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专家,区别这么大?2024年6月24日揭晓了2023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了。而获得这个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其中一名专家,则是李德仁院士,他是中国著名的遥感测绘专家。李德仁院士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在4年前首次证实了我国高分十一号遥感卫星分辨率达到了0.1米。
那么这个0.1米的分辨率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对李德仁院士采访的内容,他说第一这说明中国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最好的“锁眼”卫星也是0.1米,高分十一号可以比肩美国技术。第二则是中国卫星的自给率达到了85%,经过15年的努力超过了预期的60%。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报道中李德仁院士还首次证明,中国多颗卫星实现了寻找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精度达到了10米以内,这基本上就是依照一个准了。其实之前“吉林一号”卫星就已经能够连续拍摄空中飞行的战斗机,而这次再次证明对海上目标的寻找能力,实际上中国卫星就已经具备了锁定美国航母,动态追踪F22或F35等隐身战机的能力。
王德仁院士还表示,在王礼恒院士等其他专家的一起努力下,现在已经规划了14颗高分卫星,其中1-7颗是民用的,其他8-14颗是军用卫星,包含光学和雷达等多种卫星,后续会补充多颗X波段的雷达卫星。
相信大家看到王德仁专家的经历都是非常振奋的,这是真正的为国为民的专家。但同样是专家区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最近北京大学的姚洋教授就表示,他理解和支持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的行为。
采访中他表示他们征收关税很正常,人家要保护自己的产业,并且认为中国要适应这个趋势。最重要的是,这位专家说21%的关税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还让我们给欧洲时间调整,我们要去理解,不要斤斤计较的去反制。这番言论让人大开眼界,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理解吧,就算加征关税是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那我们也是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下进行的,而且我也从未看到欧盟什么专家出来说要理解我们的难处。这位专家处处替别人着想的精神,的确不多见。
然后就是21%的关税对我们没影响,这句话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让我对这位北大专家的经济水平叹为观止。既然没影响,那干脆我们也对欧盟对等加征关税,反正都没影响吧。当然专家这时候再次展示了双重标准,他说不要懂不懂对别人反制。这可能是说的6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既然专家都说了这是保护自己产业,那为什么这么干为何专家就如此不爽呢?
至于这位专家一心维护的欧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彭博社报道,欧盟下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附加关税,上汽的从38.1%降至37.6%,吉利的从20%降至19.9%,比亚迪的附加关税维持17.4%不变。 降低比率从0.5%-0.1%不等,怎么样?就是专门给你难看的,你就说这算不算让步了吧?不要说没给你面子。西方在贸易争端谈判中就是这样一贯的咄咄逼人,就这样还要我们理解吗?
总体来说,理科方面的专家大多数是利国利民的,而文科方面的就很难说了。而在6月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一场智库活动上就公开宣称,美国应该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要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理科”。这大概是说出了其中的窍门。科学是唯物的,技术是客观的,而文科大多数是唯心的,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那一套观点,很容易就走偏了走歪了。
一不留神就成了这位教授,要理解欧盟,不要斤斤计较,那请问造成的企业损失,造成的员工收入下滑,是不是教授掏腰包,如果这样那就真的不计较了。反观李德仁院士,是真正把自己的知识用来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让民众能够在这个不算安全的世界中,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同样是专家差别这么大,哪种专家应该多一点,答案因该是不言而喻的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