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启动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这份征求意见稿,从社区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先和重点提供养老托育等急需紧缺服务,逐步补齐和拓展其他服务,未来,居民在适宜步行的范围内,即可获得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等一种或多种服务。
支持社区嵌入功能场景,补齐服务短板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主要是通过在社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提供服务。服务场景包括养老服务、托育服务、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共9大类。
记者注意到,在这9大类服务场景中,重点聚焦“一老一小”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其中养老服务宜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辅具租赁、助洁助浴等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宜就近提供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或与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临近布置。
此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提出了相应服务场景,针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托育服务宜为该群体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照护服务,为家庭提供婴幼儿健康营养、科学照护指导服务等;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和6-18岁学生,儿童托管服务宜提供课后和节假日托管服务,布局设置儿童阅览、游戏活动、课后自习、儿童心理治疗等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宜在周边设置儿童游憩场所。
按照不同的属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类、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便民商业类等多种服务,服务功能原则上不应少于3项,其中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服务不少于2项,原则上应配置养老服务或婴幼儿托育服务功能。
最高50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试点项目建设
社区嵌入式服务,将按照以区为单位整体谋划布局,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优先盘活利用存量资源等基本原则布局。鼓励各区应梳理辖区闲置、低效用房,加强资源的统筹调配,提升社区服务供给,鼓励市区相关企业产权人充分利用现有房屋场地,将符合条件的优先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在选址建设上,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宜布局在交通便利、环境安全地段,项目设计方案应加强专业支撑,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此外,优先建设功能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支持新建、改扩建、存量设施改造类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项目中基本公共服务类、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功能给予工程总投资30%、不超过5000万元的补助资金。
运营主体保本微利,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工作坚持多元参与,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
在经营主体运营过程中,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通过市场化择优、委托经营等方式,向运营主体提供免费或低成本设施场地空间。运营主体以保本微利为原则进行运营。积极构建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样化运营模式,实现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准入方面,相关部门也将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的行业准入准营政策,简化相关许可审批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推广“一照多址”政策。
在支持社区嵌入式服务的同时,北京还鼓励服务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强服务标准研究设计,提供专业化服务,采用连锁、托管等模式,推动规模化发展,各区可设计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统一标识,提升品牌效应。
本次公开征集将持续至7月17日。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按照各方反馈意见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积极推动本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人民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