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电子烟正成为青少年群体的“第一口烟”,学者呼吁青少年对烟草“祛魅”

世界无烟日:电子烟正成为青少年群体的“第一口烟”,学者呼吁青少年对烟草“祛魅”

00:00
13:33

吸烟被称作人类的“第五种威胁”,仅次于战争、饥荒、瘟疫、污染。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这一人数,预计到2030年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严峻的数字背后,烟草业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表明,烟草业正在吸引年轻人成为忠实的“追随者”,目前全球约有3700万13至15岁青少年使用烟草。

在全球区域内,儿童的电子烟使用比例要高于成年人,电子烟正在成为青年群体的“第一口烟”。

“因缺乏对电子烟危害的认知,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尝试电子烟。而且电子烟致瘾性极强,极易使青少年群体转为卷烟人群。”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学者龚高昌通过多次调研得知。他强调,“很多从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烟民,很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烟民。”

为了降低烟草对年轻群体的负面影响,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思想。世界卫生组织自1989年起,便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

历年无烟日都有不同的宣传主题,但都有同样的目的。从第一年世界无烟日主题“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至今年的宣传主题,即“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着重要求各国政府应采取政策,保护青少年群体免受烟草业的干扰。

目前,我国多次出台“电子烟禁售令”,对电子烟线上和线下的流通渠道封锁限制,但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仍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存在差距。

一个少年坐在沙发上。图/视觉中国

【1】“致瘾性极强”:电子烟群体更容易转成卷烟人群

处于青春阶段的中学生,正在成为电子烟最积极的尝试者和使用者。

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学老师龚高昌认为,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兴的烟草形式,是迎合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新兴选择。

2022年间,他将视野投射至湖南省娄底市,以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中学生电子烟使用情况。数据显示,娄底市中学生的电子烟使用率为3.31%,高于全国中学生的电子烟使用率水平。

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生、每周零用钱较多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守儿童、有家庭成员或好朋友吸电子烟的学生、自身吸烟的学生的电子烟使用风险较高,属于电子烟使用高危人群。

对这一结果,龚高昌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娄底市的情况与全国中学生的电子烟使用情况“没大出入”,相较卷烟而言,中学生他们更容易接受电子烟,也更容易被吸引。

“从心理学的行为习惯方面讲,他们抽电子烟和抽卷烟的心理原因是很接近的,比如说好奇、觉得自己时髦等等。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多数人的认知中,电子烟是无害的,便把它当作卷烟的替代品。但是电子烟致瘾性极强,更容易转成卷烟人群。”

国家卫健委曾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指出,电子烟中多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加之,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生产缺乏监管,很多电子烟的实际尼古丁含量要远超标签含量,对人体的危害难以预料。

此外,龚高昌强调,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人引导或有人监管的情况下,青少年做决定时,自然会考虑一下大人的意见。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对父母的期待,有时会转变成一种反感,这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更加突出,使他们期待在人群中的与众不同。其中,电子烟就是表现与众不同的途径之一。”

吸烟的少年。图/视觉中国

【2】“跟风”:有一个买到,其他孩子也会想办法得到

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而烟草的轻易获取为青少年成为吸烟者创造了条件。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业的影响和迫害,国家多次出台“电子烟禁售令”。

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电子烟生产商、销售商应全面关闭销售网站、App,电商平台下架产品,撤回广告。

2022年5月1日起,电子烟经营统一划归国家烟草专卖局管理。《电子烟管理办法》表明,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等。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中也强调,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

在严格的“电子烟禁售令”实施背景下,青少年还能买到电子烟吗?

九派新闻在线上销售平台,以“电子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屏幕自动弹出“绿网计划”界面。界面提示: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不得发布推广和销售电子烟的信息。禁止发布成品卷烟、电子烟等相关商品。

但九派新闻注意到,销售平台上流通着名为“草本雾化器”的产品,该产品外观、包装,宣传标语等都与电子烟类似。在该产品的销售界面,也有部分消费者称“这些与电子烟的口感、体验感”很相似。当记者询问客服,该产品是否是电子烟时,客服表示“味道比较还原,整体口感比较凉,雾化量也大。”

那该产品是否属于非法电子烟,九派新闻向“草本雾化器”产品发货地的广州烟草专卖局进行求证。

工作人员称,草本雾化物,因为没有烟碱含量,是参考器械类来进行管理的。“在现行的法律规定下,不含烟碱的,无法认定它是电子烟。”但明显的是,部分草本雾化器在宣传营销上,是利用了市场上的一些噱头。

那草本雾化器是否为健康新产品?该工作人员表示,市面上流通的雾化器,其原材料虽有草本的提取物,但大部分还是用了合成的化学剂,所以不建议未成年人接触。

线下渠道禁止向未成年售烟情况实施如何?龚高昌告诉九派新闻,在走访调查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间的信息很灵通。“有一个同学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电子烟,其他同学都会知道。而且青少年群体中,孩子的‘跟风’情况特别常见,如果有一个买到,其他的孩子也会想着办法得到。”

一项对武汉市中学校外烟草售卖点分布的实地调查显示,少数无证零售商售烟行为较为隐蔽,不设置烟草柜台,将烟草存放于收银台下方、角落里,待客户主动提出购买需求后开展售卖行为。还有数家张贴有“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销售点,学生顺利购烟。

【3】“堵疏结合”:长期监控,多管齐下

今年是“世界无烟日”的第37个年头,越来越多数据证明,青少年正在饱受电子烟和尼古丁相关产品的影响和侵害。因此,今年世卫组织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倡导者再次携手,以“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业干扰”为主题,倡导各国政府采取政策,保护青少年这个容易受烟草侵害的弱势群体。

截至目前,我国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数达2.24亿人次。各地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特色控烟宣传活动也在广泛展开。

但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是24.1%,虽较2020年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但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即到2030年将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降低到20%,仍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者,龚高昌建议,应积极探索青少年使用电子烟行为的心理原因,这将更有利于采取精准的控烟措施,为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电子烟冠以‘时尚,口味多样、独特、不上瘾;零焦油、无危害;可帮助戒烟’等美化的噱头,既降低了青少年对电子烟危害认知,也强烈吸引着好奇心极强的青少年。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情绪动荡激烈,电子烟更容易乘虚而入,危害青少年。”

因此,他提出“堵疏结合”的控烟方式。一方面,各地应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应建立起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局、公安等部门应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定期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整顿,形成长期监管机制,管控烟草在青少年群体的流通。同时,家长也要合理控制青少年的零用钱。

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和家长应携起手来,做好“疏导”。既要对青少年群体进行电子烟危害宣教,还应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守儿童、成绩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教育,激发他们的斗志,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控烟工作需要“家校联合”,家长需要言传身教,营造一个无烟环境,还应该配合学校,让青少年对烟草业的危害建立起正确的理性的认知。而这个认知,不仅仅是笼统地告诉他们,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还要在生活中,具体而微地告诫孩子,烟对自身、他人乃至社会都存在危害。

“许多青少年被烟草侵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源于对烟草危害的低认知。我们要加大宣传,提升对‘烟的危害’的认识,去除对‘烟的魅力’的误解。”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