生”概念。“出生”不属于“操心”的对象。其实,我们思考出生,往往是思考他人的出生。总会有人出生,这意味着什么?——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不是在思考自己的出生,而是在思考他人。所以,出生恰恰是属于别人的事件。

当然,海德格尔其实在后面的章节里讨论人的“历史性”的时候,谈论了“出生”。他谈到“向着开端存在”。但那里所说的“出生”,作为“开端”,其实并非真正指一个个别的人从母体中生产出来,而是指一个族群或民族历史的“源头”。所以,这个“出生”与死亡不在同一个层次。这个“出生”不是独属于一个个别此在的问题。但是死亡问题却属于每一个人自己,并且按照海德格尔的意见,对他人死亡的思考,根本就无法取代对自己的死亡问题的思考。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死亡的领会,才可能揭示出一个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概念。生存是被自己的生存领会“向着前方”指引着自己的。而死亡正是“在前方”的可能性。因此,虽然活着的人自然是还没有死,但死却已经在“塑造”着他自己。也就是说,死亡必定以各种方式进入了并界定着他对生存的领会。

那么,什么是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呢?

海德格尔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死亡概念。一种是我们都熟知的经验中发生的死亡,无论用什么标准——脑死亡也好,心脏停止跳动也好——总之都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为了有所区别,海德格尔把这个意义的死亡称为“亡故”,而把“死亡”这个词单独留给生存论上死亡。于是就有了亡故和死亡的区别。

与亡故相对照,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死亡概念:被我们自己提前操心的亡故,就是生存论上的死亡。海德格尔把这个提前操心称为“先行到死亡之中”。怎么样先行呢?就是指,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人都领会到自己终有一死,他的生存因此也是被他对自己的死亡的领会决定着的。也就是说,通过领会而先行到死亡之中。比如有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背后就隐含着,说话的人决心根据自己的终有一死,而对自己的生存方式作出选择。又比如,某人说:“大不了就是个死……”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根据终有一死而作出生存抉择的情形。这个人当然还没有亡故;生理意义的死亡还没有发生;但死亡已经实际上“作用于”这个人自己了。这就是生存论上的死亡。它没有在经验中发生,却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存在方式之中。死亡,而不是亡故,在我们生存着的时候就“在那里”了。也就是说,操心这个存在方式,的的确确就已经包含了“死亡”,从而包含了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

照我们刚刚的说法,人无论自觉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他的生存都必然地包含着对自己死亡的领会。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是“必然”存在的。我们阅读的译本用了一个非常传神的词来翻译生存论上的死亡的存在方式,叫做“悬临”,悬挂的悬,来临的临。不过,这不表示,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对待这个死亡概念。海德格尔通过关于死亡的两个说法,对此作了基本的区分。一种说法被归于“常人”。这种说法说的是:“人终有一死,但自己当下还没有碰上。”这个说法的前半部分说出了实情,但后半部分,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其实际的作用,恰恰是为了再把实情掩盖起来,把终有一死这一点推到幕后,淡化它,从而就是逃避它。这等于说,死亡既然是必然的,就不要庸人自扰地去想它。这个说法当然也是生存论的死亡概念的一种样式,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样式。海德格尔认为这不是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本真方式。本真的方式是“向死存在”,而这种逃避的方式看来可以称为“背死而生”,这个“背”,背对着的“背”,实际就是遗忘。

本真的方式是“向死存在”。也就是直面着死亡而生存。海德格尔通过修改常人的说法来表达这种方式。他说:人终有一死,而且“随时随刻都是可能的”。这个“随时随刻”与前面的说法“暂时还没有碰上”的区别是,它用一种紧迫的、仿佛已经发生了那样的状态,表明对死亡没有逃避、始终面对的态度。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随时随刻理解为人终究能够支配、决定和把握自己的死亡,比如决定献身,决定自杀之类的。海德格尔说,这种对死亡的支配将会减弱了生存论上这个死亡的“可能性质”。什么意思呢?生存论的死亡是一种极端的可能性,重点首先在于是一种“可能性”。它不是有待实现的那种可能性(比如一个愿望、一个计划之类的,就是“有待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人计划好了去死,比如自杀,那就是一种有待实现的可能性)。相反,海德格尔说的可能性指的,只要生存着,就始终保持为“可能性”。它的作用是使我们具有某种视野,打开我们的视域。它表示的是“思考死亡”而不是“想去死”。所以,生存论的死亡既是可能性,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特定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但它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始终不实现(毕竟一旦变成经验现实,生存就结束了)。所以,海德格尔称它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这种死亡是自行来临的,不是被实现的。

我觉得海德格尔的这番论述本身是很奇特的,也是可以异议的。但它倒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至少明白地告诉我们,“向死存在”说的不是“想去死”这样的轻生之念,也不是精神分析理论中说的,人除了生,还有一种“死亡驱动力”。

问题是,即使我们赞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死亡概念,为什么非得“向着”它呢?为什么向死存在是本真的存在方式,背死而生,反而不是呢?难道避免庸人自扰,安定平静,不是更有智慧吗?

我想从海德格尔的解释中择取两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向死存在才是本真的。

第一,海德格尔说,死亡这种可能性是“最本己的”。这个“最本己的”说的是,独属于自己从而不可代理,唯有自己独自承担起来的意思。所以,向死存在,意味着直面自己。“此在在它自己的这一别具一格的可能性中保持为脱离了常人的,也就是说,能够先行着总是已经脱离常人。”因此,是自己的死亡这个可能性把我们的自己,同常人、也就是同失去自我的沉沦状态,给“撕扯”了开来。在死亡面前,人领会到自己的“无所关联”,也就是和他人“无所关联”,独自一人担负起自己的命运。这就叫“个体化”,或者叫做“成为个体”。个体不是像一块石头那样现成的东西,不是拥有一具身体这个事实就决定了的事情,而是要去成为个体。只有向死存在,才提供了一种最具体也是最根本的去成为个体的可能性。成为个体需要勇气,不是既成事实。

第二,海德格尔指出,死亡这种可能性是“不可逾越的”,而且是无限地不可逾越的。因为没有人能去试一试死亡是怎么回事,没有人能从死亡中复活,死了,人的存在也就是终止了。所以,死亡不可逾越。人领会到这种不可能的可能性,领会到被这不可逾越的死亡所限定,从而知道自己的生存作为开放出来的可能性,乃是有限的。人的存在具有有限性。这是海德格尔思想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他说,对这种有限性的领会,“制止了一种危险,不再会由于自己有限的生存领会而否认他人的生存能够逾越它,甚或出于曲解而把他人生存的可能性逼回到自己的生存可能性上来”。这句话需要稍作解释。海德格尔的意思是,向死存在向我们揭示了自己的生存方式、生存选择、对生存的根本领会,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他人的生存选择不可能超越我们的选择。不能小看他人。不要傲慢地高看自己,更不能把我们自己的生存领会强加给他人,只准他人选择跟我们一样的选择。海德格尔在这里表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来说:我们正是因为领会到他人能够作出与我们不同的生存选择,从而成为与我们自己不同的人,因此,我们自己也才是与之不同的人。这就是“个体化”。

最本己的、有限的,这是向死存在向我们开启出来的视野,使我们得以从沉沦中再次挺立出来。因而,向死存在才是本真的,是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方式。

不过不能误解,以为只要有一个向死存在的形式,就保证了本真的自我生存。比如,有些人头脑一热,可以铤而走险;有些人一下狠心,可以违心冒险;还有些人仿佛天生喜欢冒险,置生死于度外,并因此任性妄为。这些都有向死存在的外观。但他们的生存方式中,还缺乏一个维度。这个维度是什么?这是第二篇的第二章所要讨论的内容。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