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将手下无强兵?印度明明国力还可以,为何军队却始终不堪一击?

弱将手下无强兵?印度明明国力还可以,为何军队却始终不堪一击?

00:00
19:08

印度,一个一言难尽的国家。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整整8年,但亿万印度人民仍然深深地记得:2016年,那是一个秋天,印度陆军基地在克什米尔地区遭遇了外国侵略者丧心病狂的大规模进攻。

当时的印度陆军指挥中心第12旅司令部,因为驻扎着12000多印度陆军精锐而成为侵略者的重点打击目标。面对有备而来的侵略者,印度军队沉着应对、迅速反击,经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成功将4人组成的侵略部队全部消灭,自身仅付出了17人阵亡,30多人负伤的微小代价,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乌里恐袭”事件。

虽然取得了反击战的辉煌胜利,但“人畜无害”的印度对外敌入侵向来零容忍。虽然侵略军全军覆没死无对证,但就差把“我是巴基斯坦人”写在脸上的硕大臂章还是露出了蛛丝马迹,于是印度大胆推断,侵略军一定来自宿敌巴基斯坦,随后印度制定了对巴基斯坦的猛烈报复行动。

因为报仇的过程太过热血,这场行动也被改编成了印度经典电影《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被称为印度版《战狼》,激起了印度人民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高昂热情。

不过,鉴于印度军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痕迹太过明显,尤其是在武器装备集采各国众长且相当精良的情况下依然伤亡惨重的情况,大家纷纷怀疑印度军队的真实战斗力,到底是马失前蹄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给力。

为了消除概率偏差问题,“侵略军”急大家之所急,先后在东北六邦、克什米尔等地多点出击,一次次给印度军队创造大获全胜的机会,而印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而经过一次次的激烈交锋,国际社会终于一致认定:装备一流,战斗力不入流,才是印度军队的真实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印度军队的伤亡还要更上一个台阶。

那么,连“侵略者”也纳了闷了,手握国际一流武器装备的印度军队为何如此不堪一击?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似乎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毕竟印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绣口一吐,就是自古以来,散发着几千年的厚重。

不过,古印度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次次的文明堆叠。开伯尔山口虽窄,但自古就有环保意识的印度人民说什么也不愿意修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御工事,于是从雅利安人开始,来自中亚和西亚的侵略者轮番侵入,开伯尔山口成为举世闻名的“打印”绿色通道,古印度文明也在一次次的征服中成为秀色可餐的“千层饼”,进而吸引了更多势力的垂涎。

因为印度文明始终在一次次的征服中不断前进,所以最后一任征服者就是现代印度文明的奠基人,而这个角色,名叫英吉利,绰号“日不落帝国”。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登陆后,陆续击败葡萄牙、尼德兰和法国等同行,最终颠覆莫卧儿帝国,成为南亚次大陆的所有者,并在1858年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后办理了不动产确权登记。

虽然彼时的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建立了面积达数千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但天赋异禀的印度还是受到了英国殖民者的特殊关照,在英国殖民者200多年苦心孤诣的经营下,英属印度终于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模范殖民地,号称“英国女王王冠上的璀璨明珠”。

虽然英国女王始终没有到英属印度安居乐业的意思,但英属印度依然和英国本土保持了高度一致,英国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深深影响了英属印度的方方面面,让英属印度在所有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中脱颖而出。

正因为如此,当英属印度高层精英搭上英国的快车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后,逐渐产生了“翻身农奴把舞跳”的思想,并在1885年组建了印度国民大会党。

因为英国管理人口严重不足,于是在殖民印度时大力拉拢土邦领主等高层,并与之结成统治者联盟。眼看印度教精英有点儿叛逆,于是作为国际驰名“搅屎棍”的英国迅速扶持穆斯林在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直接导致了英属印度的暗流汹涌。

虽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水火不容,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目标是一致的,于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大行其道,并受到了英国殖民者的由衷喜爱。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于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柳暗花明,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终于在1947年陆续取得民族独立。

民族独立对于印度而言不仅是反侵略斗争的巨大胜利,更深深鼓舞了其他第三世界民族。但问题是,由于此前文明完全不成体系,又被英国完全殖民了200多年,所以当英国殖民者卷铺盖走人后,印度瞬间感觉自己空虚寂寞冷。

由于印度军队前身来源于英属印度的雇佣军,而英属印度时期的陆海空三军全部受英国领导,所以尽管英国最晚在1958年才将指挥权完全交给印度,但印度却一度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

毕竟英属印度时期印度籍最高级别军官不过是准将,英籍军官把持着师级以上,某些部队甚至是团以上的指挥岗位,所以当英国将领离开战斗岗位,新生的印度军队瞬间“群象无首”。

而此时的印度不仅面临着和巴基斯坦分家后军队的印度化问题,更需要收编土邦并入印度后的土邦私兵,而印度的将帅之才却只有准将4名、上校2名和少校240名,火线提拔都来不及。

毕竟英属印度时期,为巩固统治,英国在拉拢土著高层的同时,也强化了自雅利安人时期创造的种姓制度,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

因为印度独立靠的是“印巴分治”的白纸黑字而不是惨烈的革命或战争,印度社会结构根本没有推倒重建的过程,所以种姓制度的等级依然森严。而从英属印度时期开始,印度军官和士兵就来自完全不同的种姓,上下基本不存在流动的可能,这也意味着低种姓的士兵干到吐血也没有提干的可能,到头来依然是个大头兵。

相传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注定当不了将军的印度士兵,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而空降的军官不仅走马轮换地镀金,让印度的“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更加严重,更因为他们本就捉襟见肘的军事指挥水平让印军的表现更加一言难尽,毕竟印度的军事教育一切都是从头再来,而且是自学成才。

除了部队上下不能流动,极大地限制了军队的积极性和战斗力,横向流动的限制也让印度军队内讧丛生。

因为印度建国前没有革命或战争的洗礼,印度社会和英属印度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而英国当年为了维持殖民统治,不仅没有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努力,反而充分发扬“搅屎棍”精神,通过煽风点火加剧了各地的分裂和对立,形成了一盘散沙和山头林立的局面。

所以从英属印度时期开始,印度军队就是以地域为单位,比如锡克营,这和我国一支部队战士来自五湖四海完全不同。所以印度军队各部不仅不能放一起,更不能换地方。否则,战争还没开始,内部就马不停蹄地先干起来了。

这样的军队,指望他们像我军各部之间默契配合,那是痴人说梦。而现代战争要的恰恰就是多兵种协调,所以印度115万大军的战斗力水平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鉴于印度军队常年对外挑衅必须保证伙食,比食不果腹地在街上要饭好太多了,于是当兵成为很多印度底层年轻人的谋生手段。这样的军队,你让他们为了全印度人民的福祉抛头颅洒热血,那是自取其辱。

鉴于印度军队的开局如此尴尬,于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印度军方经过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战斗力不够,武器装备来凑”的指导思想。

但问题是同样因没有经过革命或战争的洗礼,印度建国后从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难以推行深入基层的土地改革,为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铺平道路,彻底摧毁种姓制度释放人口红利,所以印度尽管在建国后因为既是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关键一环又是苏联突破资本主义封锁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窗口从而得到美苏青睐,尤其是苏联的大规模援助,但印度却始终未能建立强有力的工业体系。

所以从接受英国17家私营兵工厂起步的印度军工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笑话。

但问题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早在印度独立前,就描绘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中间路线不能对我满意”的印度梦,而且在不由分说地将印度描绘为英属印度的继承者之后,在恢复英属印度版图基础上制定了囊括南亚次大陆、阿富汗、缅甸和青藏高原等地的“大印度联邦”,所以印度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和需求。

面对野心有声有色和产能基本没有的根本矛盾,军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买买买以上,印度也由此成为各国军火贩子的官方指定冤大头,其在国际社会的人缘更是好得没了边。

事实证明,武器装备的加持确实能让印军所向披靡,虽然没有了英国将领的指挥,印度也没有机会复制1860年旁遮普“普罗比”骑兵团和“费恩”锡克骑兵团大败僧格林沁蒙古精锐私骑兵,以及在二战期间追随英国军队“所向披靡”的英印步兵第4师击败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等“经典操作”,但独立后的印度军队依然在南亚次大陆横冲直撞、高歌猛进。

从1948年第1次印巴战争夺走了3/5的克什米尔,1961年辣手摧花打败葡萄牙殖民者夺取了果阿,再到1971年第3次印巴战争中肢解巴基斯坦的干净利落,印度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要知道,虽然印度独立后,对200多年的被殖民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英国似乎并不领情。强烈的“搅屎”愿望,让英国将印巴拧巴的格局安排得明明白白。虽然按照宗教的分野依据,巴基斯坦体量远小于印度,但巴基斯坦在西占据了印度河流域大部,在东占据了恒河三角洲,东西夹击对印度造成了“掐头去尾”之势,更让印度东北孤悬在外。

所以印度独立后的最大诉求,就是消灭巴基斯坦一统南亚,而在短期内难以成功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印度开始谋求肢解巴基斯坦,最终扭转了被动局面。

但问题是印度的有声有色,绝不是南亚内部的“窝里横”,对于印度而言,从地区大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最好方法就是打败其它世界大国,而这个大国踏破铁鞋无觅处,一直就在不远处。

对于尼赫鲁而言,小小的葡萄牙根本不值一提,只有打败北方这个庞然大物,才能拥有更高的国际地位,更能夺取青藏高原,扩大印度的战略纵深。

所以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尼赫鲁就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其前进政策更是嚣张到将哨所建到我军哨所之后,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

而尼赫鲁的野蛮入侵,也在毛主席百思不得其解了10天后,迎来了真正的龙之怒。

结果是令人大跌眼镜的,咄咄逼人的印度精锐,不仅一触即溃,而且跑出了非洲角马迁徙的队形。鉴于印军败逃太快,我军的反击部署也被打乱,后方支援的炮兵差点误伤前方迅速追击印军的自己人。

战后,曾对毛主席将印军战斗力形容为国民党二流部队水平的对印战争指挥官张国华将军有点儿后悔,并留下了“我从军33年,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的名言。而庞国兴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豪言壮语,更是成为印军战斗力的最好注解。

是的,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给失败者点评,并给予“不堪一击”的结论。

战后的尼赫鲁很快郁郁而终,印度也从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上彻底跌落,有声有色的大国梦碎后,印度朝着有声有色的奇葩一路狂奔。

虽然后来的英吉拉·甘地汲取了教训不敢轻举妄动地挑衅北方,但却再度食言而肥地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制,于是印度在1974年进行了“微笑佛陀”的核试验,随后人民党政府更是在1998年突然宣布印度成为拥核国家。

核武器的掌握,使印度兵种再添成员,但问题是大国根本不想看到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印度,于是巴基斯坦“近墨者赤”,用15天实现了核武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飞跃。随后,巴基斯坦将核武器射程长期维持在2000公里,弹头也习惯性对准印度新德里等城市,这让印度苦心孤诣的大国优势彻底弄巧成拙。

毕竟,核武器毁天灭地的巨大威力,迅速拉平了印巴之间本来悬殊的实力差距,从此印度再也不可能消灭巴基斯坦冲出南亚,只能在南亚次大陆自娱自乐。而在印度洋上,虽然印度早已买了多艘二手航母,有着比摩托车更丰富的驾驶经验,但美国的武装从未走远,印度洋更从来不是“印度之洋”。

概括来说,从英属印度脱胎而来的印度军队,除了先天将领不足的缺陷,由于革命或战争过程的缺失,深受种姓制度和一盘散沙国情影响的印度士兵天生缺乏战斗力,而买来主义的军工体系,则更让印度军队随时受制于人。

更可怕的是,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印度还没有理性务实的领导人,这更让印度军队的水平一言难尽。毕竟,军方不太听从印度政府,但却有不断挑衅争取经费的传统,而印度政府为了军方欢心和转移国内矛盾,也开始在对外挑衅中咄咄逼人。

而这样被裹挟的军队,注定不会有所作为。虽然印度的GDP数据很美,综合国力也有提升,印度军队的排名也到了全球第四,但印度军队的实际战斗力,注定和其野心完全不匹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