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人工繁育“鸟中大熊猫”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四川宝兴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3对绿尾虹雉繁殖组合共产蛋13枚,受精11枚,成功孵化出9只雏鸟,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85%和82%,首次繁育出绿尾虹雉子四代,受精蛋数量、受精率、孵化数量均创人工繁育绿尾虹雉全世界最高历史纪录。
才出壳的幼鸟
绿尾虹雉因其珍稀而有“鸟中大熊猫”的美誉,6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人工繁育创记录的背后,有一支10多人的硕博科研团队,领衔人为四川宝兴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周材权教授。两代人20年来的坚守,一点点将人工繁育绿尾虹雉推到历史最高纪录。
“蜀山彩虹”:羽毛能折射出180多种颜色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上世纪60年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歌曲《情深谊长》走进千家万户,曲中的“金丝鸟”就是人们对“绿尾虹雉”的爱称。
周材权介绍,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有动物、数量稀少,为高山环境的伞护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海拔3000~49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具有很高的生态、美学价值。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等级。
笼养的绿尾虹雉雄鸟
目前,绿尾虹雉野外现存数量大约6000-10000只,2021年我国将其列入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36种珍贵稀有种之一,也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展人工驯养繁育的鸟类。
“属鸡形目雉科,大型鸟类,”周材权介绍,绿尾虹雉雄鸟体长约70至80厘米,体重约3600克,紫色金属光泽,头绿色,枕部金色,下体黑色带绿色金属光泽,其羽毛由10种不同颜色的锦绣所组成。
当地人习惯称绿尾虹雉为“火炭鸡”“鹰鸡”或“贝母鸡”。雄鸟从颈部经腹部到下体的羽色如烧过的木炭一般黝黑,雪地觅食的绿尾虹雉雄鸟宛如一团燃烧着的火炭;站姿如鹰一般雄健优美,如鹰翱翔天空一般威武;绿尾虹雉用坚硬锐利的喙刨食贝母,“贝母鸡”由此而来。
绿尾虹雉还有更好听的名字,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地方,同时发现绿尾虹雉,因数量稀少,称其为“鸟中大熊猫”。在阳光的折射下会呈现出180多种颜色,又称“蜀山彩虹”“鸟国皇后”。
周材权介绍,古籍用“凤鸾”泛指神鸟,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青鸾”就是绿尾虹雉。《山海经》中描绘了“鸾”的模样:“其状如翟而五采文” ,“多青色者鸾”。唐朝李商隐在《无题》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佳句。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记载,神话传说中的鸾是虹雉,青鸾就是绿尾虹雉。
笼养的雌性绿尾虹雉
人工繁育:这只“鸡”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1992年,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开始摸索绿尾虹雉人工驯养和繁育。那一年,周材权正在西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读研,师从“大熊猫之父”胡锦矗教授。有一天,蜂桶寨保护中心负责人杨本清来到学校,请教胡锦矗教授如何喂养绿尾虹雉。周材权第一次了解到,从野外救护回来的绿尾虹雉,自然保护区准备人工饲养,“名字有些拗口,就当一只大鸡吧!”
2001年,南京师大博士毕业后,周材权回到母校西华师大,十年来,他一直心心念念那只“大鸡”。这么漂亮,这么珍稀,能否通过人工繁育,走进千家万户?“绿尾虹雉是世界上最难饲养繁育的高山雉类之一。”周材权告诉记者,笼养条件下还存在交配难、孵化难等问题。
周材权迎难而上,2008年,他带领研究生与蜂桶寨保护区合作,正式对笼养绿尾虹雉的人工驯养繁育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雪山样线调查
曾思敏是周材权第一位从事绿尾虹雉驯养繁育研究的硕士生,5·12地震后,她徒步走进了海拔1900多米的蜂桶寨大水沟保护站。住老乡家里,天还没亮就起床,从笼养状态下鸣声行为特性入手,曾思敏在笼舍安置录音机、定向话筒,录下绿尾虹雉的声音,尝试解析求偶鸣叫,寻找、播放影响求偶成功率的关键鸣叫,诱导激发绿尾虹雉的发情交配。
2015年,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的支持下,周材权与团队的陈冬梅副教授,带领研究生何松,摸索出适宜笼养绿尾虹雉繁育的营养结构。
2016年,硕士研究生陈黎刚到蜂桶寨时,人工饲养种群仅有11只。每间隔1至2小时观察一次,解析笼养环境下自然交配困难的原因。毕业后,陈黎离开老家成都,入职蜂桶寨保护区管理局,继续投身绿尾虹雉保护事业。
困队部分成员和向导合影
雄鸟求偶,一抹“彩虹”像老鹰滑翔而下
2017年,在西华师大的支持下,周材权教授以生态研究院科研人员为基础,成立校级科研机构“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与繁育研究中心”,利用学校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技术力量以及实验室条件,解决绿尾虹雉驯养繁育中的重点需求和紧迫问题。6名博士加入这个中心,分别从野外生态和食性、动物营养、动物生殖生理、疾病防御、动物行为、分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这支10多人的科研团队,成为绿尾虹雉人工繁育研究的坚强“大脑”。
提升人工种群数量,就得对比研究绿尾虹雉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态习性。周材权团队已在邛崃山系开展了长达6年的野外研究工作,不畏山高路远、高寒缺氧,科研人员经常要背着设备、资料和生活物资徒步3-4小时到达观察区域,白天追踪绿尾虹雉,晚上住高山上牧民用石头垒砌的“牛棚子”,几块石头搭灶,烧水、做饭。
在野外,科研人员观测到了绿尾虹雉繁殖期的求偶活动,它们多数实行“一雄一雌”婚配制度。阳光灿烂的早晨,雄鸟站在悬崖山石上,伴着初升的太阳开始歌唱,向异性宣告自己的存在,歌声婉转悠远,响彻山谷。晨曦中,雄鸟耀眼夺目,宛如远山迷雾中的彩虹。一旦发现雌鸟,雄鸟便像一抹“彩虹”滑翔“突袭”而下,声如战机过境,势如鹰击长空,在灌丛空地上围着雌鸟扇动翅膀、翘动尾巴,急促而卖力地跳舞“炫耀”,期盼得到雌鸟的青睐。
能否将自然状态下的求偶行为嫁接到笼养的绿尾虹雉中来,以提高交配成功率?针对高山雉类,周材权教授预判到补充光照可能对笼养绿尾虹雉繁殖有重要促进作用,带领研究生何松首次在笼养环境下开展补光实验,验证了适当补充光照对绿尾虹雉的繁殖有明显效果,探索出适合笼养绿尾虹雉的光照制度。
人工饲养绿尾虹雉的“笼子”是一座座奢华的“别墅”,褶皱式围墙便于绿尾虹雉的雄鸟“突袭”和雌鸟“躲藏”,一对“夫妻”占用四五十平方的房间,里面模仿高山草甸栽种植物,地上有雉类喜欢“沙浴”的沙石,20多米高的铁丝网拦着,防止其它野生动物的侵扰。
2018年,笼养绿尾虹雉接连感染痘病,这种疾病,曾是笼养绿尾虹雉种群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周五下午,团队接到蜂桶寨管护中心电话,一只绿尾虹雉痘病加剧。团队4名博士连夜从南充出发,驾车6个多小时奔赴保护站,对患病绿尾虹雉进行用药,最终患病的绿尾虹雉全部痊愈。
“众多动物园希望能有绿尾虹雉供大众观赏,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一‘明星’物种,它们是开展自然教育非常理想的野生动物,但现在数量太少了,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啊!”周材权教授说,团队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就是扩大绿尾虹雉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然后将它们放飞大自然;同时加强栖息地保护,保护地球家园。
绿尾虹雉,已经融入这个研究团队的生命,周材权的微信头像,是团队成员在野外偶然拍摄到的一只绿尾虹雉雄鸟,在高山草旬的野花里觅食,怡然、幸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