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1986年12月15日,在南北部依然炮声隆隆的大背景下,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召开,共有1129名代表参加,代表越南全国190万党员。
作为越共历史上的转折点,越共六大“全面、深刻”地检讨了过去10年工作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失误,否定了黎笋路线,宣布实行“革新开放”,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是个令人似曾相识的场景。不错,就在8年前,越南的北方邻国刚刚召开了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的同时,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革新开放”与“改革开放”,不过一字之差。
而这只是越南效仿北方邻国的冰山一角。时至今日,大到地名、国徽,小到军服、电视剧,北方邻国的影子无处不在,而且很多方面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这是个匪夷所思但也在意料之中的情况,在静夜史看来,越南效仿北方邻国,根本原因在于欲罢不能的历史惯性和无可奈何的现实抉择。
某种程度上说,中越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就是越南不断效仿北方邻国的历史。
虽然根据越南历史教科书的记载,他们的祖先南越经过一系列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雄踞长江以南,与在长江以北跑马圈地的高丽帝国一衣带水、隔江相望,逼迫着中华民族在碧波荡漾的长江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但越南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极盛一时的帝国最终还是被强大的西汉王朝彻底颠覆。
而发生在公元前111年的汉武帝平南越事件,直接导致越南北部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从此越南北部开始了内属中原王朝的历史进程,是为交趾,一直持续到千年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
作为我们历史上第3次大动乱,五代十国的混战也为越南的自立门户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契机,于是安南紧抓机遇,并最终在982年成功分立。
彼时的北宋王朝长期受北方契丹的压制,再加上重文轻武的尴尬设定,对安南的自立门户只能听之任之。非但如此,安南还在北宋时期大肆入侵两广,气焰相当嚣张。
直到蒙元帝国建立后,对安南先后3次发动讨伐战争。但热带季风气候的湿热,加上山区林地的地貌根本不适合蒙古骑兵作战,于是安南得以独立自主。
等明成祖时期再度将安南收入中原王朝版图,心有旁骛的局面已经积重难返,明朝只能得而复失。
虽然一次次挫败中原王朝的征讨企图,但中原王朝的存在始终是悬在越南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为了活下去,越南一方面积极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融入中华文化圈,坚决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另一方面则不断向南扩张,并建立以越南为核心的藩贡体系。
阮氏政权高官阮居贞曾总结过越南扩张的困境,那就是“西去无路,北进艰难,所以我们应尽力南征”。
由于长山山脉和掸邦高原的阻挡,更因为这里和中原王朝山水相连,所以为了增加对抗北方的纵深,越南在自立门户后的800多年时间里,沿海岸线疯狂向南扩张,在费尽心思消灭了邦国林立的占婆国后,越南又与暹罗开始了对柬埔寨的争夺。
彼时的柬埔寨在吴哥王朝盛极而衰后,为对抗暹罗的步步紧逼,柬埔寨迫切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于是越南趁机以和亲等方式,获得了向湄公河三角洲移民的特权,为最终夺取湄公河三角洲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当越南真正夺取湄公河三角洲,越南的南进之路也最终完成。两大三角洲不仅供养了大量的人口,更让国力强大的越南逐渐成为称霸中南半岛的“南天小中华”。
越南认为:赵佗建立的南越是越南的起源,而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南北各帝一方”,况且越南的人文始祖雄王还是炎帝的子孙,所以越南始终自认为华夏,和“北朝”即中原王朝应该平起平坐。
但奈何中原王朝实力强大,越南只能对北称臣,但对内则以皇帝自称,即所谓“北王南帝”,越南也最终建立了一套中南半岛的迷你藩贡体系。
而这种自以为是的僭越,再加上中南半岛“天高皇帝远”且周边小国林立,让越南走上了全面效仿中原王朝的道路。
不过从1856年开始,法国殖民者对越南开始了丧心病狂的进攻,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不胜而胜”后,清朝完全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和其控制的柬埔寨打包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是为“印度支那”。
为了避免沦为殖民地,暹罗左右逢源甘做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缓冲地带,并放弃了对老挝的控制,于是老挝被加入印度支那。
殖民时代,越南尤其是南部始终是法国殖民者的建设重点,西贡更是法国殖民统治的核心。
法国殖民印度支那的时间虽然只有70年,但对越南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除了迫使大量越南人皈依天主教,在越南遍地修建教堂,并在衣食住行上全面渗透,比如西餐、法棍和咖啡的涌入。为彻底斩断越南与中原王朝的文脉联系,法国先后在越南推行了两次教育改革,以法国创建的《南风杂志》报社为阵地,大量越南人随着《南风杂志》的风靡成为崇洋媚外者,“汉学”则逐渐走向衰落。
随后,西化的越南人逐渐放弃“汉学”,并废除汉字,越南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被彻底撕裂。一战胜利后,法国再度推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对法国高山仰止地崇拜的同时,越南更对“落后”的“汉学”避而远之,其在思想上也越来越西方化,与北方邻国更是渐行渐远。
二战爆发后,法国在德军占领巴黎前举手投降,于是日本趁势“接收”印度支那。为了打击日本法西斯,美国扶持胡志明坚持抗战,并承诺战后支持越南独立。
二战结束后,胡志明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北越”。但中英却以北纬16度线分别受降,胡志明感受到了深深的出卖,于是不惜和宿敌法国联手。
但问题是,法国更不愿意看到北越的展翅高飞,所以当国民党军撤走后,已经打成一片的法越两国迅速打成了一片,法国更成为南越的靠山。
彼时美苏争霸格局逐步形成,为防止中南半岛成为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中苏开始支持北越抗法,并迫使法国在日内瓦会议后卷铺盖走人。
但美国却随即跟进,填补了法国走后南越靠山的空白,随即北越又开始了长达20年的抗美战争。
斯大林时期,将民族主义者的胡志明视为“中南半岛上的铁托”,北方邻国是支持北越的主力。但50年代后期中苏交恶后,两个社会主义大国随即开始了对北越的争相援助,北越也在抗美战争中越战越强。
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中苏对抗更加激烈,越南也在黎笋时期最终放弃了中苏之间左右逢源的政策。
由于北方邻国对越南统一缺乏积极性,再加上对越南心心念念的印度支那联邦更是深恶痛绝,于是越南全面倒向苏联,在1975年实现统一后更是与苏联在1978年结成沆瀣一气的军事同盟,除了军事入侵柬埔寨,在南方发动排华浪潮,更在北方边境进行上蹿下跳的挑衅,最终引发了惨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将越南彻底打回了原形,所谓的“第三军事强国”也彻底泯然众人,与越南捆绑的苏联也不断掉血,并最终在1991年分崩离析。
而苏联的崩溃,也让越南有了“重头再来”的机会。除为了对抗北方邻国的所谓安全感,再度和昔日的宿敌美国“化干戈为玉帛”,越南在道路上却向北方邻国全面看齐,1986年开始的革新开放就是标志。
应该说,越南的道路选择非常正确,虽然没有赶上战后发达国家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东风,没能成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的成员,但越南的经济成就依然亮眼,吸引着投资者的注意。
不过,越南与北方邻国之间,似乎总隔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越南虽然很成功,但却似乎永远难以更进一步。
那么为何会出现“画龙不成反类猴”的尴尬局面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船小好掉头但更易翻船
虽然自古以来就自认为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并长年累月地进行疯狂扩张,但越南的体量依然难以和中国云南省等量齐观。
虽然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但越南需要的是航空母舰而不是小舢板。毕竟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大国崛起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比如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而眼下的越南甚至连大国都不是,何谈大国崛起?
3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9400多万的人口,承接其它国家产业转移,做日本这样的出口加工业完全没有问题。
但问题是日本早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就异军突起,并赶上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末班车,通过掠夺完成了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并在二战的摧残下基本得到了保存。
所以当美国因朝鲜战争的爆发大力扶持日本时,日本沉睡的工业被迅速唤醒,帮助日本在战后迅速实现了一飞冲天的经济复兴。
但越南直到1975年南北统一,战争还在继续,甚至1986年革新开放时,硝烟还未散尽,而彼时的亚洲四小虎都已经一骑绝尘了。
所以,作为后进生的越南只能靠自己,但自己却从来不给力。要知道,出口加工业只是崛起的敲门砖,只有将外资转化为内生的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就只能永远打工出力。
而越南无疑就是这样的情况,要知道,北方邻国在改革开放前。进行了长达30年的工业化建设,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培养了数量巨大的技术工人。而且十多亿人口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人口红利,更意味着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法律体系还相对健全,资源种类相对丰富,这些都保证了我们不仅能吸引外资,更能利用好外资。
而越南除了劳动力成本看起来低,其它方面基本不值一提,而一旦遭遇西方资本的收割,越南瞬间就会再度一夜回到解放前。
2、山寨起家却想独辟蹊径
千百年来,越南虽然处处模仿北方邻国,但却又在时时刻意区分彼此,这种亦步亦趋却又想独辟蹊径的矛盾心态,贯穿了越南的历史,并让越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四不像。
而当法国殖民者对越南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后,越南与北方邻国更加若即若离。
北越建立后,与北方邻国关系亲如兄弟,但相比之下,财大气粗的苏联无疑更合胡志明心意。因此,越南的亲苏不是突然更不是偶然。
所以,法国、日本和苏联的轮番影响,给越南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痕迹。而常年被法国和美国控制的南越,就更成为越南的心病。
虽然北越在政治和军事上统一了南越,但最终却不得不与南越精英组成“联合政府”,并形成了“北书记,南总理,中主席”的格局。
而随着革新开放的推动,经济更为发达且更亲美的南方后来居上,越南与北方邻国本就模糊的关系更加渐行渐远。
可以说,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越南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着务实的现实主义,包括革新开放。
而因为难解难分的历史恩怨,再加上越南不切实际的印度支那联邦梦以及波谲云诡的南海争端,越南以邻为壑的思想从未改变。所以效仿北方只是手段,走出一条越南特色的道路才是根本目的,只是当前的越南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在静夜史看来,越南的迷你体量,不具备另辟蹊径的实力,所以只能效仿。而与自己社会制度类似的北方邻国,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榜样。
但小国的土地上孕育不出战略大师,越南再优秀也只能是模仿者和追随者。而越南的所谓特色,比如积重难返的军队经商,则让越南连成为四不像的可能都微乎其微。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