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孩子们提升综合素质,为终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本学期的结束,如何充分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时光,让孩子们平衡学习与生活,寓教于乐地成长呢?作为家长,如何从假期的开始就为“熊孩子”们的赶作业现象打预防?假期的亲子活动又该怎么合理规划?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本期校长来了邀请到成都市娇子小学的梁伟虹校长。为烦恼于假期“神兽归笼”、不知如何是好的家长朋友们,带来一些亲子小妙招。
成都市娇子小学校长 梁伟虹
合理的监管 才能让孩子学会“条理”
首先,要正视亲子关系是来自有着代际差距的两个年龄群体。梁伟虹表示,家长作为成年人,首先要包容并且接受自己的孩子处于懵懂阶段。“小朋友在6—12岁这个阶段,在时间管理和生活习惯上都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这个时候家长要降低自己的预期标准。”
经常的沟通,共同参与家庭的事务,梁伟虹认为也是带动亲子关系的好办法。有一些孩子可能父母并没有陪在身边的,或者是爷爷奶奶主要参与照顾的,梁伟虹也建议家长每天定时和孩子们视频或是电话。每天固定一个亲子交流的时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陪伴、被关心的。
对于假期作业的规划问题,梁伟虹表达家长的监管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尚且没有成长到有较强自我约束力的孩子,家长需要有分寸地带动和督促他们的锻炼和学习。“亲子的沟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家庭管理尺度的把握,依赖于家长的个性和每个小孩不一样的成长节奏。”
在学校的层面,梁伟虹告诉记者,暑假作业的布置并不是希望孩子坐在书桌前一直保持“奋笔疾书”的状态。深究其形式包括了“基础+拓展+探究”三个方面。
基础性作业目的是巩固学期所学,筑牢学习基础,比如字词和计算练习,难度不大、作业量也控制在每天20-30分钟;拓展性作业是为拓展平时学习过程中受到学校空间、时间限制而布置的作业,这部分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补充,比如阅读、做家务劳动、做科学小实验等等;探究性作业是以平时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利用暑假大好的时光走向大自然、走入社会去运用知识,拓宽视野、发展素养,例如亲子共游博物馆、参观名胜古迹等等。
其分类的用意,想要强调、培养的也是孩子全方面的行为素质。其中每项学习的时间安排也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灵活调整。这时家长就应该担当起引领者的责任,协助孩子制定家庭定制的“时间安排表”。该时间表的安排可将基础性的作业和拓展性的作业平均分布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保证孩子有固定的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这样暑假作业被拆分到每一天的具体“任务”,家长每天工作回家后可与孩子交流今天的学习进度。这样既可以让亲子关系得到健康的发展,也能合理预防开学“赶作业”现象。
梁伟虹和学生在一起
高效利用博物馆参观 让假期生活不敷衍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更加寓教于乐、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家长和孩子共同参观博物馆的亲子活动可谓必不可少。做好前期工作,参观学习更加事半功倍。
梁伟虹认为,家长首先要明确在馆内的参观时间是有限的,建议提前对参观的主题进行了解。“可以上网收集相关的资料,也可以购买一本与参观主题契合的纸质书籍。”纸质书籍的好处有三点:一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以保护视力;二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表达的知识会更完整、科学;三是比起网上各种不良渠道的信息,正规的纸质书籍更利于孩子阅读。
“要让博物馆参观真的有意义,不能走马观花。”梁伟虹呼吁家长们能鼓励孩子记录下参观前、参观后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思。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考,最后形成富有纪念意义的报告或是文章。虽然亲子共游博物馆是常规的暑假生活项目,但是孩子只有积极正视每一项作业的价值,才能不敷衍地完成,最后有所收获。
美好的暑假 多鼓励孩子们探索的热情吧
基础教育阶段,梁伟虹认为除去学科知识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希望孩子们能够真的喜爱学习,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家长在这时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不做过多限制的同时,合理引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带着所学的知识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综合素养会在其中自然地形成。梁伟虹说,作为亲子关系的两代人,父母在成就子女的同时,子女也会成就父母。这是两代人沟通的作用,彼此尊重也共同成长。
“有一些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他们的热情也会带动家长更积极地生活。”梁伟虹交流时表达了对于亲子关系“亦师亦友”状态的期许,同时也坦言对于两代人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既尊重孩子,也不能完全不予管教”。孩子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接触到的新鲜东西,很多也是家长父辈陌生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和成长。
“正是因为这样的亲子关系是理想化的,所以会引发讨论,实现的过程也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梁伟虹说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