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天气出现不适症状时,人们很容易将其归为中暑,但实际可能是其他疾病在作祟,一定要仔细辨别,以免延误治疗。
中风与中暑
早晨,42岁的朱先生感觉身体右侧有些发麻,眼前有晃动的重影,走路也吃力,同时感觉心慌意乱。他以为是天热“中暑”了,但休息了一会儿,发觉症状没减轻,赶紧到医院治疗。经诊断,朱先生大脑中动脉闭塞,形成急性脑血管栓塞,导致右侧身体麻痹已经5小时,需要药物溶栓,于是被紧急收治入院。经过近2小时的紧急救治,朱先生闭塞的血管通畅,血供恢复得很快。
高温和低温天气都易诱发中风。当气温超过32℃时,体温主要靠汗液的蒸发调节,皮肤下的血液循环比平时快好几倍,使大脑血流量减少,如不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流速度变慢,易形成血栓,导致中风。炎热的天气是中暑的高发时节,也是中风的高发期,由于两者的症状颇有相似之处,易使患者及其家人错把中风信号当成中暑,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其实,中风的发生常有先兆:
·手脚或半边身体突发麻木,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一时性语言障碍,想说话却说不出来,憋了好一阵方能出声;或与人交谈时,说着说着发音变得模糊不清。
·单眼或双眼突然失去视觉,或者看东西模糊。
·步子变小,不能走直线。
·嘴唇突感发紧、发麻,一侧口水直流,吃饭时漏饭菜,喝水时常呛水。
·一侧手脚突然乏力,觉得一条腿抬不起来或握不住筷子。
老人一旦出现轻微或“一闪而过”的上述症状,宁可先怀疑是中风,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自行判断为中暑而耽误了救治。
高温天气,老年人群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因血管舒缩调节能力差,易造成脑血管过度收缩和扩张,发生中风的概率更高。
低钾血症与中暑
老李一向身体健康,在工地上已经干了五六年。前几天,他和往常一样推着车子运沙石,干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后来突然感到四肢酸软无力、胸闷、呼吸急促,随即瘫倒在地。工友们以为他中暑了,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医生一系列检查,发现老李不是中暑了,而是严重的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最突出的表现是四肢酸软无力,容易被误诊为中暑。低钾血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缺钾性软瘫;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呼吸衰竭,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钾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一般成年人体内含钾元素150克左右。
由于夏季炎热,人们出汗较多,大量出汗可带走大量的钾元素,会使体内钾离子过多丧失。同时,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因新陈代谢加快,血浆中的钾很容易转入到细胞内,从而发生低钾血症。
夏季防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如瘦猪肉、鳝鱼、海带,新鲜蔬菜如菠菜、马铃薯、大葱、芹菜、毛豆等,水果类如草莓、杏、荔枝、桃子、香蕉、苹果等,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可多饮茶。
急性心梗与中暑
小王今年32岁,是一名从事长途运输的司机。一天,他在出车途中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出冷汗、气喘等症状,以为是夏季天热中暑了,但到医院一查,小王患的竟是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经过紧急救治才转危为安。
夏季人容易感到疲劳,特别是青壮年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和竞争的压力下,生活、饮食不规律,睡眠时间相对不足,看起来身强力壮,其实已经处在亚健康状态,一旦出现过度劳累等情况,就容易诱发心脏意外事件。而急性心肌梗死的前期症状与中暑相似,应注意区别。
中暑病人早期会出现头痛、头晕、气短、多汗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前部疼痛,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如冷汗、面色苍白、乏力、恐惧、恶心呕吐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病人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后,再配合其他消暑措施,病情会很快好转;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一般会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必须到医院诊治。
甲亢与中暑
王女士中午到超市购物,回到家感觉心慌头晕、全身乏力。王女士以为是中暑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不是中暑,而是甲亢发作。
在夏天,甲亢特别容易与中暑混淆,这种病偏爱找女性朋友,有些还会当作是更年期综合征。由于甲亢患者免疫系统失调紊乱,使人体产生过多热量,所以甲亢患者特别怕热,身体容易出汗。在炎热天气,甲亢患者体内的水分和营养更容易流失,加上酷热难眠,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加重甲亢病情。
甲亢发作的一些症状如怕热、多汗、心慌等,与中暑相似,患者易误以为是中暑了。
在夏季,甲亢病人更要做好防暑措施,尽量不要晒太阳,少去闷热不通风的地方。一般来说,1~3个月应该到医院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大小和心率等变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