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御纂周易折中》点校说明

序一、《御纂周易折中》点校说明

00:00
16:53

序一、《御纂周易折中》点校说明
   入宋以来, 图  书 及 先天图 等出,《易》学复盛,说《易》者至多。然文人相轻,门户交争。特别是明初,永乐帝修《五经大全》,于是有《周易大全》问世。是书庞杂割裂,无所取裁,完全是应付公事之作。书成,风行全国,自此更是群言淆乱。入清,《周易大全》仍是学子习《易》的权威著作,人们奉为经典,不敢有半点变动。笔者曾见一本徐九一先生辑、康熙三十五年 新刊本 的《周易大全》,下署 本衙藏板 ,可见其书在康熙时的影响。为了便于思想统治,作为一代明君、 留心经义五十余年 (御制《周易折中》序语)的康熙皇帝当然要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不能容忍 诸书大全之驳杂 (同上),于是 特修《周易折中》  。可见《折中》的行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周易大全》的批判与否定。 
   《御纂周易折中》(以下简称《折中》)凡二十二卷,由清康熙皇帝御纂,李光地总裁。由书前开列的 职名 看,参与此书校对、分修、缮写、监造的 诸臣名单 尚有四十九人之多,这样连同总裁李光地共五十人,此数大概取 大衍之数五十 之旨。 
    李光地,字晋卿,又字厚菴,福建安溪人。生于 1642年,卒于 1718年6月,享年七十七岁。其年幼颖异,力学慕古,据《清史稿•李光地传》介绍,李光地 顺治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案《清史稿》此处实误。考顺治九年为 1652年壬辰年,是年李光地年仅十一岁,不可能 成进士 。而《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六》在介绍李光地《周易通论》一书时,云其为 康熙庚戌进士 。案康熙庚戌年为 1670年,即康熙九年,此年李光地二十九岁,中进士是可信的。可知《清史稿》撰修者误将 康熙九年 写成了 顺治九年 。 
   由《清史稿•李光地传》记载看,康熙四十四年,李光地官拜文渊阁大学士, 时上潜心理学,旁阐六艺,御纂《朱子全书》及《周易折中》、《性理精义》诸书,皆命李光地校理,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 。李光地一生沉浮宦海,多遇凶险,但凭其稳重机智,善以《易》义指导人生,故皆能逢凶化吉。尤为可贵者,乃他曾运用自己的地位,以巧妙的方式,冒险从文字狱中救护过一些饱学之士,如 桐城贡士方苞坐戴名世狱,论死。上偶言及侍郎汪霖卒后,谁能作古文者,光地曰:惟戴名世案内方苞能。苞得释,召入南书房 。李光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能如是扶植、爱护人才,由此可见其人品之一斑!
 
   《折中》一书,由康熙所制序文介绍,乃 越二寒暑而告成 于康熙五十四年春。可知此书之作始于康熙五十二年,当时李光地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且身体已处于一再 以病乞休 的状况,恐很难如康熙序文中所说的 甲夜披览,片字一画斟酌无怠 。我认为,《折中》的主要内容,当是康熙四十四年之后,李光地为侍奉皇帝 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 时所已写成。随后皇帝传旨李光地总裁其事,而命专人校对,分修,缮写,监造而经两年最终完成此书。
     由书前之 引用姓氏 考之,《折中》一书所引用先儒者,计汉有一十八家,晋三家,齐一家,北魏一家,隋一家,唐一十一家,宋九十八家,金二家,元二十二家,明六十一家,共计达二百一十八家之多。书中尤以所引宋明易学家最多。其中又取汉及宋、明以来诸儒言卦变、互体之说者,可见《折中》一书,虽以阐述宋易为主,从而集宋《易》之大成,但又对清儒研究汉易,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而这,正是我们今天重新校点此书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折中》释《易》,虽奉旨 以《本义》为主,次及《程传》,再辅以 集说 、 总论 、 案 语等。但李光地在 集说 、 总论 中尤能博采众家之说以 折中 商榷程朱之言,这点正是 力学慕古 的李光地总裁《折中》一书之最为可取之处。且李光地本人的学术观点,即与程朱之说有歧,正如《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六》在介绍李光地之《周易观彖》时所指出的那样: 解‘后得主而有常’句,不从程传增‘利’字,解‘盖言顺也’句,不以‘顺’为‘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句,‘渐之进也’句,上九‘鸿渐于陆’句。与‘地之宜’句,皆不从《程传》、《本义》脱误之说。 并赞其: 盖遵信古经,不敢窜乱,犹有汉儒笃守之遗 。《四库全书总目》这段赞语,明赞李光地,实亦暗示程朱以上诸说有 窜乱 之嫌,可见乾隆年间复古风兴起之后,人们已多么不买程朱《易》学的账! 
    《折中》一书确能兼容并蓄众家之说,时时以 集说 、 案 语及 总论 的方式,提出与程朱不同的学见,有时甚至暗称程朱之说为 世儒 之说,而批评反驳之,因而使《折中》的确起到了 融分朋立异之见 的作用。现按该书之内容次序,试将此书简介如下: 
    《折中》首载康熙帝所制 御纂周易折中凡例 一篇, 凡例 简述了皇帝对该书命名、编纂体例及学术倾向所 钦定 的基调,其云: 易经二篇,传十篇,在古元不相混,费直、王弼乃以传附经,而程子从之……今案易学,当以朱子为主,故列《本义》于先,而经传次第,则亦悉依《本义》原本,庶学者由是以复见古经,不至习近而忘本也。 又云: 今所收,上自汉晋,下迄元、明,使二千年易道渊源,皆可览见。 康熙对汉代复数易学持批判眨斥之态度,他说: 汉晋间说《易》者,大抵皆淫于象数之末流而离其宗,故隋唐后惟王弼孤行,为其能破互卦,纳甲,飞伏之陋,而专于理以谈经也。  然《易》之为书,实根于象数而作,……但自焦赣、京房以来,穿凿大甚,故守理之儒者,遂鄙象数为不足言。 可贵的是,康熙能以帝王的身份,借 凡例 道出程朱《易》义的本质区别; 朱于之学,出自程子,然文义异同者甚多,诸经皆然,不独《易》也,况《易》则程以为圣人说理之书,而朱以为圣人卜筮之教,其旨趣已自不同矣。  
    书名称为 折中 ,实因 经传之说,先以《本义》为主,其与《程传》不合者,则稍为折中其异同之致。传义之外,历代诸儒各有所发明,足以佐传义所未及者,又参合而研核之,并为折中 。
    《折中》于解《周易》经传之外,又附以朱熹之 易学启蒙 ,并作 启蒙附论 , 凡例 称此乃 庶几古人右书左图之意 。至于《折中》在解完《序卦》、《杂卦》之后,又于 启蒙附论 后面附以 《序卦》、《杂卦》明义 ,亦 朕因陈希夷反覆九卦之指,而思《序卦》之义;因邵康节四象相交成十六事之言,而悟《杂卦》之根。  


     凡例 后为 御纂周易折中卷首 。 卷首 有 纲领 凡三篇,首论 作《易》传《易》源流 ;二论 易道精蕴经传义例 ;三论 读易之法及诸家醇疵 。持论多引先儒之说,可谓有理有据,平允可靠。最为可贵、也最值得称赞的是:在 作《易》传《易》源流 中,《折中》恢复了《本义》原貌,将经与传分编,一从古本。我们知道,经与传的分合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由史料看,先秦时期,《周易》的经与传是分开的。至汉代,应该说基本上仍未混杂。至王弼始将经传相杂而成为今本《周易》之编次。此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易传》作了进一步分割。然而,历史上很多有见识的学者,已反对分传附经,力图恢复《汉书•艺文志》所称 《易经》十二篇,上下经及十翼 之原貌,朱熹就是其中之一。他依据吕祖谦本的经传编次而作《本义》,将经与传分开,恢复了 《易经》十二篇 之原貌。 


   我们今天透过历史的帷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朱熹之《本义》,在当时是一部具有反潮流精神的著作。从内容上,他敢将 河图  洛书  先天图 等放入书中, 唯朱子兼象数、天理,违众而定之。  (康熙《折中》序语)从撰写体例上,又复十二篇古《易》之旧,故此书一出,依据中国文人相斗时,打不倒对方就捧,捧起来是为了更好摔碎的一贯战法,于是即有人以朱子之学,出自程子为理由,在捧的同时,董楷接着便作《周易传义附录》,离析《本义》编次,而从程氏《易传》编次。程氏《易传》乃王弼本编次,由此可见,当时分传附经派的势力是多么强大,其所使用的手段又是多么恶劣!至明初,《周易大全》又取董氏本等为底本,故仍沿其误,并因 钦定 而广为流传。以朱熹的地位、声望与影响,其书之编次原貌,竟然会在整整有明一代被离析曲改,而李光地本人撰定的《周易观彖》十二卷,正如《四库全书总目》介绍, 是编乃仍用注疏本 ,就是说,也只得仍用王弼本。只是 光地尝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请复用朱子古本 。可知李光地也只是凭借康熙皇帝的威势,借编《折中》之机,总算从体例编次上忠实地恢复了《本义》原貌,而后乾隆年间《御纂周易述义》,又遵其例,这是对分传附经派的沉重打击。对此,我们作为今人,应给予积极的评价。《折中》认为: 前汉六经与传皆别行,至后汉诸儒作注,始合经传为一耳。  《折中》编者言此的根据仅是《三国志•魏志》中魏高贵乡公问博士淳于俊的那段话,淳于俊虽说 郑玄合《彖》、《象》于经者 ,但并未明确言其以何种形式去 合 ,及 合 到什么程度,而由其上下文之语气看,淳于俊只是作为一种见解,对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且费氏《易》兴起之后,东汉熹平石经之《周易》即 经传分列,不相杂厕 (蒙传铭《周易成书年代考》),故《折中》虽主东汉人 始合经传为一耳 ,但我们以为还是以定王弼本为今本之始较为稳妥。
    在 论易道精蕴经传义例 中,编者偏信初上无位之论,以至失之偏颇: 按《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何乎?唯乾上九《文言》云‘贵而无位’《需》上六云‘虽不当位’,若以上为阴位邪,则《需》上六不得云‘不当位’,若以上为阳位邪,则《乾》上九不得云‘贵而无位’也 。 


    然《文言》所云 贵而无位 ,是与 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 并说,此处乃阐理而非指其爻位,同样《象》释《需》卦上六云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其意亦在释 不速之客三人来 为 不当位 ,只因能 敬之终吉 故而 未大夫也 ,此亦非指爻位而言。且《系辞》已说得很清楚: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如上下无位,何来 上下无常  周流六虚 之论耶? 
   对先儒《易》义,编纂者认为:  《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从,其推之有所用,非苟为寓言也。然两汉诸儒,必欲究其所从,则既滞泥而不通,王弼以来,直欲推其所用,则又疏略而无据。 在此,《折中》编纂者强调朱熹的观点:  《易》只是为卜筮而作,故《周礼》分明言‘大卜掌三《易》 ’,《连山》《归藏》《周易》,古人于卜筮之官,立之凡数人,秦去古未远,故《周易》亦以卜筮得不焚。今人才说《易》是卜筮之书,便以为辱累了《易》,见夫子说许多义理,便以为《易》只是说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教人之意无不在也。今人却道圣人言理,而其中因有卜筮之说,他说理后,说从那卜筮上来作么? 因此,《易》之本义,正是为 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之所在,故圣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故《系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正谓此也。  


    这种对《易》之本义的体察与认识,贯穿于朱熹《本义》的终始,贯穿于《文公易说》的终始,亦贯穿于《折中》的终始,直至今天,不是还有这种 今人才说《易》是卜筮之书,便以为辱累了《易》 的今人吗?可见历史总是在重复。只是岁月流逝,时代的大河中不时泛起新的 今人 。当然,昨日之 今人 ,已不同于今日之 今人 ,而今日之 今人 ,又不同于明日之 今人 ——尽管 今人 的面孔不断变换,然而像这样的老调子,却总是唱不够,也唱不完的。 
    在 纲领三 之 论读易之法及诸家醇疵 中,编纂者引用朱熹之言道:  《易》不比《诗》、《书》,他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 , 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 
    此所论读《易》心得,亦可谓精审。在论及 先天图 时,编纂者又引朱熹之说指出:此图非朱熹、康节、希夷之说,乃孔子之说, 但当日诸儒既失其传,而方外之流,阴相付授,以为丹灶之术,至希夷、康节,乃反之于《易》,而后其说始得复明于世。 其论亦可谓中肯可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