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丨存在与时间丨周林刚解读:01 这本书如何掀起哲学思考革命?

哲学丨存在与时间丨周林刚解读:01 这本书如何掀起哲学思考革命?

00:00
16:00

你好!我是周林刚,今天我来讲的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1976年逝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之王”。有人说,假如没有海德格尔,那么二十世纪的哲学将完全会是另外一幅模样。

与此同时,海德格尔也是最具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因为1933年,他加入了纳粹党,并且当上了纳粹政权之下大学的校长。他在校长任上,积极致力于德国大学的革命化。这个“革命化”在当时意味着把纳粹政治的要素引入大学教育。虽然这次小小的从政经历时间不足一年,但根据研究者的观察,海德格尔在纳粹上台之前就表现出对它的支持,而在纳粹政权之下,他又始终有某种积极的表现,比如他一直到纳粹战败都在缴纳党费。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次他的好友、另一位大哲学家雅斯贝斯跟海德格尔说,希特勒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一国的领袖呢?海德格尔反驳说,不,你看看他那令人惊叹的手。意思是,他从面相学上就看出了希特勒的伟大。你听,这话竟然出自一位哲学家之口。

海德格尔担任纳粹大学校长的经历被他的同事调侃为哲学史上的又一次“叙拉古之行”。这个说法是引用柏拉图的经历,来表示权力对哲学家的诱惑。但真正令海德格尔的研究者们产生巨大分裂的,是战后的海德格尔在公开场合对自己的纳粹经历始终保持沉默,尤其是他对纳粹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径,也始终不置一词。即使是那些热爱并维护海德格尔哲学的哲学家,有时也遗憾地说,海德格尔的沉默伤害了哲学。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因为海德格尔曾经是纳粹,而且还死不悔改,所以,他们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本质上就是纳粹哲学,或者说是反犹太主义的哲学。

这个问题还在哲学界继续争论着。海德格尔的哲学反倒因此而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他的沉默反而持续地吸引着人们去思考他的哲学。当然,无论如何,人们之所以持续地争论这个问题,还是因为海德格尔哲学本身具有魅力。所以,不管答案是什么,为了能够得到答案,都需要首先试着理解这种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

那么,海德格尔哲学的那种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存在与时间》这本作品可以解释这种魅力。

《存在与时间》发表于1927年,是海德格尔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代表作。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说,在他看来,《存在与时间》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四五本书之一”。不过,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海德格尔为了“评职称”而发表的,而且时间还有点赶,所以我们见到的这部伟大作品是没有写完的。导论里面写明了由三个部分组成,结果正式发表的只有前两个部分。剩下的内容还没有加工完善,停留在课堂讲稿的程度,而且一直停留在这个程度。但是,这样的半拉子工程,完全没有掩盖这部作品给当时以及往后的哲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它不仅成为专业哲学家们心目中的当代经典,也成了极少数在非专业人士甚至普通大众当中得到广泛阅读的专业哲学作品。之所以如此,与这本著作的两个特点有关:

第一,它给哲学思考带来了革命。这是它得到哲学家圈子的肯定的原因。它的原创性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用《存在与时间》自己的观点来说。以往的哲学研究的是:上帝存在吗?世界存在吗?自我存在吗?或者真正存在的到底是精神还是物质?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结果,研究了几千年,哲学家们都没有一劳永逸地证明这个事物或那个事物真的存在。康德说,这是哲学的丑闻。海德格尔则说,这不是哲学的丑闻。真正的丑闻是,人们直到现在竟然还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人们问上帝是否存在,然后为此殚思竭虑的时候,仿佛他们已经懂得“存在”是什么意思了,而实际上,整个西方哲学传统都忘记去追问这个“存在”的意思了。所以,与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不同,海德格尔不问上帝存在与否,而是问我们说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上帝是一个存在者,世界是存在者的集合或整体,这个事物或那个事物都是不同的存在者。传统哲学在海德格尔看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始终在研究存在者。《存在与时间》则让哲学成为对于存在之意义的追问。

从存在者转向存在——这个转折说明了为什么《存在与时间》具有革命性。但这个转折不只是转换研究对象这么简单,而是包含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哲学突破。比如,在以存在者为中心的模式之下,思维模型基本上都是对象化的模式,人和世界的关系也总是被设定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形式。可以说,在人开始思考之前,事物的整体首先就被割裂了。与之相反,对存在的追问,超越了这种主客二分的模式;与此同时,也就必须发展出一种与存在意义问题相匹配的“哲学方法”。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尤其笛卡尔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都没有探究存在意义的恰当的“方法”。在海德格尔那里,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同时也是随着他自己独特的现象学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关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以及他的现象学思想,我会在后面的节目具体跟你分享。可以说,从存在者向存在的转向所引发的,是哲学总体上的转向,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这里不是说海德格尔凭一己之力革新了哲学。比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有人说,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起发现了“存在”。

接下来,我们谈谈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它突破了专业的学术圈子,被大众广泛地阅读。这是极少数哲学经典才有的“待遇”。为什么《存在与时间》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阅读呢?其原因有点曲折,的确需要特别解释一下。我们说海德格尔的哲学以“追问存在的意义”为主题。这里说的“存在”,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讲,指的是“存在一般”,不是指哪个具体的存在者的存在。比如一个物件的存在和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存在”,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一块石头存在,但它不活着;一只动物活着,但它不追问意义;一个人不仅活着,而且还“生存”着,也就是说他还领会着、理解着甚至明确地追问着生存的意义。除非我们把人不当人,而只是当作“物”,我们才会把人和物的存在方式混同。既然一个物件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我们都用“存在”这个说法来说它们呢?把这些不同的存在方式统一在一起的,就是所谓的“存在一般”,这才是海德格尔最关心的问题。但是为了追问这个“存在一般”的意义,《存在与时间》这部书把对人的存在方式,也就是对“生存”的追问,当作整个事业的切入口。整部《存在与时间》都在探讨人的存在的意义。正是这个原因,使它有可能成为普通读者思考生活意义的重要资源。如果考虑到时代背景,这种对普通人的启发性就更加好理解了。因为它正面回应的,正是一战之后西方文明的巨大危机,也就是人的生存意义危机;而且更一般地说,它回应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意义危机。这个危机,在哲学上被称为“虚无主义”。这是任何一个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都会面临的危机。我们自己的社会,同样身在其中。

刚才我们讲了《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既得到了哲学家的认可,也让普通大众会去阅读的原因。但其实从海德格尔自己的哲学规划来说,《存在与时间》其实只是一个出发点。他自己曾经说过,《存在与时间》只是走到了问题的门槛边缘,还没有进入问题本身。但因为它集中研究人的存在的意义,反而让《存在与时间》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哲学圈子。人们一般把海德格尔的哲学归入“存在主义”哲学的阵营,这个阵营里的哲学家们致力于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存在主义”这个词,如果要与海德格尔哲学的术语相对应的话,需要翻译为“生存主义”。这个归类,在很大程度上,就跟《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是有关的。不过,海德格尔自己并不把自己当作存在主义(生存主义)哲学家,因为他最终要探究的目标不是“生存”,或者说,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所说的那个“存在”,而是“存在一般”。但《存在与时间》确实启发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生,特别是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比如法国哲学家萨特就在《存在与时间》的启发之下,写下了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存在与虚无》。《存在与时间》也就在事实上成为了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一。

总之,阅读《存在与时间》,就是跟随着作者一起“追问存在的意义”;而且我们还可以针对《存在与时间》本身的内容说,阅读《存在与时间》,就是跟随作者一起“追问人的生存的意义”。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额外的提醒。也许我们在读一位哲学家的作品时,带着一些具体的期待,希望从中找到“生存的意义”。既然《存在与时间》本身就是一部追问生存意义的著作,那么,我们是不是更有希望得到人生的启迪甚至具体的建议呢?对此,我想说的是,我们普通人提出的“生存的意义”问题,和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生存的意义”问题,可能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尽管彼此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问的,可能是和哈姆雷特同一类的问题: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海德格尔问的不是这个“为什么”。他在书中也特别提到说,《存在与时间》不是伦理学,不是教人如何行为处事、如何作出人生选择的“建议书”。那么他问的是什么呢?他问的是,我们作为人类,为什么要、以及为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而活”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他问的,乃是我们问题的前提,是另一个“为什么”,与我们的“为什么”处在不同的层面。但两者又是彼此相关的。我们问“为什么”,哲学家海德格尔问,我们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可见,我们关于自己人生意义的疑问,是有可能从海德格尔的哲学那里得到“间接的”,然而是“基础性的”启发的。

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哲学的另一个特点,也决定了他的著作,不会打算给读者提供某些抽象的或具体的人生目的。相反,他的哲学思想本来就包含了这样的一种努力,就是要跟传统哲学以普遍性、抽象性、一般性或共同性为目标的做法分道扬镳。他要让哲学有能力去揭示独一无二的东西。比如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他要揭示的是那种最为“本己”的东西。所谓“本己的”,就是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承担、无法委托出去由他人代劳的东西。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最极端的一个例子就是死亡,他说死亡是最本己的东西,死亡让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有一个与他人了无关涉的维度。它是在最彻底和纯粹的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东西。海德格尔的哲学不是一种概括性的理论,而是一些“形式指引”,把人指引到独一无二的真实生活中去。我们都理解,我们或许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建议,有权力的人或许在别处已经替我们作出了选择,而我们没得选择,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替我们承担这些建议和选择的后果。命运是只有我们自己独自承担起来的东西。任何具有实质内容的人生价值、人生目的,都以这种最本己的存在方式为前提。

这也意味着,我们阅读《存在与时间》,与阅读其他典型的哲学著作不同,不是跟随着作者上升到抽象和普遍的世界,而是经过一段悠远、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行进到最个别化的境地。

最后,我想提一点阅读上的建议。《存在与时间》目前只有一个中文全译本,它是由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王庆节两位先生翻译的,第一版出版于1986年,现在已经更新到了修订第二版。我们节目中使用的,就是这个修订第二版,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都有。但是海德格尔的书是非常难读的。可能需要配合一些辅助材料。比如张汝伦教授所写的《<存在与时间>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可能就比较有用。它几乎逐段逐句地解说了这部著作。

不过,《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的篇幅是五十万字左右,而张汝伦教授的释义又增加了一倍,超过了一百万字。阅读起来还是会很不轻松。我们的节目希望能够用十几讲的短小篇幅,为你介绍《存在与时间》的精华。一方面,节目内容会大体遵循《存在与时间》的章节顺序,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追求亦步亦趋、面面俱到,而且还将尽量少地直接使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更多运用通俗的说法,为你呈现《存在与时间》的“神韵”。这样做,有时候难免会牺牲哲学思考的严格性和准确性。但我想,我们节目的目标应该只是引导性质的。我希望能够指出:海德格尔哲学的门“在那儿!”

下一讲,我们就跟随海德格尔的脚步,踏上追寻存在的意义的道路。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