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微短剧|钟熙:拍微短剧后,感觉自己一年老了8岁

走近微短剧|钟熙:拍微短剧后,感觉自己一年老了8岁

00:00
11:15

钟熙演的第一部微短剧叫《顾少的隐婚罪妻》。她在剧中被虐得让人心疼,下跪更是家常便饭,“拍摄那几天,膝盖都是淤青的。”钟熙说,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惨的人。

尽管心里想着“再也不拍了”,但她的演艺之路还是因为微短剧的“狂飙”而加速运转起来。

钟熙出演的部分短剧

在微短剧的世界里,她是《重生九零有点甜》中的柳宝珠,是《毒妃驾到》中的温姣,也是《重生七零小辣媳》中的盛安宁……从2022年至今,钟熙出演了约35部微短剧,其中有多部爆款。

这位四川妹子曾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后去韩国读了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但她回国后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直到她遇到微短剧……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短剧被大家看到。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高三的时候参加艺考,四川音乐学院是我的第一志愿。原本计划是学歌剧,以声乐为主,带一点表演。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顺带考了表演专业。结果成绩出来后,表演的反而考得比歌剧的要好一些,最后就选择了表演专业。

刚读大一的时候很不习惯。觉得学了那么多年声乐,放弃了好像很舍不得,就想着转系。

我记得有一天已经把转系申请都打好了,结果到大厅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着我们平时排练的照片、视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表演专业的同学们都好有能量,很快乐。如果转系了,可能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碰到这些朋友了。

那一刻,我放弃了转系,决定在表演这条路上认真耕耘。

去韩国读书,是阴差阳错的决定。大二的时候,我去韩国旅行,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音乐剧的预告,其实就是一晃而过的片段,但当时就被吸引了,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

我本身也是说干就干的性格,所以就决心要去韩国留学。回国后,我立刻去咨询了相关事宜,并开始学习韩语。大四实习的时候,我就飞到韩国,没想到在那边一待就是几年,从研究生到后来考博士。

在韩国生活、学习的压力很大。那边的课非常紧凑,我毕竟大学才开始学习韩语嘛,可能我们得比韩国人多花三倍的时间才能做完同一个课题。

生活压力也大,因为那里物价高。我业余的时间还在一个中韩的儿童栏目兼职做主持,赚生活费。

在韩国的时候,也尝试找机会拍摄一些影视剧。但确实机会不多,我大概投了200多份简历到各个剧组,只有两次让我去试镜。去的时候他们都说了同样的话,就是你演得不错,但是我们不会给你有台词的角色。

当时就觉得好困难啊!在韩国非常用力去生活,但是就不会有什么水花。

回想这些很难的日子,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要来韩国深造?其实表演的技能都是在本科时学习的,后面都是在学习提高审美。因为你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体系,不一样的话剧。中国的话剧是写意的,但国外大部分是写实的。我就看到了蛮多不一样的东西,思考也会变多。

学业终究要结束,那时我很纠结,到底是回国还是继续留在韩国。我已经开始习惯韩国的生活,如果回国再去做演员的话,是不是还有机会?可能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我特别怕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无用功。

挣扎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回国,不管那么多了,就任性一次。我清楚记得,教授给我说:希望你回国后,作为演员再赌一回。我一直记住了那句话,什么都不管,我就只想当演员。

回国是2022年9月,我还在隔离中就开始做简历、看组讯。当时给很多长剧剧组投了简历,都没有回应。我心里很清楚,我就是一个新人,肯定没有那么多机会。学表演的学生,大多早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出去拍戏了,而我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来重新开始拍戏,也没有什么优势。

我当时也很灰心,就说要不去横店看看?但朋友都劝我打消这个念头。我不信邪,一定要去试试。因为对横店不太熟,我就在杭州的朋友家暂住,那时也每天各种投简历。

大概在11月的时候,终于收到一个组的电话,说可以视频面试一下。当时只能视频面试,根据对方提供的剧本表演了一段,结果对方觉得还挺合适。后来到了现场才知道,这是一部竖屏小程序短剧,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竖屏、什么是短剧,也第一次看到,导演的摄影监视器可以竖起来。

我的第一部短剧仅仅拍了5天,天不亮就要到现场化妆,要到凌晨才能收工,每天拍摄时长一般都在20个小时左右。第一次的拍摄我其实是懵的,没有以前长剧研究人物的过程,整个人物我就觉得不落地,说话也很书面和小说化,好像这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特别不适应。

下跪、扇耳光、掐脖子这些好像也是惯常的一个操作,在拍前面那些比较虐的内容的时候,我整个心情都非常down。当时还和另一位演员舒童老师说,熬过这几天就结束了,以后再也不拍了。

但这部剧出来就爆了,然后就有很多剧本递过来。更意外的是,我们这些新人演员突然一下有了粉丝,也有很多人关注我们的演技。那一刻好像有了一种荣誉感,要把更好的表演拿出来。

2022年的时候,短剧的关注度没有现在那么高,还属于起步阶段。短剧在初期确实非常粗糙,要撒狗血,要卖惨。同质化非常严重,像我以前看到的一些剧本,就是复刻另一部爆款剧的内容,剧情一模一样,只是把人物的名字改一下,剧本里甚至出现非常多的病句。

我和舒童老师合作很多,我们经常都会把剧中人物的名字叫错,因为很多剧本确实太相似了,拍摄时间又短,这个刚杀青,又进入下一个剧,就容易弄混淆,我们老叫一些之前剧中人的名字。

短剧表演确实挺累的,除了要被虐,还要有情绪的瞬间转化,上一秒笑,下一秒就要大哭。我们学表演的,很多时候不太接受这样的人物塑造。像我的第一部剧,我在表演时就比较倔强,老倔强了。后来片子交上去,平台其实觉得不太理想。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短剧是没有人物的。正常人是不会做出短剧里那样的行为的,即便那个人物做出了这个行为,也不是一种卖惨式的哭泣、吼叫。

最开始我们在表演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不合理的东西给它合理化,我要怎么去演,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么一个人物?另外,人物也可能千篇一律,那怎么去把同质化的角色,做一些不一样的呈现?我们不希望重复自己,观众也不希望看到一模一样的表演和人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能看到很多传统影视剧的制作团队、平台进入短剧赛道,这也预示着短剧将朝着更精品的方向去发展。但是,在这波大浪中,哪些团队最终会留下来,还要拭目以待。可能制作精良了,所有的配置、预算、演员等等都起来了,但是有些观众的审美不一定跟得上。

比如我们接触到的一些剧本,我觉得这本子非常好,但播出后却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成绩。有一些本子很一般,结果还爆了。

我觉得短剧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就像以前的网大和直播一样,刚出来的时候都是褒贬不一的。但是随着更多人关注,更多专业人士进入,一定会更正规化,形成气候。

从2022年至今,我大概拍了35部短剧。有了竖屏短剧后,给了一大批像我们这样的演员机会,让我们被更多人看到,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现在工作排得还挺满的,每天可能会看3-5个剧本,甚至更多。目前有一些长剧的安排和计划,但短剧的话暂时要休息一下。也不是说为了长剧就不拍短剧了,我们就是演员,不管是长剧、短剧,只要有好的作品,我都愿意尝试。

但拍短剧确实太熬了,长时间这样去熬,确实身体有些吃不消,我都感觉自己一年老了8岁。之前就会焦虑,不停接戏拍戏,很怕自己没戏演。但现在的话就觉得命更重要。

曾经有粉丝给我留言,每个认真努力的现在,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演好每一场戏,想作为演员走得更长更远。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