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清照:清丽清照,易安难安

第十二章 李清照:清丽清照,易安难安

00:00
12:50
第十二章 李清照
清丽清照,易安难安
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孤苦无依。世人都说,大喜大悲丰富了李清照的生命;世人都说,大起大落帮助她登上了文学的殿堂;世人都说,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她是婉约词宗。终其一生,太多的幸运与不幸,一起降临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第一节 知否知否
世人道她才华横溢,是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世人也叹她晚岁失节,传者无不哂之。
她现存可考的作品仅约七十篇,无论男人们愿不愿意,自她之后,古代文学史上从此有了女人的位置。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很多人与李清照的初次照面,就是从这首《如梦令》开始的。那时的李清照是如此天真开朗,没有人会想到,许多年后的遭遇会让她清朗秀丽的眉宇再难舒展。
公元1084年的春天,李清照出生于山东章丘一户李姓人家,饱读诗书的父母为女儿取了一个精雕细琢的名字,清照。
李清照自己说,李、赵两家都是出身寒族,经济不算非常富裕,但也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位于山东章丘百脉泉公园内的李清照故居,其实是李家老宅,在这里,李清照度过了大约16年的快乐时光。眼前的院落、走廊以及随处可见的易安词,像是在亲切地讲述90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和宋朝大多数女子相比,李清照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世。父亲李格非是北宋有名的学者,凭借一篇《洛阳名园记》闻名天下。母亲王氏是北宋初年汉国公王准的孙女,岐国公王珪的长女,一位名门千金。历史学家缪钺在《诗词散论》中写道:“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
相门之后的母亲和才华横溢的李格非结合,一定遗传给了她优秀的文学基因。
从宋代人的教育背景来看,一般是母亲教育子女更多一些。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她的父亲李格非因为做官经常会被调来调去,他不太可能会经常把女儿带在身边。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李清照除了天赋才华之外,还有非常理解她、支持她的父亲和母亲。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不幸的是,幼年时期,李清照失去了生母。几年后,李格非续弦迎娶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氏为妻。这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甚至还被写进了历史,《宋史》在写李格非一章中提到:“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一位是生母,一位是继母,这两位母亲应该在教育方面给了她很深刻的影响。李清照喜欢文学创作,既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受到母亲的影响。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可以想象,在王氏的陪伴下,她每天都泡在父亲的书房里。想必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日子,给小清照带来了巨大的文学启发。
公元1099年的一天,李家府邸的一间闺房里,一位小姐正在对镜梳妆。李清照十六岁了,出落成了一位端庄清丽又率性活泼的少女。
此时,在汴京闯荡多年的父亲李格非已经稳定下来,并且有了自己的府邸。就是在这一年,李清照离开了生活近十五年的故乡明水,和母亲一起前往汴京与父亲团聚。
初到汴京,李清照就以一句“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一语点破了大唐灭亡的根本原因。打仗的战马专门用来给杨贵妃运送荔枝,唐军出战怎能凯旋?
她超越年纪乃至性别局限的政治眼光,很快在士大夫阶层赢得美誉,南宋《碧鸡漫志》卷二中称赞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文坛有美名,父亲是汴京城里的高官,二八年华的李家大小姐开始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少女生活。即便如此,李清照还是会常常想起自己的老家——明水。
于是,就有了那首家喻户晓的《如梦令》。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们的李小娘子划着小船和朋友一同游湖去了。不仅划船,她还饮酒。不但饮了,她还醉了。就是这样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给了李清照率真、大胆、特立独行的个性。
我们经常说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其实宋代女子到了节假日,是可以自由出去玩的。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大家族的女性在礼仪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在李清照的身上却没有看到太多礼的束缚,反而看到了更多天性的、本真的性格流露。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在这首词里,我们既能看出李清照的生活状态,也能感受到她的心理状态。她是放飞自我的,是非常自由、无拘无束的。我们能够推断她的创作环境也是不受压抑的,只要她的父亲或母亲其中一人压抑了她的天性,李清照就很难成为后来的李清照。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第一个看到《如梦令》的人,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据说他手捧女儿的词惊叹不已。李格非掩盖了女儿的名字,把《如梦令》带到了一些文人雅士中,没有人相信,这首小令竟然出自一位十六岁的少女之手。
在整个宋代,社会是不认同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女孩子可以读书,但是不能写作。即使写了也只能关着门自娱自乐,不能够拿出去给人看,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但李清照的父亲是鼓励她自由发展个性的,你喜欢写作,你就写好了。这一点我觉得很不容易。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自古“词为艳科”,李清照所处的宋朝,艳词更是盛极一时。柳永、秦观、晏殊等,无不善写男女艳丽恋情之词。而清新活泼的易安词,像是忽然吹来的一阵奇异的风,为北宋词坛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气息。
从温庭筠花间词以来,词是一个虚拟性的代言体,男人写的词都是代女性言情,写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温庭筠等人把词当作歌来写,表现大众的共同情感。而李清照是把词当作诗来写,抒发的是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我们通常会有一个误区,认为男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女人,会更懂女人。比如柳永写女性的词、秦观写女性的词,给人感觉他们好像很懂女性,但毕竟还是隔了一层。女性由内而外地表达自己,和男性由外而内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构筑女性形象,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李清照是在代表女性,表达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写完《如梦令》的李清照一定想不到,后人因一句“沉醉不知归路”,把她推上了酒仙榜。
事实上,李清照确实爱酒,对于酒的钟情,这位女词人丝毫不加掩饰。
在《新荷叶》中,李清照写道:“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她说,优雅的女子如花一样柔美,玉一样纯净,即便只是端着酒杯不喝,也别有一番楚楚动人的风情。
在她仅存的40多首词中,约一半与饮酒有关。李清照说,“东篱把酒黄昏后”,酒在她的文字里,散发着一种令人销魂的香气。
梅花开了,她说:“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赏牡丹的时候,她说:“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
给我们的感觉是,她没有辜负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而不辜负的表现形式就是喝酒、赏花,并用文字将这样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李清照喜欢喝酒,喝酒看起来好像是男人的事,但是她的词里经常写喝酒。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我们始终一厢情愿地认为,女人喝酒简直不像话。但是我们忘了,李清照不仅是一个女人,她还是一个诗人、一个词人、一个文人。在我们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中,酒和文人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酒和苏轼的关系、酒和李白的关系、酒和杜甫的关系,其实也是酒和李清照的关系。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在一个小雨淅沥的晚上,我们的女词人又喝多了。
风吹了一夜,醉酒酣睡的李小娘子醒来,忽然想起了院子里的海棠花,她猜想那些花一定经受不了风雨,变得一片狼藉。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她连忙询问旁边的侍女。
她问丫鬟,你看看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了?那丫鬟无心地说,跟昨天晚上一样没什么变化。李清照很生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好好看看,昨天下了那么大的雨,肯定把花都打得凋零了。她在关心体察着花的命运。这首词在意境上有点接近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因为李清照融入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情感,让我们能够代入一种情境,和她一起去感受那种春来又春去的惜春情结,生出惜取女性红颜的共鸣。肥和瘦本来是形容人或者动物的词,她却用来形容颜色,在修辞手法上出人意料。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一句“绿肥红瘦”让李清照成为众多文人粉丝心中的偶像,在那个时代,粉丝们希望自己的偶像不但文采斐然,还要安分守己。然而这位一贯特立独行的小娘子,可能要让他们大失所望了。
她不走寻常路,如果走寻常路,她就不创作了。而且她的创作也不是沿着前人的路子走,她要走自己的路子。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明代赵世杰所著的《古今女史》里,称李清照为“精妙于博者”,即十分擅长于博戏。年轻时期的李清照,尤其喜欢一种名叫“打马”的游戏。后来,李清照还亲自写了一本名叫《打马图经》的游戏攻略,在文章中,她列举了二十多种博戏。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李清照《打马图经序》节选
我这个人生性喜欢博弈,一到赌桌上就废寝忘食,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赌,不管赌多赌少。我赌了一辈子,从来都没输过。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我在南渡中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都遗失了,赌得也就少了,但其实我心中从未忘记。
文章的结尾,她还不忘告诉世人自己写《打马图经》的目的:
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李清照《打马图经序》节选
赌博这个词不太准确。李清照称其为博弈,是一种智力活动、技术活动。她对这个爱好非常专心致志,用今天的话打个比方,只要是打扑克、下围棋之类的,她都喜欢。只要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智能、技术的活动,她都能玩得很有竞争力、进攻力、创造力。这就是李清照的个性,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到最好。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可以想象,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过得何等洒脱恣意。
我们想象一下,李清照晚年生活很凄惨,心情很压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她天天都是这个样子,她早死掉了,她有能让自己快乐开心的娱乐方式。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豆蔻年华,家境优裕,鲜花美酒任其享用。年轻时期李清照的生活是如此地灿烂而美好,以至于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能温柔地进入她的文字。
面对日渐萧条的晚秋景,杜甫曾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节选
柳永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秋别》
李清照却说:
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双调忆王孙·赏荷》节选
李清照的审美情趣、生活情趣是非常丰富的,她的生命不是单一的,是丰富的、多元的,这也成就了李清照。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有人说,易安词是李清照心性的自然流露,纯净清澈。她在《渔家傲》里说: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节选
我李清照是不跟别人比的,我做什么都要争第一流。她平常最爱两种花,一种是桂花,一种是梅花。这也体现出李清照的审美趋势,她强调的是内美,内秀。追求内在的品格之美,而不是讲究耀眼的外表,这跟李清照的词是一样的。李清照的语言不是很华美的,而是一种简约之美,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极简风。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王兆鹏)
李清照搁下女红,饮酒读书;走出闺阁,看烟雨长亭。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道出了李清照不愿随波逐流的自信与孤傲。她坚持追求自我,书写自己,这样的风姿,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显得独特美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