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没人看了?“碎片化时代”正在解构一些情怀| 九派时评

欧洲杯没人看了?“碎片化时代”正在解构一些情怀| 九派时评

00:00
06:29

欧洲杯开始了,但欧洲杯在国内的热度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在光明网上,一篇题为《欧洲杯,没人看了?》的文章提出,近年来,4年一届的欧洲杯似乎逐渐在失去往日的光彩。从国内的社交媒体上看,曾经高光的欧洲杯处于没人期待、没人讨论、没人关注的状态。是足球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老实说,这种观感并不夸张。笔者业余踢球,是一个资深球迷。在笔者的“野球圈”,本届欧洲杯引发的话题,的确少了许多。当然,说欧洲杯没人看,倒也不尽然。就我所知,相约踢球庆祝欧洲杯、集体约着熬夜看球的人还是有的。

但客观而言,欧洲杯的光环有所暗淡,是不争的事实。何以如此?个人感觉,本届欧洲杯的星光没有既往的欧洲杯更辉煌是一大原因。C罗们的巨星暮年叙事,让人感慨万千,姆巴佩代表的中生代球星依然给力,但几场比赛下来,能接近姆巴佩和C罗境界的新星几乎没有。此外,欧洲杯自8年前扩军后比赛质量有所下降的弊端愈发现象。对中国球迷来说,欧洲杯的“时差困境”依然存在。本届欧洲杯比赛,只有7场是在北京时间21点开球,其他的44场是0点或凌晨3点鸣哨。这对观赛期望不够强烈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劝退书”。

“欧洲杯没人看”的话题,在上届欧洲杯期间就引发关注。当时有识之士敏锐地观察到,欧洲杯都开赛了,地铁、户外、电视媒体等广告中关于欧洲杯的内容仍屈指可数。某外卖App的数据表明,2021年欧洲杯期间,晚间的外卖订单增长率低于10%,酒吧的上座率增长也低于15%,这和此前相比大大降低了。

其实,这种困惑,不仅欧洲杯有之,世界杯亦有之,至于原因则大同小异。说白了,欧洲杯和世界杯本身的确存在一时难以消解的诸多困惑或问题,足球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有所降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我们的“野球界”,踢球的主力通常是一帮中年人,年轻血液越发稀少。单位组织的足球赛,也主要是中年人撑起了主体架构。年轻人不仅踢球的少了,看球的人也少了。而这可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2021年的春天,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牵头成立欧洲超级联赛时,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必须分析为什么16-24岁的年轻人里有40%对足球不感兴趣。他们说比赛太长了,如果年轻人看不完整场,那是因为比赛不够有趣,或者我们应该缩短比赛时间。 他还警告说,“ 如果我们按现状继续下去,足球会消失,到2024年我们就都死了。”3年之后,这个“预言”没有实现,也幸亏没有实现,否则对全世界的足球迷来说,都是一场重大打击。

但值得思考的,不仅是欧洲杯如何从改革赛制等角度尽力吸引年轻球迷,还有着这样的命题:如何理性看待年轻人的“分心”和年轻粉丝的流失。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有年轻人的支持,都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即使欧洲杯和世界杯再努力改制,能挽留住的年轻人还是有限的。原因很简单,在社交媒体兴起、多元娱乐格局越发明显的局面中,年轻人正在被更多的“兴趣点”所争夺。短视频时代,指尖的滑动乐趣便已覆盖了很多人的业余时间。强求所有的年轻人都继续对足球保持浓厚兴趣,有点不现实。缩短比赛时间也许可行,但我们能够让足球比赛变成10分钟的足球“短剧”吗?显然,足球运动的规律和特质都已经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然我们做不到,又如何能把习惯于“碎片化参与”的年轻人给“拉”回来呢?要知道,强扭的瓜并不甜。

足球并不是所有人的全部,足球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只是一种微妙的消遣方式。保持浓烈的足球情怀,可以有;平淡视之,也可以有。某种意义上,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看个几分钟、几秒钟的欧洲杯比赛片段,也是有意义的。不要责怪年轻人“怠慢”足球,怠慢欧洲杯,以至于连看完整场比赛的耐心都没有,而是要包容世人对于足球的爱与不爱的态度。

时代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各种福利的同时,也“解构”了一些情结或情怀。一些曾不可或缺的元素,慢慢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失去了足够的重量或唯一性。我们曾经历过文学热的消散,也直观感受到文学借助网络重新赢得众多受众的过程。世上没有永恒的热度,也没有永恒的“冷淡”,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期待,未来的某一天,欧洲杯和足球重新生发出巨大的热度,以至于让人“头晕目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