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四川大邑的果农,都用竹竿敲采青梅。
2019年,中国青梅酒头部品牌梅见在这里建立种植基地,推动了四川的青梅采摘方式,陆续变成了手工采摘。
一个细节的变化,重塑了当地整个青梅产业。
从马驮到乘索道下山,打通采摘“最后一公里”
5月中旬,大邑䢺江镇,群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王康林,迎来难得清闲。
上一波脆梅刚采摘完,中间正好有十余天的空档。再过一周,青梅进入成熟期,将是一年中最繁忙的采摘季。
王康林说,“梅见对采收的青梅质量要求极高,必须手工采摘。以前不太理解竿打和手工摘有什么区别。梅见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用竹竿打落的青梅果容易带伤裂口,被杂菌感染和氧化,会影响青梅酒的质感,手工采摘青梅的优果率可达80%左右,当然,品质好的青梅采购价格也会更高,去年交给梅见的青梅,每吨可以收入5600元。”
王康林和果农们将青梅放上索道
据了解,大邑是我国公认的六大青梅产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野生青梅园林及标准化青梅园林资源。其独特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青梅生长周期长,采摘期较晚,更有利于风味物质的积累。因为梅子成熟度高,采摘周期短,还必须全部用手工采,这里会出现短暂的“用工荒”。王康林拥有600亩的梅林,抢收季每天需有100多人采摘青梅。
由于梅林位于海拔1800米、坡度近60度的陡坡上,车辆无法直接到达采摘地,在过去,运输方式是人背马驮,风险极大。
直到2021年,大山里建起了一条专属于青梅的运输索道,从山脚一直到山间,索道可以快速将采摘下来的青梅运下山。
王康林说,原来一次运输需要花费大半天,如今几十分钟就能下山,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青梅损耗。
手工采摘下来的青梅正“乘坐”着索道下山
山下的仓库里,还有12人分成2组,对采摘下来的青梅进行逐一挑选。他们将熟透的、裂果、伤果以及果径小于32mm的梅果挑出。
挑选完成后,连夜驱车送往位于重庆江津白沙镇的酒厂。在这里,这些梅果还要再经历6次人工筛选,淘汰有斑点、有破损、成熟度低于90%的梅果,留存下来的才能进入最终的原果浸泡环节。
原果酿造的中国青梅酒风味,在国际上也获得不少好评认可。今年,梅见斩获12个金奖,包括国际蒙特奖、美国旧金山烈酒大奖赛的双金桂冠。其中,全新推出的原果原酿系列产品还荣获了美国旧金山烈酒大奖赛的双金奖、金奖和银奖。
梅见原果原酿产品获得美国旧金山烈酒大奖赛金奖
据了解,美国旧金山烈酒大奖赛前身是1915年开始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烈酒评比大赛之一,梅见的获奖,也证明了中国青梅酒超越语言的国际影响力。
建立梅见青梅研究院,重塑当地青梅产业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梅酒产业快速发展,对青梅需求剧增,日本企业来华考察中国青梅产区,发现四川大邑的青梅品质非常高,是酿制日本梅酒及生产其他相关食品的优质原料。于是结合当地条件,引进更多青梅品种,大邑青梅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后来因为国际市场需求饱和,加之种植技术老化,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青梅价格遭遇暴跌,大邑青梅种植跌入低谷,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许多果农种植积极性越来越低。
2021年,梅见青梅学院揭牌
2019年,梅见青梅研究院考察团的到来,让大邑青梅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梅见研究团队发现,这里的优质青梅品种个大肉厚,酸度高,果香浓郁,非常适合酿高端梅酒。
在大邑悦来镇政府的支持下,又一个梅见青梅种植基地建立起来。
梅见不仅改变了当地青梅的采摘标准,还在当地成立了“花溪谷·梅见青梅研究院”,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志红等农业专家,从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采摘技术等维度为农户定制培训课程,对当地的青梅进行重塑。当地政府也出台政策扶持,对种植青梅的果农进行补贴。
“最初我觉得他们‘没事找事’,没想到按照这些方法后,真的提升了梅树产量。”青梅种植户陈数奎对这套培训课程深有感触。
当地种植户参加课程培训
得益于此,悦来镇青梅产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年产4000余吨的规模,每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同时,当地还以花溪谷4A级景区公园为依托,打造出一条“十里梅花走廊”,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形成以梅花观赏、梅果采摘、休闲度假为主的综合产业区。
如今,在大邑的悦来、䢺江、鹤鸣三个乡镇,已发展了近4万亩的青梅园。
青梅成为富民产业 每户果农拥有两辆小车
近年来,大邑县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产业化模式推动“小青梅”做成大产业,联合政府和产业经营主体,以梅促旅,以梅促产,梅旅互动,三产融合,大力推动青梅产业建圈强链,实现青梅产业提质增效。
如今,青梅成为了当地真正的富民产业。
王康林以前在外地打工,2014年开始回家种植南高梅,最初只有200亩,现在已发展到600亩规模,每年纯收入可达30万元。“我们村社,有果农二三十户,平均每家拥有小车超过两辆,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梅见青梅采收点,果农们正在筛选青梅梅见
青梅种植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杨建军,原是悦来镇农技服务中心青梅技术人员,退休后发挥余热,负责这片梅见青梅基地的技术服务。
他家种有几十亩梅林,一年因青梅增收有十多万元,也过上了宽裕的生活。
杨建军介绍,悦来镇现发展有1万多亩青梅,目前年产量可达到六七千吨,一般果农每年会有四五万的收入。
王康林说,以前的果农对青梅是“散养”,平时少有人管,产量低,品质差,收入少。“梅见来后,大家都想卖个好价钱,开始精心管理,以达到梅见的采收标准。”
杨建军介绍,现在,他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技术培训,指导果农管理果林。“花期要施有机肥,挂果后要去掉突枝,采果后要剪枝,冬季后再大剪,一年四季都要对果园进行精细管理,保证果树获得充足营养,青梅产量和品质得到了保证。”
梅见的到来,不仅让果农在自己家门口就实现了好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春节前后,漫山遍野梅花绽放,吸引成都周边数十万人来赏花,当地农家乐生意火爆,花溪谷景区房间爆满。
当地的青梅除了被用于酿酒,其他一些食品企业也到这里采购原料,比如康师傅,来这采购乌梅做乌梅汁。
从一颗青梅到形成产业集群,大邑青梅产区如今也迎来了时代机遇。
推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