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讲记第二十讲(终)

圆觉经讲记第二十讲(终)

00:00
35:40
圆觉经讲记第二十讲(终)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修奢摩他者,先取至静,妄想都息,一念不生。静至极处,此心便觉。若心遍满一世界者,此一世界有一众生起心动念,即从自心中现,皆能知之。若觉遍满无量世界,则无量世界有一众生起心动念,亦能觉知。何以故?皆是自心众生故,不出一心故。故从自心体乃至动一小念,皆能了知。
众生动念,亦复如是,非有心外众生起心动念,皆是自心生,则种种法生。自心与众生心,默契而已,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未亲证如是境界,终不可取。
圆觉经所云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修行人不可执着有能知所知,认为实有此境界。此境界只是修此奢摩他时出现的自心作用,皆属生灭有为,非是实相。有些祖师开悟见性后,会发神通,但都隐而不用,以非根本故。
金刚经云: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传心法要云: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
又云: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是法也。
所以如是观修,只是利益众生之方便,学人不可作实解。
很多修行者通过长期坐禅,定力养成之后,心静至极处,会显发神通。但这些通很容易让不明理的人迷惑,乃至生于执着。所以佛和古人从不过多讲述神通,甚至还会破斥神通。
乃至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从实相的角度讲,其实是没有众生起念,没有能知所知,如金刚经中所言。这才是实相。
传心法要云: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又云:乃至三僧祗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
从学禅宗的角度讲,如果修奢摩他,不要执着怎么发通,怎么了知众生起心动念。而是要把精力用在自己的起心动念上。能了自心,即能了达一切。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要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所依种种法门,所经历过的勤苦修行,所成就的种种三昧,要发与诸佛菩萨同样利益众生的广大愿力,自熏而成大乘种性。发菩提心,忆想诸佛功德,对于修行人有巨大的加持力。
维摩诘经云: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一切修行人,若欲成就无上菩提,皆应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的大愿,以此为种,实常熏修,于众生中磨练自己。
六祖大师云: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如果跟佛陀开示的三摩钵提不相应,出现别的境界,皆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数门也即数息法门,或称观呼吸法门。数息法门,又称甘露门,最易摄心。数息法属四念处的受念处修法。将自己的心念安住在感受和觉知呼吸上,一呼一吸为一息,从一至十,复从十至一,如此反复。息息安住,念念无妄。最后功夫成片,起心动念,皆能清楚了知。妄念才起,便回到呼吸上来。
生住灭念就是心识的念念流注。念头是怎么起的,住或不住,怎么灭掉的,念念都要清楚。如是用功,三昧现前,禅定力生。如是周遍四威仪中,皆得一心不乱。也即不仅在座上如是用功,如是安住,行、住、坐、卧中都如此用功,如是安住。
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经云一行三昧者是也。
用功至一定程度,便寂灭现前,觉照之功自然显发,乃至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如观掌前之物,清晰了知。此是禅观功用现前,亦属生灭有为,不可执着。
若别有其他境界现前,皆不可取。以上是名三种清净观行方便修法。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如果修行者能够把三种禅定结合起来,遍修二十五轮,勤行精进,即名佛陀应世。也就是说,能按照圆觉经中所讲的二十五种方法一一进行实修印证,即名报身佛出现于世。
遍修二十五种,是依照经典和报佛所言的修证,如果依照禅宗,则不必如是。二十五轮中最后一轮,是不严格按照任何一轮的结合去修法,所谓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何以故?众生根基不一样,所示现的修行方法不一样。圆满报身佛所说、所修、所证,是为了满足上中下三种根基的众生,是普度群品,故而才有种种经典,种种方便之法,示教利喜。
学习禅宗,要以见性为宗旨,不得执着文字及种种修法境界。于一切不法不住不着,不即不离,不作有无想,即得相应。
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知,欲得成就无上菩提,需是无为,而于种种有为功行,不可执为定论和定法。如永嘉言: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若如来灭后末世钝根众生,欲求佛道,修行此法,不得成就,是由过去生中所造诸业障碍。应当勤行忏悔,心常发愿,断除诸障。先断爱憎之心、疾妒之心、谄曲之心、求胜之心、骄慢心等种种无明之心。再修三种净观中的一种。于二十五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若不成功,再修另一种。坚持不懈,不要轻易放舍,渐次求证。
关于忏悔,对于初学,当于佛像前,进行日夜交替的拜忏,精进不怠。在拜忏的过程中,观察自心的过失,降伏自己的各种妄想,发心改过,誓不再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尔时世尊欲重说此义,而说偈言:圆觉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应当约期进行实修实证。可立三期为限,长期一百二十天,中期一百天,短期八十天。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
选择好期限后,二十一天内,忏悔业障,然后正念思惟,选择好要修的禅观方法。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于中出现与经典描述不一样的境界,不能取着。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
奢摩他是通过至静而了达实相。三摩钵提是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成就,忆持如来所行种种难行苦行,发愿与诸佛同行。禅那是通过修习观呼吸法门,以达寂灭现前。此三种方法是名三种禅修净观。

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如果有人能够以三种禅修为基础,遍修二十五种方法,一一勤加修习,圆满成就,是名佛陀应世,如来出现世间。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若是钝根众生,修习此禅观不能成就的人,应当发心忏悔,常断诸恶,业障消除,再修三观,渐次即得成就。

贤善首菩萨章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绕佛三周,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大慈大悲的佛陀世尊,能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示如是不可思议法门。
这是最后一个菩萨贤善首菩萨代众发问。贤善首菩萨是一位在家菩萨的代表。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世尊,您宣讲的这部大乘经典,叫什么名字?我们怎么去受持此部经典?众生如果按这部经修行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利益?我们在未来世怎么护持受持这部经典的人?我们怎么去流通此经?在哪些地方去流布这部经典?
贤善首菩萨问过这些问题之后,五体投地,又这样重复三次请法。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此经名字及修习此经所得的功德。你现在认真听,我为你说。
这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诸听法众全都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佛言:善男子,此经乃是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都会守护这部经。此经是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的正法眼藏。
佛经里在描写时间的时候,经常会用“一时”、“尔时”或“时”,而不说具体的年月日。从这里也能看到,时间是一种假象,是在幻象中以意识心创造的一个概念。或者说,时间只是意识的分别,是一种错觉。所以,一佛所说经典,就意味着无量诸佛都会在同一时间,在无数国度,同时演说。只是表现出来,好像有前佛后佛,有此佛彼佛,有这个佛国的佛和那个佛国的佛,其实都是同一心佛在同一时间演说同一妙法。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
此经名为: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陀罗尼是总持一切法的意思,也有法门的意思。也即一切佛法的法门,都包含在这部经里。
此经又名:修多罗了义经。这两句合在一起,就是现在通行的圆觉经的全称,即: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多罗就是经的意思。佛说的所有经典都叫修多罗。此经是了义经,是大乘经,是成佛秘密圆觉法门。此法门从一圆觉修,从一心悟,从根本入。

亦名秘密王三昧。
此经又名秘密王三昧。为什么叫秘密王三昧?因为此经道出了诸佛秘密法藏,开演出了根本实相。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
此经又名如来决定境界。此经显说如来的见地和证境。所为决定,即是究竟,圆满,根本的意思。永嘉云:决定说,表真乘。《圆觉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禅宗指直人心、见性成佛的见地和用功方法,在这部经里都能找到。当然这部经里,也有一些方便法,一些渐次的修行,能够度一切群品,下面的经文就会讲到。所以此经名为如来决定境界。

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经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你们应当以如是名字奉持此经。
如来藏自性差别,是指文中所说凡夫、未入地、已入地、不定种性、外道种性,这五种种性。此五性都不出一心如来藏的妙用,故云如来藏自性差别。如来藏自性差别,也指因众生根基种性不同,所示现的五种不同的随顺觉性修行。表面上看,有此五种差别,而实际上,都是法身所现的差别幻相。
此经有五个名字,一个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一个是修多罗了义,一个是秘密王三昧,一个是如来决定境界,一个是如来藏自性差别。从这五个名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部经所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宗旨。一部经的经题往往就会透露出该经的主旨,这是我们看经时要留意的。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佛言:善男子,此经唯显如来境界,此经的见地和功用,显示了如来的自证境界,只有如来能详细彻底地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经开示如实而修,渐渐增进,即能至于佛地。
《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只有真正见性的大善知识,讲说经典或阐释祖义才能不违佛祖之本怀,才不会曲解实相,扭曲真理。
不见性的人讲经和注解经典,经常会依文解义,以如来解为自修行,不能如实了达实相,并实证解脱。或口说般若,或执方便为究竟,或堕入义理分析,或迷于知解实相而没有善巧方便引导众生自证解脱,所以也不能引导众生真正见性。
见性的人就不一样了,在见地上不会错解佛经和祖师的本意,在用功上不会把解脱的方法讲错、讲偏。就算讲法的人功夫达不到佛和祖师的境界,只要见性了,见地到位,修行的方向就不会有丝毫偏差,就能引导众生进行实修,也能督促自己如说修行。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利根的众生一闻此经,即便开悟。此经亦能摄受一切根基的众生。无论根基是利是钝,学习此经,依此经修习,如说修行,皆能增长善根,得近菩提。
佛陀所说的经典,初善,中善,后善。也即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每一时期所讲说的每一部经典都是三根普被,但得听闻,皆得善利。佛所说经,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名一切智者。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此圆觉经义理圆融,该罗万法,无所不有。就像大海一样,宽广宏深,非是小河流里的水所能相比。小到蚊虻,大到阿修罗,饮海水者,皆得充满。上中下根基的众生,听闻学习此圆觉经,依此经实证实修,皆能渐次开悟,圆满成就。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佛言:善男子,如果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用来布施,其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听闻此经经名及其一句义。
比如圆觉经中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比如“无明真如,无异境界”等。修一切有为功德,不如闻此经典中的一句实相之义。何以故?有为法者,不能令众生真实解脱。而此经中的一句实相之义,能令众生觉悟菩提,究竟解脱。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化恒河沙数的众生证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为众生讲说其中半偈之义。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修学此经,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乃至少佛前种诸福慧,而是于恒河沙佛前种诸善根,方能于此经典,心生信解,受持修学此经。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汝等诸善男子,应当保护末世受持此经、修习此经的修行者,不要令魔及诸外道恼乱其心,令其退失道心。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护法神、摧碎金刚护法神、尼蓝婆金刚护法神等八万金刚护法神,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周,恭敬地对佛说。

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世尊,若如来灭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受持此决定大乘了义经典,我们人保护他,如保护自己的眼目一样。
乃至道场中有人读诵、受持、修习此经者,我等金刚护法神,自当带领徒众,晨夕守护,令此诸学人,不受外扰,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大众共修时,经常会感受到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凝聚力,整个场所都不被外界而干扰。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家静心专注时所产生的心的共力,这种一致的力量会让自己躁动的心安静下来,这便是大众共修的殊胜之处。就算不是共修,如果自己非常专注地修行,也会得到自心的加持。护法的加持,就是自心的加持,无二无别。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受持读诵此经者,其家永远不会有任何灾障,所有疫病灾难皆会消除。其家财富丰足,常无乏少。
正受持读诵此经的人,以心不外驰故,一切外在的病苦都会逐渐远离。以用心专一故,法身智慧,无量法财,日渐积累。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周,恭敬地对佛说:世尊,我等亦当守护这些受持此经的人,常令其身心安稳,不退转于无上大乘修行之道。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周,恭敬地对佛说:世尊,我等亦当守护这些受持此经的人,朝夕保护他们,令他们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这些金刚护法神、大梵天王、大力鬼王,都是受持这部经的人从自心中生起的坚固力,专注力、定力和智慧力。都是我们自心生起的正念在护持自己。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受持圆觉经的人,所居方圆几十里内,若有鬼神侵犯他所住的地方,我当灭除它们令如微尘。
若有烦恼现前,以受持此经的力量,这些烦恼,都会瞬间化为乌有。以受持此经用心一处,故觉知力和定力都会增强,牧牛的功夫也会逐渐增长,烦恼妄念的力量无处安身,故名“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若不生,万法无咎。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大梵天王等,及一切大众,闻佛说法,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随喜大众听经闻法,愿正法常久住世,愿一切大众同于大圆觉心获常乐我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5281cifr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