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最后十年》:我们如何阅读和诠释福柯?

《福柯最后十年》:我们如何阅读和诠释福柯?

00:00
08:30

1974年至1984年,是福柯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福柯职业生涯中极为迷人的十年,它始于《性史》计划的启动,止于福柯去世,该计划提前结束。

然而在1984年,福柯对《性史》的想法与1974年截然不同。福柯原本计划按主题组织一个六卷本的系列,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的研究工作却走向了非常不同的方向:主体性的历史或者说主体的谱系学成为福柯的主要关切。

围绕《性史》计划的产生与转变等问题,《福柯最后十年》一书对福柯的最后十年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描述,既细致解读了福柯正式出版的作品,也全面考察了福柯所抛弃的主题项目,同时尽力参照了福柯身后留下的大量不完整稿本。

以下内容选自《福柯最后十年》,为该书的中译本前言。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米歇尔·福柯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具有世界性影响,在中国学界也名闻遐迩。2018年《新京报》评选“40年40本书”时,笔者对福柯在中国的接受史做了如下概括:

《规训与惩罚》被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誉为“惩罚的神曲”,是福柯几部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该书入选“40年40本书”,其实是福柯入选。

40年前,在思想和阅读的闸门打开之后,福柯的名字随着西方现代哲学的洪流现身中国。他的尼采主义标记尤其引人瞩目。对于年轻学子,尼采的“上帝死了”恰恰应和了思想解放的心声,而福柯的“人死了”则留下了困惑。进一步的推动来自80年代中期“文化研究”的龙卷风。福柯成为文化批评众多新锐武器之一。

90年代中后期和近几年,“福柯热”两度兴起。第一次可以视为政治商业大潮扫荡之下学术复兴的一个表征。福柯从此进入可以争议但不可忽视的“学术前沿”。第二次与第一次已时隔20年,但借助影视手段呼应了又一代青年的现代生命体验。福柯作品在中国的生命力折射了一些现实困境,但他的批判思考、权力/知识/身体政治学、自我呵护的伦理学也提供了跨越代际、走向未来的见识和启发。

在潮起潮落之际,福柯作品的翻译始终不辍。从多个译本的《性史》、两个译本的《疯癫与文明》开始,到陆续推出的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福柯的中译本构成了一个绵延的学术风景线,显示了读书界热情不灭的旨趣。

众所周知,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阅读和诠释福柯再次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由此也显示了福柯的洞见在数据与算法时代的价值。

本书作者斯图尔特·埃尔登是英国华威大学政治理论和地理学教授,并兼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文学院教授。其学术兴趣广泛,横跨政治、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对领土的历史、概念和实践有专深独到的研究。2010年,他的著作《恐怖与领土:主权的空间范围》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公共地理学全球图书奖和政治地理学专业组朱利安·明吉杰出研究奖。2011年,他因对地理科学的贡献而获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默奇森奖。2014年,他的著作《领土论》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子午线图书奖杰出地理学学术著作奖。该书已经有中文译本。

埃尔登的另一个研究领域是20世纪法国思想史,尤其聚焦于福柯。埃尔登是英语世界的杂志《福柯研究》的创办人之一。除了一系列的论文外,近年他陆续推出了福柯研究四部曲:《福柯最后十年》、《福柯:权力的诞生》、《早期福柯》和《福柯的考古学》。《福柯最后十年》可以顾名思义。《福柯:权力的诞生》紧接着上一本,考察从《知识考古学》到《规训与惩罚》福柯的学术与政治。《早期福柯》探讨福柯《疯狂史》的缘起。《福柯的考古学》聚焦于福柯在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这项历时多年的研究挖掘了一些为人不知的档案和资料,追溯了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一生的学术历程。

《福柯最后十年》首先问世,旋即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这个话题本身就颇为诱人。众所周知,继1975年的《规训与惩罚》之后,福柯很快就在1976年出版了轰动性的著作《性史》第一卷,并预告了“性史”后五卷的写作计划,将分别考察在第一卷中初步勾勒的现代“性态”的各种展布。此后,福柯与其他学者合作出版了一些作品,但《性史》后续各卷迟迟不见踪影,直至1984年福柯去世之时才出版了第二、三卷,并更新了《性史》系列的结构,宣称考察重心彻底转变,不再是现代的“性态”,而是“古典古代到基督教早期的欲望之人的谱系”。由于第四卷尚未问世,这个“欲望之人的谱系”究竟是什么?在这八年里,福柯的思想和学术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谜题曾困扰了读者和研究者,并且因为福柯的“死后不出版任何作品”的遗嘱而变得更渺茫迷离。

幸好,这个遗嘱没有被严格执行。首先是福柯的伴侣德菲尔和同事埃瓦尔德编辑出版了四卷本的《言与文》,然后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任教的十三个年度讲座课程陆续出版。后者整理和出版过程相当漫长,历时近二十年,直至2015年才全部出齐。《性史》第四卷在本书中被比喻为学者尚在追寻的圣杯,也在2018年终于问世。这些作品的问世展露了福柯后期活跃而艰难的学术探索,极大地丰富了福柯的思想遗产。

埃尔登长期追踪福柯著作的出版,撰写了一系列的阐释和评论文章。本书是集多年研究的一部总结性作品,对福柯的后期重要文本做了全景扫描,探究了福柯思想演变的隐秘线索,展示了颇具特色的丰富议题。埃尔登尤其聚焦于福柯《性史》两个计划的纠结和最终结构,揭示了其中建构的西方欲望主体的谱系:古代的“性悦”/中世纪的“肉欲”/现代的性态。或许,更有启发意义的是,《福柯最后十年》不是一幅定格的照片,而是一部精神的奥德修纪。福柯的苦苦求索,提供了一幅“思想者”的标准形象。福柯最后的演讲以及赶在大限之前出版的《性史》后几卷,给我们留下的依然是“在路上”的执着和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