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南两地灌区:水库开闸农田解“渴”,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

探访河南两地灌区:水库开闸农田解“渴”,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

00:00
06:46

6月14日,郑州巩义西村镇西村村的地头,玉米种子播后正缺浇灌“蒙头水”,一位老人顶着烈日,脚穿胶鞋,将河水引向田地更远处。

正值“三夏”,全国多地却遭受了严重的高温少雨天气,多地出现干旱。目前河南各地正全力组织抗旱抢种、抗旱浇灌,抗旱浇水达7221万亩次,部分地块已经开始第二轮浇灌。

14日,正观新闻记者走访荥阳、巩义多个灌溉区,了解当地耕地的浇灌情况。村民、水利部门通力协作,成为全省抗旱的一个缩影。

老人在引水入田

水库开闸 农田解“渴”

在郑州巩义天坡水库,3台水泵连续不停抽了18天,备用水源沿着干渠直下,3000多亩农田解了“渴”。

“4月底到现在,还没下过一场能把地头淋湿的透雨。”在距离天坡水库附近的西村镇西村村,村民费全军感慨地说。烈日下,他全身裹得严严实实,手持铲子拨开泥土,引水灌溉。

费全军是村子的种粮大户。10天前,种植的1100余亩土地播下玉米种子后,费全军更是起早贪黑,凌晨4点就起来打灭草剂,目前成片的玉米苗已经冒出了头。“水利局的工作人员经常打电话过来,问我啥时候浇地,他们开泵,起码旱涝保收,确确实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费全军

郑州市生态供水保障中心陆浑灌区西村运行中心主任徐文现告诉记者,天坡水库是陆浑灌区的反调节水库,5月29日已经开始启动,目前每天农业灌溉提水18,000立方米。

“陆浑灌区运行保障中心在6月15日下午提闸开始灌溉,预计18日到达巩义,每天将可灌溉面积3000余亩,将有效地缓解当地旱情。”

干渠+水井 多方式灌溉

临近傍晚,没有了白天的燥热,荥阳市后王村的村民忙着引水入田。

后王村距离荥阳市河王水库约7公里,全村2000多人。村民张政种了10亩地,紧邻干渠。6月3日,张政收完麦子,种上玉米种子后,眼看地里冒出绿苗来,天却一直干旱。张政和水利局工作人员联系后,水渠很快来了水。“干渠平时水位低,你要水的时候,水位就提上来了,啥也没耽误!”

后王村村民忙着引水

荥阳市水利局工作人员马瑞航告诉记者,由于旱情持续,荥阳市水利局积极组织抗旱,荥阳市累计投入抗旱应急工程16处,水利工程提供灌溉用水 1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28万亩。

邻近干渠有河水灌溉,那么使用井水灌溉的村民能否解决用水需求呢?记者走访了后王村用井水灌溉的农户。

后王村村民黑福奇的7.5亩地没有挨着干渠,和周围11户村民共用一口井。6月5日,周围村民收完小麦,黑福奇和他们一起轮流抽水灌溉。

“前天晚上凌晨1点,邻居打电话说轮到我了,我赶紧起来浇水,一直浇到3点。”由于家里种有蔬菜,不仅要卖菜,最近几天还要忙着抢收抢种,黑福奇和儿子没怎么睡过好觉。记者在黑福奇和邻居的地里看到,大片的玉米苗已经长了出来。

“村上临近水渠地,用水渠灌溉,有的用井水灌溉,每个组都有井,够用了!” 后王村2组组长说。

全省多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

除了陆浑灌区开闸放水,河南省多处大中型灌区也已经开闸引水。白沙水库运行中心已于6月6日22时分别向南、北、新北干渠开闸引水,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合理用水。

截至6月14日,白沙南、北、新北干三条干渠共引水200多万立方米,补源灌溉面积1.8万亩,有效缓解了旱情,为白沙灌区秋粮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水支撑。

此外,自6月12日18时起,黄委针对河南等五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2日20时起,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支持下游豫鲁两省应急抗旱。

水利部已于6月14日15时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和《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河南省水利厅决定于6月14日17时起,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