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今天,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日子,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这条天河之上。
大运河水库东平湖
文化之河,传承千年中华智慧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历史最早、沿用时间最久、长度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劳动人民用血与汗、灵与肉开凿出的一条举世无匹的人工水道。千里通波后,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商旅往返,船乘不绝”,直接带动了运河两岸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城市的崛起与兴旺,孕育出灿烂的运河文明、运河文化。
自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运河文化热随之兴起。
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先后修建,在北京、在聊城、在扬州、在杭州……大运河“劈山斩水”的同时,也给南北文化的交融带来了新的契机。5月14日,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运河展览隆重登场。运河沿线8省市,24家文博、考古单位,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诠释了大运河的“运载千秋”。
临清元运河遗址
一粒炭化粟,窥见“超级粮仓”背后的隋代繁华;一颗牙齿,走近隋唐大运河开凿者隋炀帝的千古霸业;一把“王”铭铜矛,见证越地先民舟楫渡生的拼搏意志;一个“闸”字碑,记录大运河绵亘数千里的沧桑历史……南与北、古与今,在大运河的十字路口,携手向前。
不仅如此,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被写入了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级辐射区、40个地市级拓展区和150个县级核心区均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一大批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也因此而诞生,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继续勃发。京津冀三地民族乐团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巡演民族交响诗《大运河》,从序曲的《开河》、第一乐章《黄金水道》、第二乐章《漕运沧桑》、到终曲《大河·天下》,展现了大运河的千姿百态。而在央视播出六集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运河已不是一条单纯的河流,而是一条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长廊。
临清明运河
科技之河,赋能运河古老脉络
穿越历史尘埃,大运河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繁华。如今,借助最前沿的智慧科技,这条古老的水脉,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魅力。
在水质保护上,智慧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部署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水体的溶解氧、pH值等关键指标,精准把脉水环境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快速响应,确保运河水质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数智赋能,在京杭运河浙江段智慧建管养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中,依托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项目组织实施,聚焦全过程智能化建造和全寿命数字化管养,集成应用基于5D—BIM技术的航道智慧建设、航道数字孪生建造、船闸数字化管养3项技术,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航道智慧建造和数字化管养技术成果。
每隔2到3公里,大运河的苏北两岸,就有一根装有多套传感设备的白杆。运用智慧监测系统和智能调度系统,航运管理因智慧科技而更加高效智能:苏北运河各处船闸的平均利用率从70%提高到80%以上。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航运调度,减少拥堵,提升通行效率,让千年水道再次成为繁忙的水上交通枢纽。
大运河在济宁市区流过
运河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自古以来,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便是水陆交通的要冲,如今,这里形成了一条13.7公里长的绿色生态走廊,沿途12个旅游码头、6座步行景观桥以及郁郁葱葱的河岸植被,在安全方面,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守护着往来行人的安宁,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等设备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网,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保障游人与居民的平安。
智慧科技的深度融入,不仅提升了大运河的运营效率与环境质量,更为这条活着的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不再是一条单纯的水上通道,而是成为连接古今、融合科技与自然的生动落笔,讲述着一段段智慧创新的故事。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在古与今的交响中,大运河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着未来缓缓航行。智慧科技,如同那支引领方向的长篙,让这条千年水脉,划出更加激昂的波浪。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