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12日,中共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胜利召开。这是2023年绵阳市经济总量迈上4000亿台阶后,决定绵阳发展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
6月13日,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讲述《决定》出台背后的细节。
“跳出四川看绵阳”
有效举措贯穿工作细节
全会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符合国省要求、紧贴绵阳实际,抓住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的“突破点”,各方面反响都很好。特别是《决定》的内容,引发巨大关注。
在全会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杨世华介绍说,市委成立《决定》起草组,下设执笔专班,在市委副书记黄朝阳的带领下,加强学习研究,先后赴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地学习考察,3次召开专题会对《决定》进行研究讨论,并按程序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重要文件出台前,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实属正常。以此次《决定》起草过程为例,3月下旬,绵阳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读书班上,就绵阳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释,为全会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工作准备;4月下旬,又专门组织研究全会有关工作,明确全会主题,审定有关工作方案。此外,今年以来,绵阳市委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详细了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多次组织研究《决定》的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初稿形成后,又多次审改,对《决定》中的重要提法、重点举措反复斟酌。
然而最引起记者关注的,是《决定》起草组执笔专班赴经济发达的沪、苏等地学习考察,这与绵阳市委提出的“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的要求充分契合,也是全会取得好反响的重要一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统筹部署寻找发展“爆发点”
此次全会指出,绵阳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经济总量迈上四千亿元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的市情实际,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
面对成绩,绵阳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市情,统筹部署“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杨世华介绍,锻长板,就是要充分发挥绵阳比较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打造几张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名片;补短板,就是要更大力度加快补齐城乡、区域、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弱项,解决制约绵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症结;固底板,就是要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以锻长板为例,全会提出的“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部署实施五大领域科技攻坚”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具体怎么做?绵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韦介绍,绵阳将围绕五大领域,组织专业力量瞄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深入研判,把准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颠覆性技术创新梳理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图。深化院地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协同攻关组织模式和机制,推动多元创新主体“同题共答”,力争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同时,加快实施刚出台的《绵阳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让更多前沿科技攻坚成果在绵落地转化、推广应用。支持重点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建好用好中国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统筹用好国、省、市各类专项资金,确保每年总投入不低于5亿元用于支持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用好“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更大力度招引积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运营好科技银行、科创基金小镇,发挥科创投资基金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前沿科技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前沿科技突破攻坚行动提供保障。
“旨在通过集中攻坚,再突破一批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加快形成引领支撑绵阳未来发展的‘爆发点’”杨世华说。
具体怎么做?
“力求以一域之为服务国家全局”
杨世华在介绍《决定》起草工作时表示,在《决定》起草中,绵阳牢记总书记对绵阳发展的殷殷嘱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贯通部署落实,力求以一域之为服务国家全局。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力求以一域之为服务国家全局”的提法足见担当。那么如何作为?
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静介绍,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绵阳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保障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运行,推动省级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增强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建好核医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组建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平台,更好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方面。绵阳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建好无人机等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北斗卫星应用、高端医疗器械等集群纳入新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领域新赛道产业争先竞速发展。落实国、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分类建立设备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库,以设备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抢抓国家修订新一轮开发区目录机遇,统筹推动开发区整合优化,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方面。绵阳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投向领域,加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用好水电资源禀赋,积极争取国、省电力电价支持政策,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要素成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水风光氢天然气多能互补清洁能源,持续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健全县、园区“一把手”问题化解长效机制,大力营造依托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良环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