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初入燕园的情景:那是1988年7月15日。那时高考笔试已经结束,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所有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还必须于7月15日在指定学校进行一次口试。我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北大英语系,理所当然是逃不掉的,而考场恰恰就设在北大。
一大早,天阴阴的,似乎要下雨的样子。我按照指点坐332路公共汽车在中关村站下了车,却没看到约好要陪我去参加口试的叶。看看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就径自问询着向北大南门走去。
初见北大南门,颇有些失望,我原以为像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大门怎么也得有种逼人的气势,总得让人感到望尘莫及,方才显出其与众不同的风采。然而,南大门却太简单、太朴素、太平易近人了。敞开的大门坦然地告诉你“进出自由”,我当时还不能适应这种“人人平等”的优待。
我很快找到了考场——四教。 几分钟后,叶终于匆匆出 现了,他说:“我怕你弄错了——原来口试考场都设在民主楼就坐了两站332去西门那边看了看,一看确实在四教,我又赶紧坐车回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学校大得居然要坐公共汽车往返。
按顺序口试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我,叶就建议先去“熟悉”一下校园,听他的口气,我俨然就是北大的一员了。叶和我在中学就是校友,他本是1985年考入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的,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读完了本科,那天正是他毕业离校的日子。叶说,他不单是为了陪我,他自己也要再好好地看看这座园子。
搬来我的小板凳
两目两行 回复 @迷离的睡眼:
大半夜还能抢个沙发,听入迷了,小姐姐给个联系方式呗?
两目两行 回复 @伊希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