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解扬,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的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在前期讲中,我们大概分了几个主题,把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部名著里主要呈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做了介绍。《乡土中国》这部书虽然是个小册子,但是以主题来安排结构。因此我们的介绍,再析分出主题,主要是选择百年前,费先生的观察,在今天看来仍然能令我们能产生共鸣的元素,这些元素跟今天的生活有些联系,或能在我们的记忆里、小时候受的教育里,有些回响的内容。
在之前的介绍中,细心的朋友能够感知到我们在介绍书中的内容并略加述评的角度是非常正面的,对费先生的观察研究极为尊崇。事实上当我捧读《费孝通先生全集》时,对其体量之大,十分震惊。这些文字不像今天有电脑,可以用键盘敲,修改起来也方便。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教授的工资很高,但毕竟社会整体上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和研究条件都有限,这些文字都是费先生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而且历经战火,有时生计不保,有性命之虞时,能够保存下来这些文稿,十分不易。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费孝通的文稿,体会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观点和精神,应该对这种文化的传承,思想的继承心怀敬意。
另一点,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费先生的文字保持了非常一贯的风格,当然他的思想肯定在变化,认识也不断地深化。但当我读到他三次访美后的文字,几乎看不出前后有什么区别。从文字的成熟,我们能感到先生的思想成熟得非常早,因此即使是他早年的著作,也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比较深刻的认识,《乡土中国》就是一个对中国社会文化结构有深刻认识的观察者的记录。然而,今天我想谈的是,我们是否也可以有些不同的角度,去看看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不足之处。这个不足,我认为不应该以社会科学发展近百年,尤其是社会人类学在近百年的飞速发展的立场上,用东西方的研究理论评价,那样便是苛责费孝通,也不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应该有的立场。
我认为,不妨回到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之中,适度的借用一些我们的经验性观察和其他学科的成果,来看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是否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谈?这就是我想说的《乡土中国》的不足之处。
《乡土中国》之所以用小册子写大问题,是因为书中有很明确的综合立场,这是一个比《生育制度》的研究方法更为提升的方法,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融汇了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他说,《生育制度》代表的是一种以社会学方法研究某项制度的尝试;《乡土中国》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费孝通的苦衷或不得不如此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现代社会学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为所有被称为社会学者共同接受的明白领域,也就是说,它的学科还不成熟,“社会学尚不容易和政治学、经济学在一个平面上去分得一个独立的范围”,只有从另一个层次上去得到一个研究社会现象的综合立场。基于这样的认识,费孝通先生指出了社会学研究的两条路,把社区分析让给新兴的社会人类学,而有“人类学”去发挥社会行为形式的研究。
费孝通先生回忆,他曾经根据The American Character一书,写成《美国人的性格》,在书中讨论过文化格式的问题。费先生认为,《美国人的性格》和《乡土中国》可以合起来看,在《乡土中国》中,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和中国人的性格。在The American Character一书中根据美国的事实说明移民社会的特征,两者在方法上是相通的。
既然研究的立场具有综合性,那么综合跟个体性便必然带有结构的矛盾,综合超越了个体,也可以说是脱离了个体。接下来,我们就从文化对个体特点所形成的影响,来看看社会结构的问题,聊一聊费先生是如何可处理个体问题。
既然乡土中国是讨论社会结构的书,结构中的个体就不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我们在第三讲谈人的联系纽带的时候,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以及作为人和人交往的媒介语言的时候,谈过个体人的消失。但是限于那一讲的主题,也就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提到了费先生观察的这一特点,没能从个体的人本身多做些思考。
那么关注社会结构的角度,从构成社会单元的结果上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认为就是个体的人消失了。请注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个体的人的地方很少,一个是乳母在他远行前,临出门,往他的包裹里边塞土,初次出国,奶妈把红纸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箱子地下,水土不服时煮汤吃;另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语言。个体的人消失,意味着从结构内部进行调整,改变结构的力量也消失了。因此,虽然费孝通提到了个体的人物形象,以及人交流所需要的语言,但是对改变社会结构所需要的力量,没有更多地讨论。
忽视个人,以及忽视个人的思想,可能跟费孝通先生受到的来自美国社会学、民俗学的影响有关。举个例子,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孙末楠,他写了一本书《民俗论》。在《民俗论》中,孙末楠旧说:“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是从实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不能说孙末楠的这个观点对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是否有非常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能从逻辑上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并且,在当时燕京大学的社会学习经常聘请欧美一流学者来华讲学,或长期或短期,在任教、讲学过程中,他们对燕大社会学系的师生的研究兴趣和重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交流,燕大社会学系的师生对同期国外研究的动向、思想、学派等都能有及时、广泛且深入的了解。这使得燕大社会学系的教学水准、研究层次、创新精神在同期的中国大学的社会学系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我们虽然没有文献来直接证明孙末楠对费孝通产生过什么影响,但是我们从两者的学术思想的主张上可以判断,费孝通先生无疑认可孙末楠的看法。按照孙末楠的研究思路,乡土社会是个传统社会,传统是经验的积累,是被各种不适合生存条件的错误行为淘汰后留下的。这一思路,影响到费先生从社会结构、群体的人的角度观察中国乡土社会,但不得不说,忽视了个体差异,尤其是思想认识差异来解释传统中国,总是少了一些精神的东西,少了一些变革的东西,或者是少了一些积极的元素。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恐惧,也就是害怕,恐惧是人类普遍都有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是对外界的反应,或是内心生成的一种感觉。费孝通先生也谈过恐惧,在谈恐惧的时候,费先生也是在谈个人的感受。他在幼年时家道中衰,但住的房子仍是相对普通民家非常好的楼房,而且是一大落楼房。
在这样大幢的楼房里,有一半是常常锁着,留给不常光顾的,什么叔叔伯伯回家来住的,还有一半是太阳光从来没有照到过的黑房,再加上柴间背后的大厨房,花园后落的小屋,对小时候的费孝通而言,更是有如神话中的去处,想着都会使孩子们发抖。费孝通晚年回忆,仍然记得他经过一间纱窗间才能上楼的经历,那是一间即使正午,也夜黑得连墙角里堆着的东西都看不清的房间。在那里,费孝通认为是鬼世界的中心。因此,费先生说恐惧是他年幼的日常经验,这是来自于环境的因素对费孝通的影响。至于说人和人的关系,当时费孝通几乎没有一天不被人用鬼来恐吓或娱乐,以至于费先生回忆自己的小时候说,当时自己认识的鸟兽之名不多,但鬼的名字,却能说出不少。读费先生早年的经历至此,按我们的理解,接下来该说这鬼故事是如何形成人的恐惧的心理,这环境是如何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的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费先生却说,正因为从小一半是在鬼的世界里长大,特别是对鬼也特别感兴趣,以至于慢慢地由恐惧变为好奇,由好奇变为爱慕,甚至为生长在没有鬼的世界里的人可惜。
另一个例子是费孝通从祖母的日常行为中产生的回忆,祖母在世的时候,午饭前一定要去厨房看备饭的情形,每到这时,费先生一看到祖母去了厨房就知道要开饭了,但在祖母去世之后,没有人要去厨房看备饭。一天费先生饿了,却仍然在脑海中回想起祖母在世时的惯常行为。从祖母的这个动作和费孝通回想起祖母的情形,却并未让他感到恐惧,而是让他感受到一种时间上的错隔,进而他将生命理解为能够改变了时间的绝对性的东西;它融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成为一个不灭的层层推进的三位一体。
这就是费先生理解的鬼,跟我们所说的,能够形成恐惧,让人害怕的形象、元素都不同。费先生理解的鬼,是一个让他渴求的对象。对于《乡土中国》中的这段话和费先生做的比喻性的解说,乍读起来,今天的读者并不是特别好理解,对他的思路和观感,我们不一定能够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判断跟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整体理解联系起来,就能发现,他对乡土社会结构的生命力、惯性甚至抵抗生出新的社会结构的韧性,有一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基于结构所形成的固定的元素,实际上是不轻易改变的,而且他的这种认识不仅仅是一脉相承,从纵向上,我们可以摸索得到,而且从横向上,我们也能够从他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形成的记忆中找到线索。
费孝通至少在写作出访美国时,以及5年后写作《乡土中国》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是有一贯的认识。那么他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角度,都是从乡土社会对人行为、习惯的约束性、型塑的角度生发的。这样一来,他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接为一体,不可超越,就成为能够跟其他的社会文化对比的一种基本结构底盘。对这文化中个体的人而言,是具有优越性的结构特点。也正因为这个元素,我认为费孝通忽视了,或者没有把他的研究重点放在个体的人身上。他认为,无论是人的经验,人的记忆,还是人对记忆的判断,都是由社会结构所确定的。因此他认为,研究了社会结构,尤其是乡土结构,就能够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理解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能够解释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记忆所形成的理解。由此而来,个人的经验,个人的记忆,也就成为了不是重要的问题。
在谈了费先生对恐惧的认识,其实是一个孩子对幼时黑暗环境和未知的记忆之后,我们能感到,费先生对乡土社会的传统,绝不是负面的理解。他认为,在这样的传统中,人所受到的种种影响,都能生发出新的希望,但这生发,又带有了对过去的沉积,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费孝通先生在人对成长过程中没有鬼的元素,所怀有的遗憾。当他面对新兴工业的浪潮时,又是怎么理解这种生发的呢?费孝通先生认为,要由旧的结构中,生发出新的社会、形成新的意义,这样才是在旧的结构中嫁接也好,哺育也好,面对新的工业社会的冲击,中国乡土社会该如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一种解答。
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就是旧的如何生成新的?现在的社会节奏这么快,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反思,如何去迎接新的社会?
通观《乡土中国》,费先生给我们的智慧,就是把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整体,我甚至愿意说把过去和未来看成现在的一体两面,不要割裂开来,以一个整体的眼光,去理解过去在我们身上的积淀,去迎接未来。
当然这种视角需要视野来养成,需要不断地思考,慢慢地体会。《乡土中国》虽然篇幅小,却是一本大书,读懂十分不容易。如果有时间,我希望更多的朋友都能读一读,不一定读全书,哪怕是一章一节一段话也好。一本万殊,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对我们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形成有趣的理解。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