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妈”塌房后遭媒体“群殴”,能不能对小微民营企业宽容一些?

“王妈”塌房后遭媒体“群殴”,能不能对小微民营企业宽容一些?

00:00
04:39

最近,网红“王妈”塌房事件频上热搜,她的塌房是比较有趣的。

作为全网4500万粉丝的超级大网红其拍摄的视频与内容契合时下“打工人”被资本盘剥、反PUA等被公众普遍吐槽的现象,引发共鸣后受到粉丝追捧。而当“王妈”背后的MCN公司曝出不给试用期员工缴社保、重要岗位月薪只有4000元、无法落实双休制度后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靠吐槽资本成为网红,没成想自己就是盘剥“打工人”的资本,塌房是“王妈”咎由自取,怪不了别人。

不过,我发现媒体对这事的关注有些过头了。

工资待遇差、加班多,员工完全可以用脚投票离开“王妈”的公司,如果有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还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补偿,只要保留好证据,一告一个准。可“王妈”公司的员工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创作团队反而从几个人发展成了上百人。

此外,“王妈”旗下的社交账号“七颗猩猩”的粉丝总数在其塌房后反而增加了,要知道该账号自事件发酵后就没有更新过内容了。

员工不急、粉丝不急,媒体却急着上场“群殴王妈”,怎么有点皇帝不急,那个什么急的感觉?

不可否认,“王妈”的公司确实有未做到位的地方甚至违反《劳动法》的做法,从其发布的声明中就能看出。比如,通知说明提到“从即日起,公司实施双休制度”,表明之前是无法保证双休的,与网传的“大小周”匹配。

但短视频行业的所有公司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包括最大的那几家MCN公司。很多人可能觉得短视频公司赚钱容易,那是不知道这个行业有多么卷、淘汰了多少同类型的公司。清华大学都是学霸是因为里面的学生是被筛选出来的,不是因为所有中国人都是学霸。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低工资招聘员工、不按规定缴纳社保的企业?既然是行业常态,为什么劳动监管部门没有发现、处罚。

实际上一些地方监管部门不是不知道企业存在逾时工作不给加班费、社保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的情况,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所以如此倒不是收了企业的钱,而是知道如果完全按规定执行不少小微企业负担不起,最后的结果是破产倒闭导致员工失业。

媒体不去关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多少企业是这么做的,把关注度全给了一家自媒体公司,这不是区别对待又是什么呢?

最近两年找工作不容易,别说小公司了,“大厂”都在裁员,35岁就业门槛现象越来越明显。

国内80%的工作岗位由民营企业提供,而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没法像大型国有企业那样获得低成本融资资源、享受优惠的产业政策。三年疫情、地产萧条、与美西方的地缘冲突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这种环境下还拿着放大镜针对小微企业是不合适的。

国内劳资双方存在的矛盾以及一些“潜规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涉及诸多问题。“王妈”的公司属于初创企业,前期生存压力大,随大流的做法确实不妥甚至违规但让其承担所有责任、成为风暴的中心是不公平的。

说句不好听的,“王妈”塌房了、背后的MCN公司倒闭了依然改变不了行业内卷及当下的用工现状,只不过多了100多位年轻的失业者,然后换个公司继续遭“盘剥”。

此外,盯着“王妈”不放的媒体真是为了帮“打工人”发声吗?我不这么认为,一大半是在蹭她的流量。当然,我不否认我写这篇文章也是“借题发挥”,也是在蹭。

真正想要改变现状的媒体应该把注意力推进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上,先要让它们活下去,之后才可能给员工更高的工资、完全按照各项规定执行。可现在的方向错了,盯着一家小微企业猛干,用放大镜找它存在的问题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而非真正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家企业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兴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因此,在对待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解读和炒作。

“王妈”有错但罪不至“死”,能不能对小微民营企业可以宽容些呢?特别是在就业形势不太好的当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