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1951年2月21日,彭德怀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抗美援朝前线工作,重点提到了毛岸英在朝牺牲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至此,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3个月的时间。那一天,毛主席听着彭德怀的汇报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时而抬起头望着窗外萧条的柳枝,口中轻声吟诵《枯树赋》,脑海里尽是长子赴朝作战前的音容笑貌。“搞革命嘛,总是要死人的。岸英是个普通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这是毛主席对长子最后的评价,从报名参加志愿军到不幸牺牲,毛岸英走过了生命中最后的50天,也成为他28年生命交响曲中永不消逝的最强音。对于后人而言,唯有了解他赴朝作战的内幕,我们也才能懂得彭德怀落泪的真实原因,还有这位开国领袖之子在保家卫国道路上的智勇与担当。1950年10月7日晚上,毛主席特地在中南海住地为即将赴东北就任志愿军司令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饯行,就在餐桌上,毛岸英在毛主席的帮助下说服了彭德怀,最终以俄文翻译的身份赴朝作战。10月23日黄昏,毛岸英正式从长甸河口渡过鸭绿江,踏上了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此时的他注定想不到,从那一刻开始,每时每刻他都处于危机四伏之中。最初,志愿军司令部设在了位于朝鲜北部的大榆洞,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情报机构迅速侦悉此事,由此,一个“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阴谋计划在麦克阿瑟的指示下被拟定。如此阴险毒辣的计划,联合国军的目的很明显,一方面,绑架毛岸英给毛主席沉重打击,干扰他的战略决心,一方面,消灭彭德怀使得志愿军既定的战略部署难以有效实施。好在,苏联军方及时截获联合国军密电并提醒中国方面提高警惕、做好防备,毛主席也迅速做出指示,急电彭德怀严防敌机轰炸志愿军总部并设法立即转移,可因为前线战事已到了紧要关头,彭德怀收到两封急电后并未立即做出应对,不幸接踵而至。10月24日傍晚,联合国军发动阴谋计划的实施行动,不巧的是,毛岸英也在当晚在彭德怀警卫员小李的陪同下在南山各个卡哨进行巡查,在一处山沟遇到了乔装打扮的南朝鲜特工及美军突击队员,双方随即展开近身斡旋。在警卫班班长张国祥的舍命保护下,毛岸英得以艰难脱险,返回大榆洞之际,他再度遭遇了偷袭志愿军总部未果的那一小股美军突击队员。眼看小李倒在了敌人枪下,毛岸英没有犹豫,将突击队首领莱特森一枪毙命,好在一群志愿军战士前来赶到,毛岸英度过了有惊无险的一夜,可这件事似乎也在预示着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就在麦克阿瑟得知阴谋计划未能得逞还因此损兵折将后,恼羞成怒的他开始指示空军展开第二步行动计划,派遣轰炸机向志愿军总部投掷大量凝固汽油弹,以此让彭德怀和毛岸英葬身火海。正如开篇提到的那样,直到第一次战役结束,彭德怀都没有下达转移司令部驻地的命令,不过,司令部上下对于每日防空工作的要求还是极为严格的,所有人每天必须在天亮前进入防空洞。当年,彭德怀的行政秘书张养吾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有过短暂的相处,在他的回忆中,毛岸英有着一腔报国热情、忘我的工作精神,偏偏有一个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常常工作或看书到深夜。如此“缺点”放在国内日常生活的确没有什么,可身处炮火连天的残酷战场,一点点疏忽大意就有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源于此,就在张养吾即将回国之际,他还语重心长地交代毛岸英一定要对此多加注意,没成想,悲剧就在此后不久发生了。11月24日下午,两架绰号“黑寡妇”的美军侦察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了1个多小时,如此异常引发了众位首长的注意,随即下达指示,明晨4时前全体用餐完毕,除了值班者以外,所有人都要在天亮前进洞防空。25日清晨,忙到后半夜才睡的毛岸英与新来的年轻参谋高瑞欣都睡过了时间,没赶上吃早饭的两人赶忙进入防空状态,直到9时,常常在这个时间段开始猖獗活动的敌机依旧不见踪影,众人不禁放松了警惕。直到11时左右,美军4架轰炸机从南方飞来,掠过总部上空径直向北方飞去,就在大家放松警惕重新回到作战室工作之际,几架敌机悄然折转,其中一架俯冲飞临“彭总作战室”上空,顷刻间丢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可想而知,来不及躲避的毛岸英及高瑞欣必然凶多吉少。大火褪去,警卫排的战士们在一片灰烬中搜寻到了两人的遗体,而这恰恰是彭德怀等人最不愿面对的一幕,将其安葬后,志愿军总部向北京发去电文。“今天,志愿军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由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事实上,毛岸英赴朝作战后的英勇表现真的令人感动,他敢在作战会上与彭德怀叫板,还曾运用熟练的英语对美军战俘展开审讯,即便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俄语翻译,可他总能承担起更多的重要工作,深受司令部众人的喜爱。这样一位新中国热血青年,即便不是毛主席的儿子,他的牺牲都是令国人痛心疾首的存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