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93 马列主义出世间,武装革命夺政权

欧洲史话 193 马列主义出世间,武装革命夺政权

00:00
20:56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撒了欢地折腾,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俄罗斯帝国却在1917年出了岔子,爆发了二月革命,革命后成立了俄罗斯共和国(Russian Republic),建立了临时政府。可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里面的布尔什维克,却打出了反对临时政府的大旗,这种反对是不是有道理的,我们还要从英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说起。

一、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反对临时政府,列宁发表三部著作

前面说过,此时英国的国王,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乔治五世,这个孙子和尼古拉二世是一对长得像双胞胎一样的表兄弟,以前关系也相当地好,甚至乔治五世给尼古拉二世的信里,还说过这样的话:“永远爱你,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但就是这样亲情加基情,再加上两国还是盟友的关系,当尼古拉二世被二月革命逼下台,要带着全家来英国避难的时候,乔治五世却冷冷地拒绝了他。当然,老乔的冷血也不是没有原因,这里面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当时英国老百姓对君主立宪制也不咋满意了,要求君主下台的声音相当高,同时还因为一战特别仇恨德国人,就连德国的黑背大狼犬在街上都被人追着打,更别说尼古拉二世还带着一个德国媳妇了。英国工党领着一大票人天天抗议,不允许尼古拉二世两口子来英国,乔治五世担心引火烧身,万一表弟来了,自己保护不了还是小事,自己这个大表哥要是也完犊子了,那可真不划算;他的另一个考虑就是国家层面的了,对于英国和乔治五世来说,谁当俄罗斯老大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俄罗斯必须去打德国,所以,为了向俄罗斯临时政府示好,让对方继续和德国死磕,英法在政变的第二天就承认了临时政府,然后给新政府施压,继续把俄罗斯人送上前线当炮灰,这样一来,他自然也不方便让尼古拉二世再来英国避难。

这里顺便说一句,前面讲过,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嫁给了一个德国人,生下了乔治五世这个孙子的,他身上稀里哗啦流淌的,也都是德国人的血液,乔治五世的姓儿最能体现这一点,叫做“萨克森-科堡-哥达”,典型德国韦廷家族的一个分支。可一战开始之后,不停地有英国人问一个问题,你一个德国孙子凭啥当我们英国老大?乔治五世智商本来就不高,这个世纪难题他更是回答不了,干脆就不要祖宗了,在1917年7月17日颁布了命令,宣布将英国王室名以及私人姓氏一律改为一个典型的英国姓——“温莎”,这就是一直使用到今天的英国“温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的来历,也是现在英国王室的姓氏,实际上,它就是编造出来,糊弄英国佬的。

言归正传,俄罗斯的临时政府在看到了英法两国的态度之后,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不继续去打德国人,英法肯定不会支持自己这个新政府,所以权衡一番之后,对外政策不变,继续在几百公里的战线上,和德国人玩了命地死磕。

问题是,这些家伙也不想想,十几天之前,为啥在大雪纷飞的三八妇女节,大妈们不在家烤火吃土豆打麻将,而是要出来游行?还不是因为打仗,生产全停了,既没土豆,也没面包,这才出来推翻尼古拉一家子的。你个临时政府口口声声说着为人民,但不仅不发粮食,还把俺们继续往地狱里面送,这谁能高兴呢?

布尔什维克恰恰是看到了上面这一点,才组织民众,旗帜鲜明地反对临时政府,你能说他们没道理吗?当然不能,因为这世界上最大的道理,就是吃饱饭。

只不过这事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当时布尔什维克的一众老大们都不在彼得格勒,最大的头儿列宁同志当时在风景优美的瑞士。

瑞士这地方大家都知道,一战欧洲遍地开花,到处都是战争,偏偏就它啥事没有,不仅一战,二战也是如此。当然,战争一开始它就宣布中立是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比利时全国没有一个人想打仗的,即便喊破了喉咙要中立,还是挨揍,而且是第一个被揍,揍趴下那种。

瑞士之所以没事,这里面主要原因就是三点。首先瑞士“穷”,矿产几乎是零,耕地面积只有6%,除了空气和景色,要啥没啥;第二瑞士的地形不是易守难攻,几乎是“不守都难攻”,士兵要有登山运动员的素质,和骡马一样的吃苦精神;最后一点,瑞士自古以来“盛产”战士,我们前面讲过,法国和西班牙争斗期间的瑞士雇佣兵,不仅被各国大价钱雇佣,想当年那也是教皇圣座之下的亲兵卫队,实力不是一般的强悍,都是爬山锻炼出来的。

一个啥也没有,全是高山,山上还蹲着一群彪悍老爷们的地方,你只有脑袋进水了,才会死心眼地一定去打死它。

俄罗斯二月革命一发生,当时也正在瑞士蹲山头儿的列宁同志第一时间就站了起来,想回国,这和当年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差不多。但他回国的路比较艰难,因为俄罗斯临时政府没有和德国停战,从瑞士回俄罗斯这条路,一路上炮火连天,几乎就没办法通过,

关键时刻,德国人出手了,鲁登道夫将军一眼就看出来了,列宁要是能回到彼得格勒,肯定会引起俄罗斯内乱,甚至让俄罗斯停战都有可能,于是,鲁登道夫大手一挥,全德意志的军队和人民都要给列宁同志让开道路,让他回到自己祖国去,那可比我们的一百个师都管用。

结果是在德国人的鼎力帮助下,包括列宁在内的32位布尔什维克回到了彼得格勒,而鲁登道夫将军的预测那是相当地精准,列宁下车伊始,就几里哇啦,在彼得格勒火车站发表演说,宣布俺们布尔什维克,坚决不支持继续和德国打仗。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随着俄罗斯在战场上表现越来越差,土豆和面包越来越少,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布尔什维克这一边,而列宁更是先后出版了三本著作,一个叫《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指明了,就是要在俄罗斯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今天的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口号,但在1917年这个节点上,它很关键,因为这样一句话,相当于堵死了和资本家进行任何合作的可能性,通俗地讲,临时政府那样的大杂烩,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这里,绝对不好使。

第二部著作的名字叫《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书的构思实际上是在1916年,但最终出版是1917年他回到俄罗斯之后。在这本书里,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帝国主义(Imperialism),特征是巨大的垄断集团,和超大的银行,这两者控制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同时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输出,在“和睦分配利益”这个前提下,资本集团将在不占领领土的情况下,实现“实际瓜分世界”的目的。

最后一篇的名字是《国家与革命》,历来被认为是列宁的代表作。他引用了大量马克思的文章,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程度,并且地点和时间也合适的时候,便会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就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这个论断,和美国国父托马斯·潘恩所说的“国家是不得已的恶”可谓是殊途同归。但列宁更进一步,他说想消灭国家这种不得已的恶,就要让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掌权,让他们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一个类似巴黎公社那样的国家,然后逐渐清除掉资产阶级,慢慢地,国家机构就开始“失去其政治权力”了,最后,国家也就消亡了。

上面三部作品我们这里不去评价对错,我只想说,列宁也许不是一个像马克思和恩克斯那样的思想家,但却是一个比马克思更擅长运用马克思思想来改造现实世界的人,正因为有了列宁,马克思主义才成了近现代威力极大的思想武器,没有之一。所以,后来的中国才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Marxism–Leninism)。”单送老马的思想著作,可能确实不太管用。

无论如何,1917年的列宁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这里面就有后来的“红军之父”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以及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

二、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1878年出生的斯大林本名并不叫斯大林,那是他1913年第一次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意思是用钢铁打造的人,你可以理解为“钢铁侠”,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用这个名字。

我个人认为,他之所以把自己称为“钢铁侠”,以及他后来强硬的作风,可能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斯大林小时候啥经历?说实话,挺惨。此人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奴,他曾祖父后来实在受不了,从公爵家逃了出来,还娶妻生子了,但一个逃奴的身份,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让这一家子一直都活得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有人敲门把他们全抓回去重新当奴隶。

到了1861年,斯大林的老爹已经11岁的时候,俄罗斯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前面说的克里米亚战争输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积极地在俄罗斯进行体制改革,解放了所有的农奴。这一下,斯大林老爹的身份马上就变成正常人了,靠着一门做鞋的手艺,他还娶了个漂亮媳妇儿,生了孩子,前两个都夭折了,只有斯大林同志福大命大,活了下来。

有人说,时代的一颗尘埃,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同样,时代的一滴雨水,落在普通人脑袋上,那就是一大盆子甘露,斯大林的爹有了自由的身份,赚到了钱,老婆、儿子也全有了,全家结结实实地幸福了一段时间,可惜呢,很短,因为他爹有了这些还不够,很快就多了一样东西,酒。

一个酗酒的俄罗斯男人有多么残暴,斯大林和他老妈那是绝对有发言权的,他爹只要喝多了,就玩了命地揍他俩。

前面介绍过的那位心理学圣人弗洛伊德曾经曰过,如果一名儿童承担了弱势被伤害的角色后,他会在日后人生的潜意识里,不断试图重新制造那个场景,并努力在其中充当强势的一方,用来弥补童年的创伤。是不是这样,我们不知道,只是斯大林长大之后称自己为“钢铁侠”,也确实挺强势,这些都是事实。

有人根据斯大林的出生地是今天的格鲁吉亚,就说他不是俄罗斯人,这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当时的格鲁吉亚,只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名字叫做第比利斯(Tiflis),他是明白无误的俄罗斯帝国生人。如果我们因为今天那地方变成了格鲁吉亚,就说斯大林不是俄罗斯人,那很明显,李白他就不是中国人了,这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有一点必须承认,无论他爹多残暴,但还是没忘了儿子的教育,斯大林在中学接受了可以说是很好的教育,修辞、几何、代数、美术、逻辑、射击等等,各科成绩不是满分,就是接近拿满分,只不过到了1899年,21岁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离开了学校,有人说是因为不参加考试不交学费被开除了,但他娘后来说过,不是开除,是因为身体原因,具体啥情况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斯大林从此走上了社会,在第比利斯天文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工人。

同样是一个谜的,还有斯大林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他自己说早在15岁,就信上了,但历史学家都撇撇嘴,不相信。不过无论如何,从1902年一直到1913年,斯大林因为参加各种革命暴力活动被逮捕7次,流放了6次,从流放地逃出来5次,就算是真正的“钢铁侠”,面对这份记录,那也要说声佩服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38岁的斯大林因为革命活动再一次被捕,本来呢,他应该被送上前线当炮灰,但医生发现他左臂小时候被马车压过,会影响他的行动,这在关键时刻,万一手榴弹扔错了地方,麻烦大了,就在体检报告上盖了一个“不合格”,导致他再一次被流放。

二月革命一开始,沙皇倒台了,斯大林也再次被释放,回到了彼得格勒。本来呢,斯大林是支持临时政府的,可听了列宁的演讲,尤其是那个被称为“四月提纲”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本书,斯大林马上转变了立场,从1917年的4月开始,他变成了列宁的铁杆支持者。

列宁的另一个支持者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一样,名字也是后来自己改的,但托洛茨基这个名字却不像斯大林“钢铁侠”这个名字具有太多的主动性,托洛茨基改名字,可以说是被动的。这哥们也是监狱的常客,在一次越狱行动中,迫不得已用了一位监狱看守的护照,那家伙叫托洛茨基,导致他后来很长时间都必须使用这个名字混日子,渐渐地,大家也不管他原来叫铁蛋还是二柱子了,都管他叫托洛茨基,他也只好苦笑着接受。

和斯大林不同的是,托洛茨基从来没搞过什么暴力革命,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进监狱,纯粹是因为文笔太犀利,嘴太损,脾气又不咋好,属于又臭又硬的“臭老九”性格,很自然地,不仅在反对派的眼里,就算是在布尔什维克阵营里,这哥们人缘也不咋地,这就给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一些隐患。

我们这里必须强调一句,之所以布尔什维克要和临时政府死磕,还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运气不好,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组建临时政府时,他们都不在彼得格勒。托洛茨基和另一位叫做布哈林(Nikolai Bukharin)的,在美国纽约;斯大林在西伯利亚流放;列宁在瑞士;其他人不是流亡,就是被囚禁。所以布尔什维克完全被排斥在临时政府和莫斯科委员会之外,这自然让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这个组织里,权势也远远比不上孟什维克。

理念不同,还没权力,布尔什维克在二月革命之后就琢磨着推翻这个临时政府,可你无权无势,咋推翻呢?没事,咱布尔什维克最擅长的,是调动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有了这些人的支持,那还怕啥?

仅仅是1917年9月,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工人,顿巴斯的矿工,巴库的石油工人,中央工业区的纺织工以及44条不同铁路线的工人们就发动了几十次罢工,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民也开始对抗临时政府,这背后无一不是布尔什维克的推动,当然,他们能推得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前方打仗损兵折将伤亡无数,后方老婆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谁不想造反呢?

当大量的工人加入布尔什维克之后,一支类似民兵的队伍,彼得格勒赤卫队(Red Guards)就诞生了,它只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而这个委员会的头儿就是托洛茨基,列宁的铁杆支持者,很快地,这个赤卫队就成了布尔什维克手中最耀眼的长刀,也是后来苏联红军的前身。

顺便说一句,为啥布尔什维克的这支军队叫赤卫军,我们都知道,赤就是红色,而红色的,没有任何图案的旗帜在欧洲历史上,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大海上和敌人打仗,如果你看见一只悬挂着红色旗帜的船朝你驶过来,你最好先写遗嘱,因为那面旗帜代表的意思很简单,今日和你死战到底,不接受任何条件的求和,不是对方彻底完蛋,就是你沉入海底喂王八,没有其他路可走。

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还有1848全欧大革命,造反派都在战斗中悬挂了红旗,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模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咱们不共戴天。这样一来,自认为继承了巴黎公社衣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很自然地,就选择了红旗,红旗下的军队,叫做红军,还能有比这更自然的事情吗?没有了。

1917年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投票表决,以10比2通过决定称“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而且时机已经成熟”。让人倍感吃惊的是,这个委员会几乎没有隐瞒他们要造反的事实,甚至有条不紊地,在临时政府眼皮子底下,公开进行各种准备工作,而临时政府就像是瞎子一样,没有任何反应。

麻木到这样的政府要是不倒,那肯定是老天爷的亲戚,事实证明,他们不是。11月7日,起义发动之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布尔什维克们就推翻了临时政府。当时临时政府的老大,总理克伦斯基(Kerensky)从美国大使馆借了一辆车,逃出了彼得格勒,后来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他居然跑到美国当上了斯坦福的教授,活到1970年才死,是俄罗斯1917年这场大变故主要人物里,最长寿的,没有之一。

而最富戏剧性的,就是进攻当时俄罗斯皇宫冬宫(Winter Palace)的战役。开始的时候,起义军围着冬宫不知道怎么打,因为他们连大炮都没有,面对又高又厚的墙,就像是老虎吃乌龟,不知道咋下嘴。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乌龟壳里面临时政府的一些官员看外面迟迟没动静,也挺着急,大哥,你们赶紧拍一爪子,假装进攻一下,我们假装抵抗一下,然后就可以投降回家吃饭了,你这在外面瞎转悠,也不开枪,我咋有脸开门投降啊?可真是急死个人。

那么,冬宫最后是咋攻破的,这场现代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又是如何取胜的呢?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多啦天天

    这世界最大的道理就是吃饱饭。没错呀。

  • 三丫家的丫

    斯大林用他的一生再次说明“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 怪诞Yina

  • 汤圆缘

    笑死了!原来“温莎”是这么来的

  • 三丫家的丫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他在这本书的构思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帝国主义特征是巨大的垄断集团,和超大的银行,这两者控制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同时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输出,在"和睦分配利益"这个前提下,资本集团将在不占领领土的情况下,实现"实际瓜分世界"的目的。短短几十年他说的这一切就都实现了。

    蜗牛走直线 回复 @三丫家的丫: 现在的世界感觉就被列宁言中了

  • 蓝色微雨

    想到了前段时间的“制裁”

  • 炼心_vh

    高晓松太无知了。他说斯大林不是俄罗斯人

  • hfbjgj

    非常精彩的讲述,已拜读

  • 东门锦华

    好👌👌👌👌👌👌👌👌👌👌👌👌👌👌👌👌👌👌👌👌👌👌👌👌👌👌👌👌👌👌👌👌👌👌👌👌👌👌👌👌👌👌👌👌👌👌👌👌👌👌👌👌👌👌👌👌👌👌👌👌👌👌👌👌👌👌👌👌👌👌👌👌👌👌👌👌👌👌👌👌👌👌👌👌👌👌👌👌👌👌👌👌👌👌👌👌👌👌👌👌👌👌👌👌👌👌👌👌👌👌👌👌👌👌👌👌👌👌👌👌👌👌👌👌👌👌👌👌👌👌👌👌👌👌👌👌👌👌👌👌👌👌👌👌👌👌👌

  • 雷_雨

    这声音是不是很小啊?

    汤圆缘 回复 @雷_雨: 我的声音是正常的,33%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