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2_效力北府

宋武帝刘裕2_效力北府

00:00
06:07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晋王朝是门阀政治,几大世家轮流坐庄,执掌朝政,先后出现了王敦王导庾亮庾冰等大权臣,到桓温出现到达了顶峰,桓温一度加九赐,差一点就受禅称帝了,桓温之后,谢安东山再起,进入权力中枢,谢安上台后,一方面,上游荆州地区,桓温家族的军事力量尾大不掉,威慑建康,另一方面,北方前秦政权的苻坚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兴兵南下。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谢安派他的侄子谢玄到广陵和京口一带募兵,组建新的军事力量,壮大朝廷的实力。

此时广陵和京口一带以北方南逃的侨民为主,说是侨民其实是难民,这些难民来到南方之后,手里没有土地,就没有吃饭的本钱,只能依附于豪门士族成为了佃客,士族说你没有土地我有啊,来我的田庄种地吧的,为了解决难民安置的问题,东晋朝廷默许了这一情况,等于把原本属于国家的农户让渡给了豪族。世家大族又说了,光种田可不够,把你们家里男青年送到我们军中效力吧,这就是私人部曲,如此这样,地方豪族实力也大为提高,促使东晋各地区的军阀化。

以广陵和京口为例,也就是现如今的扬州和镇江。这两个地区在当时称做南徐州和南兖州,每次东晋士族门阀交替执政的时候,都会安插自己的亲信为南徐南兖二州的刺史,争夺地盘,从而加强己方的军事实力,谢安派侄子谢玄到这里,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北府军的性质和后来的北洋军有点像,也有点私人武装的意思,谢玄虽然谈不上有较高的军事指挥能力,但他的带兵能力是一流的,在他的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将才,其中就包括刘牢之。北府军也是在刘牢之的训练之下慢慢壮大,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前面咱们说刘裕要投奔的北府军就是这一支军队。刘裕的运气也是特别不错,一到军中就被刘牢之给注意到了,刘裕也在长官的青睐之下,逐渐升格为基层武官,然而突然发生一场大暴乱,突然就给了刘裕出人头地的机会。怎么回事呢

说这个东晋王朝的建立,依靠的是门阀世家,而东晋王朝的衰落,也归咎于门阀世家,自从东晋孝武帝即位之后,几大门阀世家人才凋零,无人继承大统,朝政大权慢慢转移到了孝武帝和他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手中,然而司马道子并不是精明强干之人,反倒是他的儿子司马元显天资聪颖,于是司马道子把朝政大权交给儿子司马元显处理,小王爷司马元显和他那帮子狗头军师一商议,认为东晋朝廷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军事实力的不均衡,地方强和中央弱,想要摆动权利的天平,就要削地方而强中央,小王爷司马元显为了加强中央军事力量,出了一个昏招。

前门咱们说了,这个地方豪强吸收北方的难民作为自己的佃户和私人部曲,而小王爷的昏招就是要让这些来自北方难民到京城建康充当军户,假如我们是来自北方的难民,带着一家老小逃到江南,幸好得到南方豪族的庇护,得到一块田地,只需每年按比例给豪族交租,农闲的时候去当个大头兵,操练操练,日子也算过得去,而这时候官老爷突然要把你抓到京城建康当兵,还要把你的老婆孩子也抓到京城当人质,你随时可能被派去打仗,不单是难民们不答应,地方豪族自然也是不情愿的。

年轻的司马元显急于求成,不光是佃户不愿意到京城当兵,还连带得罪了地方豪族,这不就是玩墙角吗,这时候出现了一帮子道士利用了这个舆情,想搞出点事情来。

这些道士来自五斗米道,此时的五斗米道掌握在孙氏一门手中,孙氏的始祖是来自临沂的孙秀,孙秀在西晋八王之乱充当了赵王司马伦的幕僚,司马伦兵败被杀,孙秀一门跟着遭殃,在东晋朝廷并未谋得一官半职,于是转而投身宗教事业,在到孝武帝年间,孙氏一门的孙泰当上了五斗米道的教主,正赶上了孝武帝和会稽王司马道子争权,三吴地区爆发了王恭之乱,这五斗米道的教主孙泰也想趁乱造反,结果消息败露,孙泰全家被司马道子斩杀,只有一个侄子孙恩跑到了海岛上,大致就在今天的浙江舟山一代,后来司马元显逼佃客为军户,惹得众怒,孙恩就借助这个舆情,乘乱起兵,诶~这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上提到孙恩卢循起义,镇压五斗米道叛乱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北府军的手中,那刘裕又是如何在这场战乱中建功立业的,我们放到下回再说。觉得还不错的听友,麻烦您点击收藏订阅,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